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的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順豐宣布正式開通服務,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2萬多居民提供快遞配送服務。順豐阿里營業站點位于阿里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面積100平方,共配備8人,設備齊全, 服務方圓1042平方千米土地的3個社區,一個行政村,目前已投入試運營。
營業站運營期間,將依托順豐成熟的快遞物流體系和新增資源,實現阿里地區的市民豬牛羊肉、醫藥用品、餐食飲品、生活物資等日常生活場景的進出服務保障。
噶爾縣獅泉河鎮的王先生是阿里地區首位享受順豐服務的用戶,他很驚訝從網上購買的球鞋到貨時間提前了。“剛下單5天就收到了呢,之前想買生活用品但一直不敢放心購買,快遞不給力發貨最快也要七八天,慢的要半個月才到。”
西藏順豐負責人張陽表示,通過在阿里地區設立物流網點,在對當地的物流快遞服務能力有強力的補充的同時,可以帶動當地農牧民就業,助力民生保障,助推當地特色農牧產品產業鏈品牌建設,為阿里地區乃至西藏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在阿里地區郵管局局長巴桑次仁看來,順豐在阿里快遞配送服務的落地,將有效提升阿里的本地生活體驗,為本地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西藏順豐成立于2010年7月2日,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截至目前西藏順豐業務范圍覆蓋營運網點及合作站點30余個,年收派快件包裹超1000萬件,積極帶動當地農牧民就業,進一步推動西藏物流、電商等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1993年,以順豐為代表的民營快遞企業順勢崛起,扮演著連接千城百業、聯系千家萬戶的重要角色,在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政府工作報告已連續第10年將“快遞”納入其中。
其中,農村物流承載著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鄉的關鍵,對于全面振興鄉村,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釋放農村消費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早在2014年,國家就啟動“快遞下鄉”工程,并于2020年升級為“快遞進村”工程,將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納入戰略部署重點,推動快遞服務覆蓋更多的農村和偏遠地區,以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更是重點提及要“完善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為農村物流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國內民營快遞的龍頭和代表企業,順豐一直都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服務于“三農”發展中。其以2008年在河南省濟源市五龍口鎮開設了第一個鎮級代理點作為標志,隨后華中、華西、華北的鄉鎮地區遍地開花,并通過推出末端驛站品牌——驛收發快遞驛站,以開放共配的方式來推進“快遞進村”。
歷時15年,順豐不斷探索和穩步推進,如今已經建成10萬個鄉村服務合作站點。同時這10萬家服務合作點80%都建在建制村,其余在鄉鎮,占順豐鄉鎮以下網點的1/3。從區域分布來看,中西部地區占到了60%-70%,10%以上位于東北三省。
依托這些合作站點,順豐鄉鎮服務網絡逐漸加密,末端最后一公里運力提升明顯。截至2022年年底,順豐在鄉鎮提供了高達5億次的互寄服務,給3600萬村民提供寄遞服務,協助20萬農戶出村,超4000種農產品直達消費者。這些農產品中,既有遼寧丹東的草莓、查干湖的魚,長白山的松子,也有云南松茸和鮮花,順豐在助力農產品上行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讓農戶在村內就能享受到更加便利、便捷的快遞服務。
面對廣大的農村快遞物流市場,順豐持續扎根,讓更多的人了解順豐服務,同時通過鄉村代理點的模式,鼓勵更多人回鄉創業,解決就業問題。未來,順豐會進一步將集散點下沉至鄉鎮,讓快件距離農村更近,節省服務合作點在路上的時間,同時對應的客戶時效承諾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3月26日,順豐即將迎來自己30周歲的生日。
經過30年的成長,如今的順豐已成為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構建了一張覆蓋全國和全球主要國家及地區的高滲透率的快遞網絡。未來,在國家郵政總局提出的“成本分區、服務分層、產品分類”的“三分”政策下,順豐將進一步完善措施,加大扶持,讓農村更加穩定,也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