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順豐京東菜鳥三通一達都在做,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滲入各家企業,有何不同?

來源:快遞雜志 作者:張明珠 2024-08-16 14:27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ESG中的“E”代表著Environment(環境)。這一維度的評價指標主要為碳排放量,權重高達18.6%。從多家快遞企業發布的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可以看出,綠色發展的理念逐漸滲入各家快遞企業,作為重要職責加入企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中。


在行動上,快遞企業紛紛出臺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減排措施、資源節約及循環利用、倡導綠色消費等方案,作出碳中和承諾,不僅實現自身的綠色運營,還協同上下游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打通上下游產業鏈,讓綠色物流成為“全鏈路”。


綠色包裝——減量、循環、回收


快遞企業積極響應綠色包裝趨勢,堅決貫徹國家郵政局綠色發展“9917”“9218”工程,持續加大可持續包裝材料研發的投入力度,力求在綠色包裝技術、模式及應用創新上取得突破。以可持續和智能化為引領,全面推行包裝減量化、循環化、無害化、標準化,為綠色物流貢獻力量。


2023年,順豐繼續以“豐景計劃”為核心,針對膠袋、膠紙、貼紙、封條等8大類物料進行減量化、標準化、場景化創新研發,通過輕量化、減量化等手段減少塑料的消耗。通過采取包裝減量化措施,2023年累計減少原紙使用約4.3萬噸,減少塑料使用約16.2萬噸,共計減少碳排放約16.4萬噸。


減量不減質,快遞企業用更環保的方式滿足業務場景需求。雨季時,為防止文件票據類快遞濕損,順豐快遞小哥通常在文件封外套上標準膠袋,這約占文件封使用量的4.5%。為減少該場景的材料消耗,順豐推出文件類專用防水袋,厚度減少40%,簡化制造工藝,從三層共擠膜優化為單層共擠膜,并且免去印刷更加環保。2023年順豐全網申請使用文件類專用防水袋約為255萬個,減少約19噸塑料消耗,減少碳排放約67噸。


京東物流作為電商自建快遞物流平臺,自發布行業內首個原廠直發包裝認證標準以來,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推行原發包裝的環保包裝模式。2023年,原廠直發包裝幫助京東物流減少二次包裝使用超過8億個。


2023年,京東物流開發X系列紙箱,通過對常規紙箱的結構優化,在確保箱內體積不變、材質不變、使用感不變的前提下,將紙箱開口從長邊轉到短邊,通過更短的搖蓋使用更少的耗材,實現紙箱減量化。截至2023年年末,X系列紙箱全年使用量達1.1億個,共計減碳約1719噸。


菜鳥則通過推行智能箱型設計優化裝箱算法,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其聯手天貓超市推廣原箱發貨、回收紙箱發貨,實現包裝材料的多次循環使用,2023財年共減少紙箱使用量730噸。


中通同樣致力于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及廢棄物,制定了《增值服務監督管理條例》《中通快遞快件包裝操作規范》,明確了包裝原則、工具和包裝材料的選擇標準,要求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


中通在包裝材料選擇及循環利用方面持續投入,探索諸如高效冷媒開發、高保溫袋開發、廢棄瓦楞紙板二次利用、循環折疊周轉筐開發等一系列綠色、循環包裝材料研發及應用場景,以最大限度減少包裝和包裝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截至報告期末,中通的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為93.34%,采購使用符合標準的包裝材料應用比例為91.83%,按照規范封裝操作比例為95.15%,使用可循環包裝的郵件快件在2522萬件以上,回收復用質量完好的瓦楞紙箱在1.4652億個以上。


除了減量包裝紙箱和包裝袋,“瘦身膠帶”也是快遞企業探索綠色包裝的方向。韻達從2020年開始積極響應“膠帶瘦身”計劃,優先采購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國家有關規定的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逐步在全網范圍內推廣使用,并多次舉辦“瘦身膠帶”操作培訓課程,向快遞小哥講授膠帶纏繞規范,進一步減少快遞包裝過程中對膠帶的消耗。2023年韻達使用“瘦身膠帶”35.08萬卷,一卷展開長度大約50米,減少膠帶投放量17.54萬平方米。申通節約的膠帶數量約為4萬卷,通過降低原料消耗,間接降低生產膠帶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約23噸。2023年2月,極兔成立可降解膠帶項目組,通過對市場供應商的篩查了解以及市場應用情況,選用材質為聚乳酸(PLA)的可降解膠帶,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計投放使用2.5萬卷可降解膠帶。


