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是中國從物流大國邁向物流強國關鍵時期。雖然國家沒出物流強國方案,但河南、河北已經先后發布物流強省行動方案。
3月3日,全國第一個”物流強省”行動方案《河北省加快建設物流強省行動方案》出爐。按計劃,到2027年,河北省社會貨物物流總額達13萬億元左右,全省物流業增加值達3800億元左右,基本形成面向世界、輻射全國的物流格局。
(圖源:人民網)
不過,全國首個推進物流強省政策的卻非河北。2022年7月1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支持現代物流強省建設若干政策的通知》(豫政〔2022〕27號),這也是全國首個物流強省政策。
河北為何出物流強省政策
2023年3月,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在廊坊調研時表示,要抓住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河北省作為制造業大省,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的基礎條件得天獨厚。
1、河北是制造業大省
數據顯示,2022年,河北鋼鐵總產量達到2.11億噸,約為全球鋼鐵第二大國印度鋼鐵產量的兩倍,鋼鐵產量連續23年據全球第一。由此,河北唐山、邯鄲精品鋼鐵產業集群和曹妃甸區等臨港鋼鐵產業基地,形成了具有全球話語權的鋼鐵產業鏈集群。
與此同時,河北的裝備制造業不斷壯大,自2016年附加值首次超過鋼鐵行業,從此改變“一鋼獨大“的局面。2018年至2022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2%,裝備制造業成為繼鋼鐵產業后第2個萬億級產業。
河北保定、滄州、張家口先進汽車產業基地、唐山軌道交通和機器人制造基地、保定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基地、邯鄲高檔數控機床和農機基地,正在逐漸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裝備制造產業鏈集群。
除此以外,河北的石化產業、食品產業、紡織產業、建材產業等規模均“超千億“,是我國當之無愧的制造業大省。
2、河北還不是物流強省
2022年8月,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物流企業綜合50強中,以上海、廣東、北京居多,河北省沒有一家物流企業在列。
2022年中國民營物流企業50強中,也沒有一家河北企業。雖然,中國物流企業50強和民營物流50強評定是根據企業自愿參與評定,但總體也反映了行業基本面。
不過,河北省大型國有物流企業體量較大。2022年12月,中國公路學會牽頭,聯合清華大學等推出中國交通運輸及物流企業50強,河北省有河北物流產業集團、河北港口集團、河北高速公路集團等三家。
(河北建設臨港產業強省方案 圖源河北日報)
港口物流綜合競爭力仍弱:與內陸省河南省相比,處于環渤海地區的河北省有靠海優勢,據交通運輸部發布2022年全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數據顯示,河北省集裝箱吞吐量排名第一的唐山港,集裝箱吞吐量僅為334萬個TEU,不足上海港的7%,不足天津港的16%。
隨著河北省推進物流強省,加上鋼鐵等制造工業比較優勢明顯,預計會形成產業物流和港口等物流競爭優勢。河北省也較早重視港口物流資源整合,2009年7月8日,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獲批組建,2022年,河北港口集團實現貨物吞吐量7.33億噸,位居全國沿海港口企業第三位。
瓶頸路影響貨運路網:作為鏈接環渤海、京津冀的主體大省,河北省按說在公路貨運上有一定發展優勢,不過遺憾的是在公路貨運物流行業,河北省似乎也鮮有大型本土企業。
此前媒體報道,河北省已建成同城的4000多公里高速公路分布在11個地市,困于很多”斷頭路“,高速公路與支線公路協同效應差。到2017年,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才打通12條干線公路“斷頭路”和“瓶頸路”。
早期建成的部分高速公路,當前通行能力已遠遠超出原有設計通行能力,如京滬高速公路設計流量最高5.5萬輛,目前高峰時期已達到7.36萬輛,超過最大設計流量的33%。
航空物流發展仍然滯后:比較河南而言,河北石家莊等重點城市航空物流發展不及鄭州,當然這也受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北京作為國際航空物流樞紐磁吸效應過強。
突出的問題體現在:一是機場少,河北省內民航通航機場僅有4個,難以適應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二是航線網絡少,沒有定期的國際航線和貨運航線;三是可用空域資源緊張,因流量控制等原因,航班正常率僅為75.76%;四是運力短缺,僅有東航河北分公司與2010年新組建的河北航空公司2家基地航空公司。
