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打造"快遞+制造"兩業融合新模式,182個融合發展項目為生產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也為快遞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新訂單。一季度,全省快遞業務量絕對值完成27.3億件,排名全國第四,同比增長41.5%。
走進圓通邢邯集運中心的出港作業區,分揀機飛速運轉,一件件待發貨的產品,化作有序流動的"包裹長河" 。廠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條分揀線配備了全網首套的大件雙層交叉帶,是專門為冀南地區"量身定制"的。
圓通邢邯集運中心部長 劉清亮:
針對南和的寵物用品寵物糧,上了這套雙層大件交叉帶,它的單小火車的重量可以做到五十公斤,(承重能力)提升了接近兩倍,然后你像我們針對平鄉的童車,整個的尺寸放得更長、更寬,你像我們正常的產品只能收到一米五,但我們這個可以收到一米八。
因地制宜的設計讓集運中心的分揀效率大幅提升,也為當地特色產品走向五湖四海提供了支撐。
邢臺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 李霞:
今年1至3月份,(邢臺)全市在服務縣域特色產業方面累計達到的快遞業務量就達到了1.9億件,占全市快遞業務量的比重超過了54%,支撐產值我們估計大概有128億元,我們清河的羊絨制品和汽車配件以及南宮的汽車用品,這三個項目都是超億件的規模。
小包裹連著大市場,近年來,我省郵政快遞行業積極構建現代寄遞服務網絡體系,豐富倉儲配送服務,加快打造制造業的流動倉庫。
河北省區圓通速遞市場營銷負責人 趙鶴北:
目前客戶對場地的需求是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在邢邯中心建了21800平米(云倉),來滿足邢邯區域的客戶的(倉儲)需求,一個水、一個電以及它的分揀流水線,我們全部給他服務好、設置好,甚至設備安裝好,就可以讓這些商家"拎包入駐"我們廠區。
"拎包入駐"為制造業企業帶來的,是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雙重收益。
今麥郎旗下今好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沙河倉主管 劉鵬舉:
倉庫現在本身就在中心里面,我們能減少一半的運輸路程,從經濟角度來講,我們一個月可以減少三到五萬(的成本),在時效上,每一單可以提升兩到三個小時,我們當日訂單發貨量能提升一萬單以上。
倉配一體的兩業融合"新模式",在為制造業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也為快遞企業帶來了"新訂單"。
河北省區圓通速遞市場營銷負責人 趙鶴北:
我們可以進行一個深度綁定,隨著這些商家的訂單量增長,我們的市占率也逐步來提升,提高我們整體的邢邯中心的出港件量,現在目前倉儲(模式)的話能增長(出港件量)到10%左右。
這樣1+1>2的協同效應還在持續發酵,記者從省郵政管理局獲悉,近年來,我省累積培育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項目182個,覆蓋食品、服裝、汽車、醫藥等生產制造領域。今年一季度,我省快遞業務量絕對值完成27.3億件,全國排名第4,同比增長41.5%,高于全國平均增幅19.8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絕對值完成153.1億元,同比增長21.3%,高于全國平均增幅10.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