同時,快遞企業積極推廣循環包裝的共享回收模式,并在末端場景開展豐富多樣的環??破栈顒?,與消費者共同為行業減碳作出貢獻。2023年4月以來,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京東快遞站點的綠色包裹逐漸多了起來,這些包裹的包裝便是京東物流的“青流箱”。京東物流將通過“可循環包裝規?;圏c項目”在全國超30個城市規?;斗叛h包裝,在京東快遞站點的個人寄遞和商家攬收中積極使用循環包裝進行打包,并優先用于同城寄遞業務。預計至2024年末,“青流箱”的投放將助力京東減少紙箱、泡沫箱、塑料袋等一次性包裝超1億個。


順豐持續完善快遞膠袋回收再生閉環模式,通過與內部業務條線的緊密聯動以及與上下游企業的深入合作,完成“雙易”(易回收、易再生)膠袋的技術創新及落地實踐。2023年,順豐在上海啟動了行業首個塑料包裝廢棄物全流程閉環回收再生項目試點,攜手上下游產業鏈進行合作,旨在將廢棄快遞袋收集并造粒,通過技術創新制造高性能產品,打通循環回路,打破了傳統的“制造—使用—廢棄”線性模式,升級為快遞袋循環商業模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快遞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在上海,順豐投放超過88萬個“雙易”包裝膠袋,建設35個末端回收點,覆蓋校園、網點等多個場景,在回收點內張貼相關宣傳海報,積極推行“無廢”理念。截至報告期末,回收總量已超過1.1噸。


此外,順豐持續開展“箱”伴計劃,鼓勵全民參與,利用閑置的快遞箱進行DIY創意改造,讓紙箱煥發新生,實現二次利用、變廢為寶。2023年是“箱”伴計劃開展的第四年,順豐打造快遞“種草箱”,號召社會民眾利用閑置快遞箱“種草”。同時聯動植物循環社區組織打造線下快閃“種草花園”,吸引大家沉浸式體驗紙箱種植領養,傳遞“箱”伴計劃的綠色環保理念。


綠色中轉——多場景循環包裝容器


為實現快遞中轉過程中的綠色化、循環化與智能化,快遞企業積極推動在分撥轉運中心使用帶RFID(精準射頻識別技術)芯片的可循環中轉袋,其不僅承重力更強、密封性更好,并可通過RFID芯片收集快件中轉、丟失、流向等信息,在減少浪費、降低污染的基礎上,提高轉運中心操作效率。


順豐結合各地區用袋需求,通過利舊調撥的方式,確保中轉袋得到有效循環。截至報告期末,順豐每個循環編織袋的平均使用次數為24次。2023年順豐新增投入約2300萬個循環編織袋,進一步推動編織袋的循環使用。


不僅是順豐,中通也專門開發了中轉袋發放回收管理系統,一級網點可清晰追蹤發放至下屬網點中轉袋的使用情況和庫存情況,并通過空倉車輛調撥中轉袋,實現中轉袋的合理調度和追蹤管理,提升中轉袋的流通循環效率。


1723789760103937.png

中通循環中轉袋


為繼續深化可循環中轉袋的環保屬性,韻達將中轉袋印刷油墨全面改為環保油墨,油墨使用量可降低50%,重金屬、溶劑、有機揮發物等污染物下降95%。截至2023年末,韻達已累計投放超2000萬條,累計循環使用16億次,相當于減少不可降解編織袋13.7萬噸。


報告數據顯示,使用循環中轉袋已成為快遞企業重要的綠色實踐。截至2023年底,德邦已累計采購循環中轉袋24.9595萬個,覆蓋全部外場。申通可循環中轉袋單年投入1160萬只,累計投入3288萬只。圓通累計投入可循環中轉袋超2600萬個,轉運中心使用率達99%。極兔累計使用循環中轉袋約2560萬個,相較于傳統中轉袋使用累計減少18.6035萬噸的碳排放。


除了普遍應用的可循環中轉袋,快遞企業還致力于深化可持續包裝的精細化管理,與產業鏈上下游伙伴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綠色包裝的發展。


順豐根據不同業務場景,不斷探索并開發適用于各類場景且功能全面的可循環包裝容器,實現容器與載具之間的標準化應用,降低產品損壞率、縮短操作時長,并有效降低作業成本。2023年,順豐積極推進循環包裝容器的創新研發,開發出適合19種場景的系列包裝,在提高公司內部運營底盤效率的同時,為客戶提供了更優質、更便捷的循環包裝解決方案。


