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順豐京東菜鳥都在推夜間服務,區別在哪?誰更有優勢?有何困難?

來源:致快遞 作者:青雛 2024-08-05 10:32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2024年以來,順豐、京東、菜鳥等快遞企業都加大了夜間服務的投入力度,順豐夜寄服務已覆蓋288個城市,京東夜收夜派常態化,而菜鳥驛站則推動改造支持夜間取件。


那么,各家升級夜間服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相比之下哪一家的優勢更大呢?推廣夜間服務又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側重點有何不同?


何為夜間服務?其實就是快遞企業能夠在夜晚提供取件和派件的服務,對于消費者來說,就像24小時便利店一樣可以隨時寄件和收件,對于快遞一線網點員工來說,更像是超過截單時間下班以后的有償加班,而對于快遞企業而言,這項特殊的夜間服務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7月23日,順豐表示夜寄服務已覆蓋上海、杭州、北京等288個城市,最晚23點也可寄件,并且不額外加收費用,此項服務早在去年底開始試點,目前處于全國大范圍推廣階段,以深圳為例,夜收時間段為18點至22點,快遞小哥提供上門服務,用戶也可以預約具體時間段。


7月17日,菜鳥驛站第二批夜間取件爆改再開7城,南京/長沙/青島/武漢/西安/佛山/昆明邀請消費者參與35個免費改造名額,此前已在上海試點推廣無人驛站,通過對站點門禁系統智能改造,增設云監控來延長驛站營業時間至24點,社區居民可實現夜間自助取件。


7月7日,京東快遞攜手青島啤酒節點亮洛陽夜經濟,推出夜間攬收服務,晚八點依舊可以攬派不打烊。今年4月,京東快遞省內次晨達產品已覆蓋至全國13個省份,而服務時間窗口也在進一步優化,夜間取件截止時間延遲至晚上11點,并實現最快次日早晨8點前送達。


1722825405332263.png


從以上幾則信息來看,主推夜間服務的還是順豐、菜鳥、京東(含跨越),各家側重點有什么不同呢?


一是順豐,側重在夜間小哥收件,相比以往高峰期夜間收件不一樣的點,在于大部分城市都延長了最晚取件時間,也就是小程序已經上線的“夜間收件服務”,基本上都是從原來的18點左右延長至最晚23點,這個時間空窗期很多快遞企業可能都已不收件,而順豐愿意去多收件。


二是菜鳥,側重在夜間驛站自取,幫助末端驛站免費升級改造智能化設備,實際上也是為了延長驛站的營業時間,將驛站原本可能9點左右關門延長至最晚24點,尤其是在人群密集到貨較多的社區,甚至有的驛站可以實現24小時居民都可自主取件,也是為了緩解驛站庫存壓力。


三是京東,側重在特殊重點區域,類似像武漢、長沙、洛陽、西安等這樣的夜經濟比較盛行的城市,或是港澳地區,這些區域本身有需求,京東也會提供延長收派時間的服務,跨越則更多也是在華東/華南等制造業集中的城市,只要B端客戶有夜晚需求,都可以正常取派,但會收費。


哪一家更具優勢?


由于各家對夜間服務的側重點不同,也就導致各家的優劣勢也較為明顯,整體來看,順豐頻繁調整策略覆蓋范圍逐步擴大,菜鳥聚焦末端驛站用技術改變生活客戶參與其中,京東旗下跨越布局最早也最為成熟已成為客戶首選,也可具體來看:


首先,順豐頻繁調整重點布局,優勢在于覆蓋范圍可大可小。除了前面所講順豐已在全國288個城市延長了截單時間外,還曾試點過“夜間航空服務”,針對順豐特快、專享急件等≥20kg特快類航空大件產品,支持24小時寄件攬收服務,用戶可在21:00-次日8點期間預約期望上門時間。


