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電商巨頭亞馬遜“急了”。
老牌電商“大佬”亞馬遜,如今竟然被迫改變戰略,向后起之秀們學習。
6月底,亞馬遜向中國賣家們推出“低價商店”,此舉或許是應對SHEIN與Temu等跨境電商“新生代”所掀起的新一輪競爭。
SHEIN是誰?國人或許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然而,在海外,SHEIN是許多年輕女孩們所愛戴的快時尚網站。
從廣州番禺起步的SHEIN,短短三年時間,就成功趕超了零售巨頭ZARA和H&M,甚至“背刺”電商巨頭亞馬遜,2023年蟬聯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冠軍。
紐約SHEIN快閃店。圖/SHEIN
快時尚品牌和電商巨頭們都坐不住了,SHEIN所掀起的競爭路徑與模式,如一股狂風席卷全球,成為電商“大佬”爭相借鑒的對象。
這股跨境電商的新風潮,正是發軔于廣州。
供應鏈產業鏈優勢
迎合跨境電商“小單快反”模式
一期總部占地738畝,建筑面積不少于80萬平方米,投資36.9億元……剛過去的8月,希音集團“落戶”廣州增城的供應鏈總部項目揭開了面紗,未來該供應鏈中心將為其在全球銷售提供核心支持。
希音供應鏈總部項目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圖/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深耕產業帶供應鏈”,已成近年電商升級迭代的“不二法寶”,在跨境電商領域,該定律依然奏效。跨境“龍頭們”青睞廣州,主要原因之一,是這里擁有豐富集中的產業帶、成熟的供應鏈配套,加上專業市場發達多元,令平臺“小單快反”的模式得以達成。
“小單快反”
指的是企業小批量多批次生產產品,增加供應鏈彈性,并快速應對市場變化的生產模式。如今該模式廣泛運用于與潮流競速的跨境電商行業。
作為千年商都,廣州不只有服裝供應鏈,還有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定制家居共六大特色產業集群,這幾乎涵蓋了所有出口類的優勢品類,并且都有完整的供應鏈。
“跨境電商增速迅猛,進出口額超2000億元。”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近日公布的《廣州藍皮書:廣州城市國際化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廣州通過跨境電商實現進出口額超2000億元,同比增長45%以上,跨境電商成為復雜外部形勢下廣州實現進出口額正增長的關鍵支撐。
“我原本在上海從事互聯網行業,2021年轉行來到廣州創業做跨境電商。”廣東粵貿全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剛表示。
如今,在全國乃至全球跨境電商的產業版圖上,廣州已有相當高的“顯示度”。據統計,今年7月份,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為164.77億元,同比增長26.00%。
卓志分揀中心,通過數字化的能力鏈接上下游的客戶,實現了全鏈路的跨境供應鏈的整體解決方案。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波攝
零售電商:
迎合理性消費風潮
廣州“以舊換新”走在前沿
近年電商行業,除了跨境電商,另一“顯眼包”就是品牌折扣電商,又被稱為線上的“奧特萊斯”。
兩折的耐克、三折的百思圖、四折的CK……不定時給消費者推送折扣券,可折上折,“90后”白領阿明最近愛上了在線上“奧特萊斯”買買買,“不僅有價格優勢,而且都是品牌貨,服裝鞋子的碼數和質量都可放心。”她說。
成立于2008年,總部位于廣州的唯品會,經過十多年時間的深耕,已成為國內品牌折扣電商的“佼佼者”。
位于廣州琶洲的唯品會總部大廈
近年,理性消費崛起,唯品會通過其獨特的“特賣”模式,全球買手體系的資源優勢,展現強大的韌性。2023年,正當國內多家電商努力搶占“低價”市場的份額時,唯品會取得了超預期的業績,數據顯示,2023年唯品會實現凈營收112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4%;Non-GAAP凈利潤95億元,同比增長39.1%。同時,唯品會的全年GMV(商品交易總額)達到了2080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元。
在國內零售電商結構改變的當下,其會員的高黏性、高復購率,再度印證了這家廣州本地電商商業模式的韌性。截至2023年,唯品會超級VIP(SVIP)活躍用戶數達到760萬。今年第二季度,超級VIP(SVIP)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1%,貢獻線上消費的47%。在電商存量競爭的當下,忠誠度高的客戶,一直都是各大平臺所追逐的。
一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都是全國數字經濟活躍的區域,這里的消費者大膽“嘗鮮”、思維靈活,其消費觀念更是引領著全國的消費走勢。廣州更是眾多電商布局的“重鎮”。
京東數據顯示,今年“618”,廣東再度蟬聯全國購買力第一。其中,在“以舊換新”訂單前五城市中,廣州位列首位。與此同時,市商務局等部門聯合電商開展的線上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中,京東上的廣州專區上線一天銷售額近億元。
廣州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出臺后,訂單成交火熱。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許曉芳攝
消費領域蓬勃、商業模式領跑,廣州電商何以獨步全球?艾媒咨詢CEO張毅指出,廣州的領先不僅是在消費觀念上,更重要的是在消費行動上“走在前面”。
“一攬子”政策支持
與“一站式”政務服務
電商平臺的培育壯大,離不開“一攬子”政策的支持與政府服務的創新。較早前,廣州市出臺《廣州市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支持跨境電商企業發展,擇優遴選一定數量的跨境電商‘麒麟’企業(B2B和B2C平臺、第三方服務企業),對首次進入名單的跨境電商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去年,全球跨境電商“三中心”(即生態創新中心、賣家服務中心、超級供應鏈中心)宣布“落地”廣州白云區,亦成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產業綜合“樣板”。這里,不僅集合了海關、稅務、外匯、市場監管等相關服務窗口,更囊括了國家級行業商協會、專業智庫、重點跨境電商企業等等。跨境出海企業,進入“三中心”,就能體驗一站式的政務服務,獲得跨境電商全鏈路權威資源對接,大大降低運營成本。
全球跨境電商“三中心” ,全國首創的全球跨境電商賣家服務中心。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王燕攝
“在‘三中心’,企業能夠亦最便利、簡單、安全以及較低成本地去完成物流供應鏈服務。”廣州市海誠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副總經理鄭海斌如此談道。
據商務部發布2023年跨境電商綜試區考核評估結果,廣州綜試區再次被評為“第一檔”。自2021年國家開展跨境電商綜試區評估活動以來,廣州綜試區已連續三年蟬聯“第一檔”。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廣州的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廣州經濟背靠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聚集區,通過重點支持生產性服務業,廣州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產品和服務對外輸出的重要窗口。跨境電商在發展機遇期,新興市場的電商崛起將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多的增長點。廣州有產業帶優勢、物流優勢、政策優勢,也有跨境電商平臺經濟優勢,未來,廣州要進一步提高跨境電商業務的便利性,為跨境電商出海創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