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架1000多條陸路交通線,空投1000多位配送小哥,超40架全貨機待命,西湖龍井茶背后的秘密藏在一張張訂單里。
順豐小哥楊志剛,客戶都親切地叫他小楊,每年的三四月春茶季,都會準時出現在杭州翁家山村,從未間斷過。3月13日,龍井43號開采,接下去的兩個月,杭州的茶農們會將新鮮出鍋的龍井茶交給快遞員,經由他們的手,送往全國各地。
小楊其實不小,老家在河南,是一名70后。20多年前,他來杭州打拼,開過小店賣過早點。2012年,他加入轉塘網點,一干就是10多年。
“我干快遞負責的第一個區域,就是龍井主產區的這幾個村?!睏钪緞傂χ貞?,當時包括龍井村、翁家山村、楊梅嶺村等在內的龍井茶核心主產區,都由他負責。
“也不忙?!睏钪緞傄老∵€記得,那一年的春茶季,每天大概也就幾十單。
楊志剛說,龍井賣到了全國各地,這個如今大家早已司空見慣的事情,其實年頭不算久。再往前,大部分銷售都是靠線下客戶,主力是周末開車來杭州的上海人。
到了2013年,楊志剛一下子覺得忙不過來,其后,公司逐年往這里加派人手。
以翁家山一個村為例,除了日常的1名小哥,這個春茶季,楊志剛和其他10名小哥都過來支援了。
每天打包近三百單,累到走路都要睡著。
楊志剛是3月15日進村的,一直忙到現在。進村的第一件事,先把涼棚搭起來。“茶葉金貴得很,可舍不得曬著了?!睏钪緞傉f,明前龍井芽葉細嫩,色翠香幽,貴比黃金,大師炒制的佳品,動輒賣到每斤萬元以上,就算普通茶農機器炒制的明前龍井,開采后往往要賣到每斤大幾千塊錢。
跟其他產品不同,茶葉的運輸過程需要避開光的直射。除了給茶葉防曬,搭涼棚在楊志剛自己看來,還是一件有儀式感的事兒,意味著,要開始跟時間賽跑了。他很清楚,茶農們的第一訴求是時效和服務。
明前龍井的這份金貴,離不開速度的加持。采摘、炒制,當然還有發貨,每個步驟都要爭分奪秒。
能有多忙?“早上7點到公司,忙到大半夜是常有的事。毫不夸張地說,走路走著走著,都要睡著了?!?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楊志剛說,高峰期,自己一天能攬收將近300個包裹,“我負責大概20來戶茶農,每天就是在他們家里來來回回跑?!?/strong>楊志剛說,好在村子不大,布局也緊密,一家挨著一家,但一天下來最起碼2萬步起步。
小哥們和茶農都憋著一股勁兒,今年將迎來龍井茶好年頭。
兩葉一心,芽頭粗壯,綠中透黃,泡入杯中,芽頭都朝上漂浮杯中,湯色晶瑩剔透,不混濁,入口后有豆香味道,回甘味甜……說起茶葉來,楊志剛頭頭是道,“托茶農的福,喝多了就能知道好茶的確不一樣?!?/p>
前些年,楊志剛從一名一線收派小哥,轉型成了接駁員,每天開著面包車在網點和轉運中心之間穿梭。不過,每一年的春茶季,他都會帶隊支援,甚至給一些新手小哥做培訓。“服務太要緊了。”
“早一天送到客戶手中,情意更重一分。明前茶基本發航空件?!?/strong>楊志剛說,因為快遞的發展,現在從杭州寄個包裹到北京,最快第二天一早就能收到。
更細節的服務則是考驗小哥。茶農把稱好分量的茶葉,裝進內袋,一袋一袋封好口,接下來的任務就輪到小哥了。每件春茶包裹都由小哥細心打包好,減緩運輸過程中的外力沖擊和擠壓,盡量為茶葉提供全方位的保護。“要根據每個客戶的要求,量身定制,無論是茶葉的份量,還是包裝,都不同。舉個例子,一家茶農提供的包裝就能有10來種?!?/strong>楊志剛說。
傍晚,太陽柔柔地照在翁家山的村道上,又一輛快遞車如約而至,滿載著茶葉,奔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