“夜寄服務”最晚截單時間延長至23點,可以看做是服務的延伸,并非大眾理解的夜間服務,而“夜間航空服務”才是真正的24小時夜間服務,雖然還是只針對航空大件業務,但對于順豐來說,試點的范圍和推廣的力度都可以調整,流程一旦跑通,就有很大可能會全國上線,這也是順豐的實力。


1722825739242508.png


其次,菜鳥從消費者參與入手,優勢在于客戶感知更加明顯。上海邀請社區居民為所在驛站報名參與改造名額21個,設置報名征集期、投票角逐期、評估公布期,第二批7個城市亦是如此,遴選出304個菜鳥驛站站點邀請居民投票海選,最終20多萬人參與最終選出35家驛站改造。


被選中的,菜鳥會贈送1套最新「無人驛站」IOT系統并免費改造,協助站點完成“夜間取件”服務開通,讓消費者全程參與其中,最終實現夜間取件功能,消費者的感知度肯定會更高,畢竟是通過自己的投票努力獲取到的,這對于菜鳥驛站的品牌宣傳無疑也是加成的。


最后,京東物流其實對于夜間服務的投入力度并不算大,只是在熱門城市會延長服務時間,本質上和順豐的“夜寄服務”一樣,并非真正的24小時夜間服務,而旗下的跨越速運則是從成立以來就主打24小時晝夜取派服務。


這也是基于B端制造業的個性化需求,有很多工廠為了趕訂單趕時效會有夜間發貨需求,剛好跨越的金字招牌就是“貨急找跨越,跨省8小時”,無論何時發貨,都可以正常上門取件和派件,已成為千萬家企業的首選,對于B端企業來說也是很認可的,只是價格可能會貴一點。


困難點主要在哪?


以此來看,目前快遞企業還無法真正能做到24小時不間斷服務,這也是順豐、菜鳥、京東想要爭奪這塊業務的原因,“夜間服務”這種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就是“不得不”要做的了。


但是,想要做好這項服務,還是有很大的挑戰,內部也會有分歧,一線員工如何安排,投入和產出如何平衡,這些都是接下來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1722825767940193.png


第一個問題就是參與小哥的待遇有無提升?這也是夜間服務一線最為關心的問題,無論是延長服務時長還是24小時服務,歸根到底是需要小哥付出額外的勞動,即使像順豐這樣的龍頭企業采用三班倒的班次,也很難做到全國都有小哥值夜班,畢竟有夜間寄件需求的還是少數。


再者就是待遇的問題,即使有小哥愿意上夜班,那也是需要更多的額外補貼和激勵,諸如夜收訂單給予激勵5元/票或曬單禮品獎勵等,這些短期內可能會刺激小哥去收貨,但是畢竟還是屬于“小恩小惠”,最基礎的工資可能不會有明顯的提升,又不能給予太多基本工資的調整,這個度其實不太好把握。


第二個問題則是區域及人員安排能否合理?簡單來說就是員工排班的問題,如果只是按照輪班制的形式進行排班,就顯得有些“簡單粗暴”,很可能會出現排班的人無件可收,或某個區域的件會集中發運,又或者出現主觀安排人員會有情感傾斜等問題,導致最后沒人愿意值夜班。


還好就是現在有科技的加持,通過大數據的底層運單的積累及精準的算法,就會讓排班變得更加合理,可設置夜間主要發件區域的熱力地圖,根據件量的多少來決定夜間收件人員的多少,甚至可以細化到某個時間段安排即可,也是當下比較火的數字化建設和AI算法的運用。


還有第三個問題投入與回報如何盈虧平衡?這或許就是投入產出比的問題了,當企業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會事先制定好預算,即投入多少資源才會獲得多少的產值,夜間服務亦是如此,能不能做是方向的問題,做不做得好是策略的問題,這些都離不開事前的規劃。


沒有任何一家快遞企業愿意長期以虧損的形式來做夜間服務,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的收益,最終都是需要去量化這項服務值不值做,這就需要不斷地迭代和優化,包括一線合理的待遇和人員的安排,總之,夜間服務想要順利推出到市場,可能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