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低空經濟成為最熱門賽道,快遞配送作為低空無人機的核心應用場景之一,吸引了各方的目光。
頭部玩家自2013年起開始探索無人機配送,順豐、京東、美團、大疆等相繼發布物流無人機產品,當前同城配送、跨城急送、跨海支線運輸等商業化場景,逐步進入常態化運營階段。
以順豐為例,僅在大灣區,順豐豐翼無人機日均配送量已達兩萬單,跨城物流提頻提速,平均3小時可送達。2023年以來,廣東、江蘇、安徽、湖北等地的無人機物流航線陸續開啟,無人機網點正在大規模覆蓋,接下來將成為快遞企業的標配?
成本與效率優勢突出
無人機運輸的主要優勢有二,第一是省時間,其規避了陸運公路節點限制,通過直飛有效縮短航線距離,從而大幅提升物資的運輸效率;第二是省成本,據中通研究院測算,采用“末端+支線”無人航空物流模式,可為物流企業降低綜合經營成本達30%以上。
億豹網獲悉,若僅考慮無人機自身成本,以中通海燕系列電動六旋翼無人機為例,中通研究院測算其生命周期的運行總成本為8.58萬元,合計運送包裹7.50萬個,無人機配送成本約為1.14元/件,成本低于傳統物流模式。
正是基于效率、成本、環保等優勢,無論是載人無人機抑或載物無人機,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無人機運營企業達1.9萬多家,年產值達1520億元人民幣,注冊無人機達126.7萬架,量產無人機超過1000款。
早在2013年,亞馬遜探索無人機送貨,開啟無人機運輸的先河。作為國內快遞龍頭,順豐隨即開展“干線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航空運輸戰略部署。
2017年,順豐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試點無人機配送項目,并于2018年3月獲頒全國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作為領先者,順豐按照“先載貨后載客、先通用后運輸、先隔離后融合”的指導意見,正在豐富應用場景、擴大運營規模。
與此同時,順豐無人機在深圳、無錫、蘇州、天水等地亮相,他們有的是運送急需快遞,有的則是承載大閘蟹、櫻桃等農產品出湖出山。
中通也在搭建“支線+末端”無人運配體系,助力最后一公里降本增效。目前,浙江桐廬有3條航線已進入實質性運營階段,累計運行里程超4.7萬公里,實際配送包裹超九千件;在江蘇南京,利用無人機進行外賣配送;在新疆開通兩條常態化無人機支線物流航線,并完成載貨飛行。
無人機物流空間廣闊,經測算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根據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預計,到2024年我國工業級無人機的市場規??蛇_1600億元,其中在快遞物流領域的市場規模約300億元。
目前來看,事實上,航程10公里的無人機早已進入了白熱化競爭階段,無論順豐、美團,還是專注無人機的大疆、極飛,抑或其它航空器公司,都在10公里無人機上有著成熟的多旋翼機型。但航程上升到了100公里、1000公里,當無人機變得龐大,競爭壁壘開始出現。
除了最后一公里,中遠程無人機同樣是快遞的廣泛應用場景,尤其是對于快遞進山進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約束與瓶頸待解
低空經濟逐漸成為拉動社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不過,伴隨無人機應用場景越來越廣,無人機的安全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業內共識,只有為無人機日常應用場景提供安全保障,構筑低空安全“天網”,才能確保低空經濟規?;?、網絡化、智能化、規范化發展。
億豹網發現,盡管無人機快遞優勢明顯,同樣存在很多限制條件。首先,操控無人機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并考取相應的駕駛資質。同時,快遞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維護和升級成本也不菲。
另外,無人機運行過程也受到諸多條件約束,如飛行高度、飛行速度、天氣對飛行的影響等,如果無法滿足這些條件,無人機配送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與農村場景相比,城市地區對配送環境與技術水平要求更高,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高空墜物或者因為樓宇環境復雜造成“機禍”。因此想要在末端網點普及無人機送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行業宏觀層面來看,無人機分類分級復雜,平臺構型包含多旋翼、固定翼、混合型等多種,造成了目前無人機使用過程中難識別、難監管、難處理等一系列難題,亟需統一的監管機制實現對無人機接入、鑒權授權、飛行業務的有效管控。
此外,包括快遞企業在內,各大試水企業都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平臺,飛行信息無法有效共享,削弱了數據資源帶來的經濟價值,并加大了管理難度。
綜上所述,短時間內,無人機難以滿足日均近5億件快遞的配送需求,快遞小哥們也無需過多擔憂被替代。待這些問題與瓶頸逐一解決,快遞無人機將迎來大爆發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