較早組建省級物流集團。組建省級物流產業集團,河北省在全國是領先的。2006年,河北隆鑫物流有限公司更名為河北省物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個省級物流集團企業。如今該企業入選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500強、中國物流企業50強。
為落實河北物流強省計劃,2023年3月20日,河北邢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邢臺市加快建設物流強市行動方案(2023-2027年)》。4月15日,唐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唐山市加快推進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河南為何出物流強省政策
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曾表示,河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但是,如何將“流量”變為“留量”,物流對產業的拉動作用還沒有充分釋放。
掌鏈小編認為這與河南缺乏物流龍頭企業密不可分。2022年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物流企業綜合50強、中國民營物流企業50強中也無一家河南企業。
不過,綜合來看河南物流企業發展較快,由運聯智庫發布的“2022中國零擔收入TOP30”,河南有7家企業上榜,較上年減少1家,但在數量上仍位居全國第一。
1、河南是交通大省
相比之下,河南是我國的交通大省。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來看,河南省重點打造“米+井+人”綜合運輸通道格局,實現交通體系、物流樞紐與區域、城市、產業融合發展。
預計到202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0公里,2035年,建成高品質出行交通圈和高效率快貨物流圈,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
2022年全年河南省完成公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為23億噸和7716.2億噸公里,增速分別位居全國第4位和第1位。
數據顯示,2022年河南省機場貨郵吞吐量62.57萬噸,“空中絲綢之路”輻射能力持續提升。2022年河南省貨物運輸總量25.87億噸,比上年增長1.6%。貨物運輸周轉量11404.41億噸公里,增長9.2%。
2、缺乏龍頭物流企業
截止2022年,河南省物流企業近5萬家。但中國物流信息中心2022年8月發布的中國物流企業50強榜單和中國民營企業50強榜單,沒有一家河南省物流企業。
河南只有一家河南交投集團,實為一家交通設施企業,且排在50強中的第44位,包括四川、甘肅、云南、湖北、山西、湖南、貴州等地企業都排在河南交投集團前面。
從物流總費用角度來看,2022年前三個季度,河南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6752.1億元,增長6.1%。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4%,比同時中部的湖北省高出約2%。
誰是中國“物流強省”
廣東不僅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也被冠上物流第一大省的名稱。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省考察調研,這也是自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第四次到廣東考察。
掌鏈小編認為,調研充分肯定了廣東省式中國供應鏈物流“南大門”的重要地位。珠三角地區擁有中國最大的制造業集群之一,是中國科技供應鏈樞紐,更是中國國際物流樞紐。
電子信息產業是廣東的支柱產業,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華為、富士康、比亞迪、中興、OPPO、TCL等制造業強企在廣東均設有制造基地。
此外,服裝產業、家電產業、家具制造業、建筑材料業等也是廣東省的傳統優勢產業,在廣東省已經形成完備的產業鏈。
廣東有強大的物流基礎設施支撐。與河北省機場資源稀缺形成明顯對比,廣東省規劃的是“3+4+8“的運輸機場布局,“3”即廣州白云機場—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等3個國際航空樞紐機場,尤其是廣州白云機場和深圳寶安機場都是世界級機場。
廣東港口更是具備國際競爭力,形成以珠三角港口集群為核心,粵東、粵西港口集群為發展極的“一核兩極”發展格局。
廣東省物流業更是全國最發達的,匯聚了深圳、廣州、珠海、佛山等一眾物流樞紐城市,以及以順豐、申通、圓通、中通等為代表的物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