此外,順豐針對客戶不同行業及場景對循環包裝的需求,研發并投用了醫藥精準溫控箱、冷運循環保溫箱、大件標準循環圍板箱等可循環包裝容器。2023年,順豐通過使用可循環包裝共計減碳約37.7萬噸。


德邦在大件物流運輸過程中使用循環圍板箱,其“頂蓋+底托”采用HDPE材質,圍板為PP中空板,空箱返貨時可折疊,頂部承重可達1噸以上,送達客戶后回收至發出部門,可循環使用。2023年,德邦采購循環圍板箱1286套,已累計投入2196套。


丟失率高、人工盤點效率低下等一直是循環箱在應用中面臨的難題。菜鳥創新提出B2B(企業—企業)循環箱解決方案,將RFID數據透明可溯的能力運用在環?;厥窄h節,實現對循環箱的高效識別和數字化管理。


英氏旗下產品包括嬰幼兒米粉及清清葆、面條、肉酥、葡萄糖和餅干等多種營養食品,從英氏工廠到電商發貨倉的鏈路,應用搭載菜鳥自研RFID芯片的循環箱,可助力英氏降低30%的包材成本。在減碳方面,單箱單次循環可減碳約575克。目前,菜鳥已為百事(Pepsi)、歐萊雅(L'Oréal)、雀巢(Nestlé)等食品、母嬰、快消、金融行業頭部品牌定制了綠色循環箱。


綠色園區——光伏項目“0”到“N”


近年來,各家快遞企業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產業園,以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和減碳技術創新為基礎,從規劃設計、倉庫建設、運營管理等多個方面推進產業園綠色化運營。通過鋪設屋面光伏、引入智能水電管理、優化倉庫空間布局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中轉環節效率與節能效益,降低中轉環節對環境的影響。


在浙江杭州,申通快遞華東分撥中心的屋頂上,一片片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園區內,快遞物流車來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2023年,申通快遞在浙江杭州、浙江金華、湖北荊門及湖北孝感等轉運中心建設大型光伏發電項目。其中,杭州轉運中心光伏項目作為申通快遞首個兆瓦級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1.139兆瓦,每年可提供約127.6萬千瓦時綠色清潔電能。該項目的成功并網,使申通快遞直屬轉運中心光伏項目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2022年,韻達長沙轉運中心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正式投入運營。報告期內,韻達完成南昌轉運中心的并網發電并進行余姚轉運中心光伏項目的規劃。截至2023年12月底,南昌光伏電站鋪設面積22324平方米,已累計發電242.6703萬千瓦時,其中向國網輸送電量55.038萬千瓦時,累計減少碳排放2019.02噸。韻達通過繼續建設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為韻達快遞分揀操作設施提供清潔電力,并支持所在園區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預計2025年前,韻達將在全國8個園區再建設合計約7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不斷加快低碳轉型步伐。


2023年,圓通積極推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陸續在杭州亞運物流中心、揭陽轉運中心、上海轉運中心等地安裝光伏發電項目并投入使用,光伏設施累計鋪設面積6.42萬平方米。項目均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并網運行方式,有效降低煙塵及廢水排放,助力打造低碳環保的綠色園區。


順豐不斷提升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積極布局可再生能源發電計劃,持續推進產業園光伏項目建設進度。2023年,順豐制定了《產業園光伏項目管理實施制度》,明確了光伏項目從選址到運營的全流程管理標準,包括供應商準入標準、光伏項目投建標準、設備材料質量標準、建設期間管理標準以及后續運營管理要求等。


截至2023年底,順豐已順利推進26個產業園光伏項目建設,其中14個產業園光伏項目已投入運營,裝機容量累計達64兆瓦,清潔能源年發電量達1839萬千瓦時。報告顯示,順豐將繼續推進產業園光伏項目的投建,預計在2025年年底全面完成光伏項目的建設并投入運營。屆時,園區內的光伏設備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40兆瓦,年發電量預計將超過1億千瓦時。


1723789848952258.png

京東智能產業園光伏發電項目。


京東物流作為國內首家建設分布式光伏能源體系的企業,截至2023年末,在建成國內首個碳中和物流園區的基礎上,在17個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2個分揀中心、2個大件倉、1個物流園鋪裝屋頂光伏組件,總裝機量達114.48兆瓦。2023年全年共計采購光伏綠電47344.4兆瓦時,減少碳排放27000噸。


