為了降低運營成本,越來越多的網點斥資幾十萬甚至數百萬上線自動分揀設備。
億豹網了解到,這些設備包括環形交叉帶、直線交叉帶、窄帶分揀機、翻板機等等,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升分揀效率,縮短進出港時間,提升網點市場競爭力。
但一個尷尬的現實是,不少網點反映,上線新設備后,總部很快就降低網點派費,降幅從幾分錢到兩三毛錢不等,網點的初心是解決效率問題,卻成為總部降本增效的手段。正基于此,很多網點對于自動分揀線望而卻步。
對于日攬派超一萬票的網點,相較于使用人工,自動分揀線具有較大的操作優勢。一家皖北的通達兔縣級網點老板劉季告訴億豹網,網點日發件量2萬票,派件量達3萬票,去年投資150余萬上線一套環形交叉帶設備,共有130余個格口,可直接分到承包區、業務員與末端驛站。
跟大多數網點類似,劉季購買設備的錢來自總部的金融貸款,即便每個月需要還3萬多元的月供,但他衡量了節省的人工成本之后,毅然下決心上了設備。
讓他措手不及的是,設備正常運行之后的第2周,總部就將他的派費下調了0.15元,本來平均派費還可以達到1.15元左右,下調之后就降到了一元錢以下。劉季出于無奈,只好跟著下調了承包區與快遞員的派費,怕影響到網點穩定,他只是降了5分錢而已。
“降派費與分揀設備無關,你不上設備照樣也會降”,不少網點老板表示,總部會根據業務量情況,強制網點上設備,網點壓力小了,總部才會輕松。
通達兔省區總部一盤棋,為了確保營收與利潤指標,會對轄區內網點派費進行動態調整,上不上設備,都會存在動態調整的可能性。
一位快遞小哥吐槽:“總部降網點派費,我們小哥的派費也跟著降。”此外,還有不少網點為了平衡設備成本,讓一線小哥分攤月供,從每票的派費中提取幾分錢不等,作為設備的眾籌款。
“派費7毛2,減去放驛站5毛,到手只剩2毛2,現在貨越來越多,有點堅持不住了。”一位小哥表示,大部分網點老板的日子也比較難,自己所在的網點一直打算賣掉都無人問津。
的確,行業躺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加盟網點的行情與幾年前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語。一線網點的投資門檻越來越高,尤其是帶著自動分揀線等重資產設備的網點。再加上層層考核與罰款,行業新手鮮有入局,反倒是網點與總部對簿公堂的案件越來越多。
億豹網發現,新手沒有興趣入局,由此導致一個現象就是,行業內共配的網點越來越多,在大城市中,幾乎很難看到只做一家網絡的網點,而一旦共配,派費又被降低,不共配又無法生存,進而陷入另一個無解的循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