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賣行業發起“補貼戰”后,京東秒送的外賣單量暴增。
4月24日,記者了解到,京東外賣業務的日單量已在4月22日突破1000萬單,覆蓋166個城市。3月1日京東外賣正式上線,當月24日日單量突破100萬單,4月15日日單量突破了500萬單。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京東的日訂單量節節攀升,但也出現了系統崩潰情況。對于系統崩潰,京東外賣官方稱:因午高峰京東外賣下單量暴增,導致系統出現短暫故障,目前已全面恢復,用戶可正常下單,還承諾將賠償受影響的用戶。
顯然,在海量的訂單面前,目前京東的騎手運力與后臺系統都面臨著較大壓力。日前,京東宣布將加大全職騎手招聘力度,未來三個月將招聘名額由五萬名提高到十萬名,試圖能夠在短期內解決平臺運力緊張的問題。
近日,《科創板日報》記者在上海、杭州、廈門等地采訪時發現:在京東、美團雙方均嚴正聲明不會要求外賣員“二選一”的情況下,不少眾包騎手同時從京東、餓了么、美團三方接單;現階段京東秒送的外賣配送算法還需完善;盡管在高訂單量下運力緊張,但京東秒送的全職騎手招募仍然以成熟騎手為主。
部分餓了么、美團眾包騎手接入京東
“日結400-500元,招募京東秒送騎士,單量充足,每天 80-100單以上。”上海一位負責為京東秒送招募騎手的人員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說道。
“(京東外賣)這單才跑了2.5公里,配送費是7塊多。如果在美團才3塊多一單。”上海一位眾包騎手向記者坦言,身邊已有不少眾包騎手將搶單重點放在京東外賣,而自己對于加入京東外賣成為全職騎手也十分心動。
杭州多位跑餓了么的外賣騎手告訴記者,京東外賣上線后,單量的確受到了影響。
杭州跑眾包的一位外賣騎手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在京東外賣上線前,在餓了么平臺即便是偷懶,一天也可以跑五、六十,但最近一段時間能努力也只能跑四十單。
廈門一專職跑餓了么小哥王磊(化名)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京東外賣進入廈門市場后,他所在的站點有一些騎手開始在京東外賣接單,但他個人的單量整體沒有什么太大變化,每天都穩定在兩、三百塊錢。
眾包騎手余華(化名)此前在廈門主跑美團,日前正式專職來跑京東外賣。他告訴記者,除了看中京東外賣的五險一金外,最重要的是京東外賣現階段的單量。
“我以前也就跑過五、六十單,現在跑京東外賣二公里的商圈內也有過八、九十單,不僅單子多,價格也要高一點。”余華向記者表示。
不過,也有堅定留在美團平臺的外賣騎手。
老唐在廣州跑美團配送已經近9年,他向《科創板日報》表示:“新平臺在一開始會有一定的單量上浮,但是過了這一段紅利期可能單量又會下降,自己并不想去薅羊毛。”
同時,在老唐看來,盡管高舉高打的京東外賣來勢洶洶,但對美團在廣州的訂單并未有實質性的影響。據他觀察,去京東跑外賣的騎手每個月的收入只多了幾百塊錢,即便是每月多上千元工資,但也是不可持續的。“更何況,我對于美團配送系統和模式更熟悉,對平臺也有感情”。
采訪中,《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和老唐的看法類似,出于對京東外賣系統穩定性、配送時間長短、處罰規則的猶豫,部分美團、餓了么的全職外賣老手仍然選擇了觀望。
騎手反饋:京東外賣算法尚需優化
采訪中,《科創板日報》記者從首批加入的眾包兼職騎手處了解到,京東外賣作為新平臺,其算法系統與騎手配送習慣仍然需調整、磨合。
張強(化名)是一位上海的眾包騎手,據他向記者透露,現階段京東外賣最大的問題是配送時間太少,“上個禮拜我配送時長只有20分鐘,東西還沒取到就超時了。京東外賣我們一次性也就只能接2、3單,美團我現在一次能接14單”。
以美團的配送算法為例,張強表示,算法會根據同一方向的訂單數量,以及單個訂單允許的配送時間的長短,允許騎手一次性承接多個“順風”訂單。在他看來,這一算法可以有效實現配送時間、騎手收入、平臺訂單規模三方共贏。