綠色運輸——新能源車“跑起來”


在運輸階段,干線的公路運輸和空運碳排放量尤其大,快遞企業積極推廣多種綠色運輸方式,通過碳目標導向選取碳排放較低的交通工具,在全國范圍內規模化投放使用新能源車,積極推進氫能源重卡、無人車等實踐應用,不斷擴大多式聯運規模,優先選擇碳排放較低的運輸方式,持續強化燃油使用及其排放管理,不斷構建更加綠色的運輸網絡,力求在運輸過程中減少對大氣的污染,并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優化運力結構是物流運輸行業實現綠色、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各快遞企業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使用。順豐通過自購、租賃等多元方式進一步擴大綠色車隊規模,逐步替換傳統燃油運輸車輛。2023年,順豐新增投入運營使用的新能源車超5000輛,主要用于城市內短途支線、接駁和末端收派,以及跨省市的一、二級干線等多樣化的運輸場景。截至報告期末,順豐累計投放的新能源車已超31000輛,服務覆蓋243個城市。


韻達逐步對全國范圍內排放不達標、車輛老舊、車齡較長的機動車進行淘汰,并采購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車型,減少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根據運輸車輛、距離等業務制定合理的耗油量管控標準,并開展駕駛員培訓,培養駕駛員良好駕駛習慣,減少油料浪費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加強現場裝載管理,穩步提升物流車單車裝載票數;優化車型和中轉路由,推行省內和區域內甩掛,減少車頭使用數和總車輛使用數,提升車輛利用率,實現提效減排。


此外,韻達積極鼓勵全網加盟商、末端網點加大力度采購、使用新能源車輛和電動三輪車,減少碳排放,努力實現快件綠色運輸、綠色派送,助力快遞末端環節綠色發展。截至2023年12月,韻達全網自有新能源車1320輛,租賃新能源車903輛。


1723789932948785.png

圓通新能源廂貨服務亞運會。


報告期內,圓通加強對新能源車輛的投入使用,以實際行動助力快遞業綠色低碳發展。圓通作為杭州亞運會官方物流服務贊助商,引入110輛新能源廂式貨車,主要往返于官方口岸、物流中心、競賽場館及亞運村之間,完成參賽器械、電子設備等物資的分撥、配送、回收等任務。按每輛車每天運營200公里測算,該批新能源貨車在賽事期間將減少碳排放約1500噸。北京省區投用了200輛新能源廂式貨車,用于轉運中心和加盟商、末端網點之間的快件短駁運輸。


2023年,圓通引入首輛新能源干線卡車。該款卡車滿載續航里程300公里,主要用于合肥轉運中心和蚌埠轉運中心之間的快件運輸。通過圓通總部的積極倡導,各加盟公司陸續采購新能源車輛和電動三輪車,實現快件綠色運輸、綠色派送。


申通快遞加快推進新能源、清潔能源快遞車輛普及,網點通過自購、租賃等方式在攬收、派送環節采用新能源電動車,減少碳排放。目前,申通快遞申瑞車隊純電牽引車比例已達到16%。2023年,申通快遞投入天然氣汽車共計20輛。


德邦持續推進“綠色物流”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執行,以綠色能源代替傳統能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資源的浪費。德邦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布局,擴大綠色車隊規模,通過智能路由等智能化平臺優化運輸路線,提高車輛利用率,減少排放。2023年,德邦新增新能源汽車300多輛。


極兔推廣使用新能源車輛,目前已在干線環節配備150輛液化天然氣(LNG)車輛,并帶動支線環節運輸使用新能源車輛,降低溫室氣體排放。2023年10月,極兔啟動智能駕駛車輛,在提升駕駛安全性、舒適性的同時,通過全局速度規劃、預見性巡航、油門/變速箱智能控制,有效降低油耗。截至2023年12月底,共上線63輛智能駕駛車,行駛里程近183.8萬公里。


新能源車在城市道路場景應用廣泛,但在重載、高速、長續航的長途運營場景中,新能源卡車續航不足、運輸效率較低的問題仍較為突出。為探索綠色物流的新路徑,京東物流與領先的氫能源裝備企業、加氫站合作,在京津冀地區率先投入首批數十輛氫能源重卡物流車進行中長途運輸工作,成為行業首家規?;队脷淠茉纯ㄜ嚨奈锪髌髽I。自2023年10月11日投入使用以來,首批氫能源車隊可每天保障運輸60條線路以上,截至年末共節約使用柴油7.4萬升。


