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榜企業數量為 17 家,但 2023 年市場收入高達 1.8 萬億美元,遠超美國的 9640 億美元 ,阿里巴巴和拼多多成為主要助推力。非洲電商市場雖在快速崛起,但尚無企業進入前 250 名。
美東時間10月9日周三,亞馬遜宣布了一系列公司最新成果,如計劃建設“下一代”快遞配送中心,干活的機器人數量將較傳統倉庫激增至10倍,并引入Sequoia最新庫存系統,加快工人存取貨物效率。
老牌電商“大佬”亞馬遜,如今竟然被迫改變戰略,向后起之秀們學習。6月底,亞馬遜向中國賣家們推出“低價商店”,此舉或許是應對SHEIN與Temu等跨境電商“新生代”所掀起的新一輪競爭。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亞馬遜還將繼續發力物流,在全球更多市場編織物流大網。不出意料的話,亞馬遜也將能夠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進而穩固自己在全球電商市場的優勢地位。
電商巨頭亞馬遜,度過了一個“喜憂參半”的季度。8月2日,亞馬遜發布了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該季度內,亞馬遜凈銷售額達到14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6萬億元),不計匯率變動影響,同比增長11%;
近日,該巨頭表示其無人機配送服務正在快速發展,致力于高速安全地將產品運送至消費者手中。據悉,PrimeAir無人機已經在60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向客戶交付了數千件物品,未來,亞馬遜將在英國、意大利...
近日,據媒體報道,亞馬遜位于英國伯明翰地區的配送中心爆發了一場為期兩天的罷工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工人為英國GMB工會成員,他們要求亞馬遜將工人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英鎊。
日前,亞馬遜發布消息稱,在亞馬遜美國當日達配送站點的支持下,已經成功交付了10億個包裹,在商品的快速交付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一成就也凸顯了亞馬遜在電商物流領域的遙遙領先地位。
隨著亞馬遜與中國本地供應鏈的持續融合,干線運輸和末端配送的場景會逐漸增多。如此一來,會不會有更多中國本土物流企業與亞馬遜達成深度合作?我國的跨境業態會受到亞馬遜的影響發生變化嗎?
據亞馬遜的最新內部數據顯示,這家電商巨頭在美國的年度配送量首次超越了其競爭對手,預計在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之前將運送總計 48 億個包裹,預測 2023 年末將達到約 59 億個包裹。
相關業內人士看到的內部文件顯示,在截止今年感恩節前,亞馬遜已在美國投遞了超過48億個包裹,其內部預測到今年年底將投遞數量將達到約59億個包裹。去年,亞馬遜共計運送了52億個包裹。
亞馬遜負責最后一英里配送和技術的副總裁Beryl Tomay表示,這筆錢將直接撥給DSP,DSP可以“自由設定自己的工資和激勵機制”,但亞馬遜會通過與這些公司簽訂的合同設定最低工資標準。
亞馬遜發言人Olivia Connors表示:“我們一直在努力開發新的創新方式來支持亞馬遜的銷售合作伙伴,而Amazon Shipping是將包裹快速且經濟高效地運送到客戶手中的另一種選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