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成為當前物流賽道的同時,未來之城雄安新區的地下物流系統同樣引人矚目。
7年時間,累計投資6712億元,占地面積接近3個紐約,經過最高關注度的規劃建設之后,蘊藏著“千年之城”智慧的雄安新區沒有高樓大廈,沒有水泥森林,這個頂著“千年大計”夢想的城市究竟在憋著什么大招?
可減少50%貨車投入
億豹網了解到,雄安新區的規劃分為三座城:“地下雄安”“地上雄安”“云上雄安”,分別指的是地下綜合管廊、地面看得見的物理建筑和云端看不見的數字孿生城市。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開發面積覆蓋184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達4370萬平方米,4017棟樓宇拔地而起。其實,這些肉眼可見的物理建筑,只是雄安的一部分,也被稱為“地上雄安”。
低頭看不見井蓋、抬頭看不到電線,這是雄安新區地下綜合管廊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最令人矚目的是了,除綜合管廊外,“地下雄安”城市還包括地鐵、城際鐵路、物流通道等設施。
其中較小的地下物流系統側重于家庭、企業的快件分發和消費品配送,通常建設于高密度的城市地下系統中。較大的地下物流系統則側重于運輸大型貨物和集裝箱等,主要連通港口、機場、鐵路場站和大型配送中心等節點區域。
雄安新區的地下管廊系統分為三層,其中最高層為地下物流網絡,依次往下為居民疏散通道和水電、能源、通信管道。負一層的物流通道寬度為14.4米,高度為7.8米,相當于雙向四車道的地下貨運通道。
管廊建成后,未來的雄安快遞與外賣將非常快捷。利用地下管廊與樓宇自動連接,實現貨物全流程自動化流轉,自提柜按戶設定方便客戶取件。快遞可以直接送到家門口,也不必再擔心無法送貨上門或打擾休息。
“100萬人口的城市如果讓42%的物流運輸在地下進行的話,每天可減少八千到一萬的貨車通行,減少交通事故30%左右”;“磁懸浮提升+樓宇自提柜,能節約30%快遞員上樓時間”;“共配邏輯下,將傳統城市一天三配改為一天六配,預計可減少50%的車輛投入”……
地下物流系統好處頗多,最直觀的就是解決交通擁堵和降低環境污染,此外,送貨時間不限可以便利消費者的同時降低滯留成本,直接從地下入戶送貨也可減少安全隱患。
運營模式仍存挑戰
雄安新區的物流建設重視層次和尺度,從需求變化到業態變化,從技術變化到模式轉型,保持對前瞻技術的應用,也吸引了眾多互聯網企業參與其中。
阿里巴巴集團與菜鳥承接了雄安新區“城市物流大腦”的任務,打造雄安新區的智慧物流中樞體系;京東物流聯合高校與院所,專注于智能物流在智能城市的應用,包括基于海量數據、物聯網構成的智慧物流中央控制平臺,由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構成的全流程無人配送應用等,在雄安陸續落地。
“地下物流打通,只要環境條件允許,技術上現在不是問題。”不少業內專家指出,地下空間的開發相對受限,如何與現有城市規劃耦合,對于相關設施的投資、運營、分工等模式,各方還有爭議。
億豹網獲悉,大多數觀點認為,地下空間物流系統應該作為市政基礎設施之一,開放共享給社會各界使用。通過建立統一共享模式標準,實現物流資源優化配比,從而提高物流效率,減少重復建設,降低物流成本。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家快遞不再各自為戰,應交給統一的第三方運營方來投遞,類似于共配模式,也不再區分是順豐小哥配送還是京東配送,而是通過高標準的統一配送規范,來真正達到地下物流系統的高效運用。
除了地下之外,2024年,低空物流有望成為物流體系中的一大亮點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作為先行者,近日河北首條低空無人機物流運輸航線在雄安試航成功,飛行單程距離約12.5公里。
地上與地下的結合是一種安全性較高、運輸成本較低的物流模式,雄安新區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但地下物流系統還面臨建設成本較高和維護成本高昂的缺點,未來開發建設模式和后期維護運營方案,需要進行更多的創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