航空運輸主要聚焦長途與國際貨運,運輸速度比陸運顯著提升,但碳排放卻高出幾十倍甚至數百倍??爝f企業在強化自身業務能力同時,也非常重視航空貨運節能減排。


2023年,順豐航空持續以低能耗和可持續運營為核心目標,致力于打造低耗能、高效率的“綠色機隊”,通過優化機型組合、應用節油技術、升級節油獎勵、優化地面車隊等方式,積極探索和實踐綠色航空,提升能源及燃油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等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快遞業務對環境的影響。


在優化機型組合方面,順豐航空積極引進747、767等大型全貨機,并逐年增加寬體貨機占比。相較于傳統的737機型,新引進的大型貨機在滿載情況下展現出更高的碳排放效率和更低的每噸載重油耗量。在應用節油技術方面,順豐航空在確保飛行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實施國際航線二次放行策略,精準地減少起飛時的燃油量,進而增加航班的業務載量。


綠色物流——碳排放精細化管理


在深耕重要物流環節的同時,快件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決定了綠色物流的成敗。順豐自2021年正式發布碳目標白皮書以來,始終致力于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綠色、低碳的一體化綠色低碳供應鏈服務能力,旨在通過對產業鏈全環節下的供應鏈碳排放管理,減少溫室氣體對全球環境的影響。近年來,順豐通過構建標準的碳管理體系、自研數智碳管理平臺——“豐和可持續發展平臺”,整合自身碳排放與碳減排數據,覆蓋包裝、運輸、中轉、派送等多個環節。


基于順豐標準化碳管理底盤能力,2023年,順豐自主研發了行業首個運單級碳計算模型。其不僅能夠模擬貨物運輸場景計算多種運輸方式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支持計算每一票快件在收轉運派各環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減排量,實現海量運單碳數據的精細化、自動化計算,持續夯實綠色科技底盤能力。


除了將綠色價值延伸至整個產業鏈外,基于標準化的碳管理體系和精細化的碳計算能力,疊加領先的物流行業經驗,使順豐深度觸達新能源、高科技、服裝鞋帽、消費品、奢侈品等行業,為品牌大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綠色低碳供應鏈解決方案和服務,深度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攜手客戶加速低碳轉型,共同推動行業向零碳未來邁進。


2023年,順豐與某全球奢侈品頭部品牌簽署“全鏈路物流之碳足跡系統、碳足跡管理”低碳戰略服務協議意向書,正式啟動針對物流供應鏈場景下順豐主持的LNA+(即“供應鏈級<范圍三>碳中和加速”)計劃。該計劃不僅實現每票運單的精準碳足跡計算,提升品牌商與物流商之間供應鏈服務場景下的碳信息透明度和精準度,同時還包含提高可持續供應鏈氣候韌性的定制化綜合改善行動,優化上下游物流商的運輸模式,支持供應鏈溫室氣體減排與抵消行動,降低企業的環保履約成本與運營中的氣候風險,全面提升全物流供應鏈的綠色低碳運營韌性。


不僅是順豐,圓通也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自行研發“碳足跡”數字化管理系統并于2022年12月上線運行。通過該系統,圓通可查看單件包裹碳排放數據,實現對全網包裹的碳排放情況全流程、數字化、清晰化管理。報告期內,公司單票快件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當量19.20克。


2023年9月,圓通積極申報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組織開展的ESG實踐創新案例評選活動。在浙江寧波舉行的2023第14屆電子商務物流大會上,圓通案例“碳足跡”數字化管理系統榮獲“2023年電子商務物流ESG實踐創新案例”獎項。


2023年,京東物流依托供應鏈碳管理平臺SCEMP為某3C企業提供了物流碳足跡計算服務,實現了在消費者到店采購場景下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測量以及報告,從而實現了訂單級和產品級碳足跡計算,相較于基準年,減碳率超過90%。結合該平臺的碳排放分析結果,該3C企業實現以碳排放量為目標導向的精細化能源管理,結合引入的新能源汽車城市配送服務,累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超過200噸(相較于基準年),有力支持了企業實現其“凈零排放”目標。


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推進綠色倉儲建設,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降低高能耗能源使用率,提升清潔能源占比……郵政快遞企業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積極彰顯責任與擔當,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響應國家號召,將綠色低碳運營與自身業務特點相結合,堅持經濟建設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相協調,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及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