張強認為,當前的京東的外賣配送系統尚不具備此類優化算法。騎手接到的訂單有一定概率不順路,甚至是“南轅北轍”,同一個地址的兩個訂單也會隨機派送給不同方向的騎手。
這意味著,單個騎手要想保證不超時,一次性只能接少量訂單。這就導致部分火爆的商家因訂單積壓而出現“爆單”情況。“好在當前訂單配送單價較高,少量多次接單并不會影響收入”。
“京東我是不建議新手跑的,因為它的系統導航特別不好。你得對這個地方很熟悉,它不會推薦你合適的路,要騎行、步行切換來看路線,同時它給的時間很短。”來自深圳的兼職外賣員阿浩,每天都會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在京東跑外賣的收入。身為兼職,他每天上線3~6小時,而收入可以達到150~450元,這讓他感到十分滿意,直言夢回十年前。
阿浩表示,雖然取餐后預留的時間很少,如果遇上商家卡餐會只導致超時,但現在京東外賣會給每一個新人送免責卡,在一定數量之內不會真的扣錢,配送高峰期還有額外補貼。“系統規則不夠完善,但有考慮做(京東外賣)全職騎手,支持外賣行業有這樣黑馬出現打破現狀,也相信京東能改變(當前的配送系統)。”
種種跡象顯示,京東方面也意識到在外賣配送系統方面需要持續投入。記者在脈脈等招聘平臺上注意到,京東秒送業務已經陸續開放了高級算法工程師、后端開發、測試開發專家等10多個崗位。
從招聘信息看,相關崗位的員工薪酬采取19薪的模式,大部分的崗位起薪在30K以上,不少崗位年薪能夠達到百萬元級別,其中高級算法工程師月薪甚至在50K—70K。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獲得的最新情況,對于騎手的配送建議與反饋,京東外賣正在持續調整。有外賣騎手向記者透露,“這兩天投訴的人多了,(取餐和配送)已延長至30分鐘左右。”
全職騎手更青睞“老手”
據京東官方微信公眾號“京東黑板板”在3月28日發布的消息,京東外賣目前已與超10000名全職騎手簽署正式勞動合同,自3月1日起逐步落實五險一金的繳納工作,后續還將不斷擴大全職騎手規模。
而據4月21日該公眾號發布的《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中表示,加大全職騎手招聘力度,未來三個月將招聘名額由五萬名提高到十萬名。
有騎手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首披京東外賣全職騎手是京東官方邀約,后續的招牌方式中,還會有站點推薦面試、達達秒送騎士APP申請等形式。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達達秒送騎士”APP發布的招募京東外賣全職騎手條件顯示:
優先招募標準健康證且有6個月以上的跑單從業經驗者;平臺要求騎手必須遵守平臺管理規則,包括不限于接受出勤排班,接受指定區域跑單;騎手需全職出勤,即接受每周不低于5天,日工作時間不低于8小時,并符合京東價值觀的要求。
多位杭州的騎手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反饋,站點推薦入職的重要標準就是單量和出勤率。
《科創板日報》記者以新騎手身份咨詢杭州某站點的負責人。該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要想入職,必須按照要求提供相關數據以便篩選,并準備相關材料。
記者從上述負責人處了解到,其篩選推薦的要求就是“猛男單王”,要求每天背單8個小時(小K注:背單量即接單量,在外賣行業中指的是騎手一次能接收的訂單數量?),以及騎手半年以上不間斷的配送數據。“我提交名單,然后約面試培訓,符合條件就有入職短信,審核完成就可以入全職。”
至于新手,等你跑到月薪1萬元以后再說吧。官方說半年的工作經驗是有道理。”
而《科創板日報》記者從京東內部人士了解到,目前入職官方渠道是達達秒送騎士APP,其他渠道“不靠譜”。
但綜合來看,盡管存在不小的運力缺口,但京東秒送現階段依舊傾向于招募相對成熟的外賣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