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春曉計劃”正式上線,一個令人意外的數字是,隨后的Q2,京東新增商家數量同比增長417%。一個“更開放”的京東逐漸露出真容。
“消費者的需求是分層的,我們相信可以通過POP(Platform Open Plan,指以第三方商家形式入駐京東平臺開店)商家的引入,來滿足不同人群,更多個性化的需求。”針對平臺生態擴容背后的用意,京東零售生態服務部平臺規則與策略部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線上采訪時如此表示。
“開放”的步子邁得又大了一些。8月28日,京東官宣升級“春曉計劃”舉措20項。記者注意到,京東在流量扶持、降低開店成本等均進行了“新規則”的制定。
年初,劉強東就痛快發話:“商家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在“新規則”中,這一點得到體現。京東表示,除了會將自身的供應鏈能力開放給商家外,京東還與中通、圓通、申通、韻達、極兔、德邦等第三方快遞公司深度合作,全面開放。
更為重要的是,新的“開放”是一種雙向的“開放”。一面,京東POP商家和對應的“新供給”迅速增加,原自營占比過重的生態需要這樣的平衡;另一面,上半年來,京東多次傳遞“將自營模式視為一個普通商家”的信號。
擴容與平權同時進行。“開放”不是口號,改變迫在眉睫。
誰在涌入京東開店?百億流量向誰傾斜?
“春曉計劃”推出后,京東POP生態的擴容肉眼地可見在加速,而二季度新增商家數量417%的同比增長,讓這項開放計劃的升級,也來得更快了一步。
在一個新的平臺,如何更低成本獲得更多流量,仍是商家方關注的重點。記者注意到,此次“春曉計劃”升級舉措20項中,有6項是為解決商家流量問題推出的扶持舉措。
首先是流量生態的升級。京東稱,將為第三方商家投入百億流量扶持。一方面,京東主站首頁“百億補貼”、“9.9包郵”、“京東秒殺”等核心頻道及微信域、搜索推薦頁面等將全面向商家傾斜流量。另一方面,京喜主站首頁“9.9頻道”、“特價團”等則重點扶持個人及個體戶商家。
從流量曝光的主要區域來看,部分更具價格優勢的商家的優先級更高。而一直以來,POP生態的擴容,都與京東大的低價戰略相輔相成。不過,京東擴充三方商家,更多意在豐富商品側的供給,所以注定不會在品類上設限。
從已增商家“結果”上看,全類目商家都在涌入京東平臺。京東零售生態服務部商家入駐規則部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體的漲幅普遍都是比較高的,其中比較亮眼的,包括商超、時尚、家居等幾個品類,整體增速是高于大盤的。”
京東方面還透露,在新增商家中,具有供應鏈優勢的工廠型商家、品牌型商家占比能夠達到38%。新升級的舉措中,對擁有貨源優勢的工廠型商家,京東表示此類商家可入駐京東供銷平臺,以“工廠店”模式為其他代銷商家供貨,免交平臺使用費,部分品類質保金0元起。
那么,百億流量向誰傾斜?一方面是新入駐商家。京東零售生態服務部平臺規則與策略部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哪怕是新開的小白店鋪,就算上架一個商品,只要開通廣告投放,自動就會發放300塊錢的虛擬金到商家的賬戶。”此外,舉措升級后,新商家可獲28天雙倍流量激勵。
另一方面是優質店鋪。新舉措中,京東稱商家的“店鋪星級”越高,代表服務和產品質量越好,參與的流量場域也會越多,搜索結果排名會更靠前。記者注意到,目前,4.5-4.9星級店鋪及“五星店鋪”已能在商品搜索結果頁面進行全量展示露出。
擴容、平權同行 京東想找結構性“新平衡”
增加和升級新商家等扶持的舉措,意在擴大商家總量、擴充POP生態。不過,這只是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一直以來,京東都是一個以自營優勢著稱的平臺,自營占比近八成,想要真正擴容三方,謀求多元的生態,自營與商家的平權,更加重要。
4月,集團組織變革大調整來臨。記者注意到,在“動刀”采銷作戰單元的權責的同時,京東各作戰單元內不再分自營和三方商家團隊,而是全盤統籌該品類下的所有業務,推動自營和三方商家進一步“平權”。
組織結構的變動,是適應新邏輯的“引擎”。
對于當時這一重要變動,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對記者表示,“原有的邏輯和路徑為什么行不通,是因為如果以營收為指標的話,平臺流量一定優先自營,更具低價優勢的POP商品沒辦法充分展現。”
他還就此判斷,自營、POP在京東平臺進一步“平權”,未來京東零售內部的考核指標,銷售額權重會更大,不再是營收指標。新升級的“春曉計劃”,重點也是自營、POP一視同仁。
那么,三方生態的擴容會否對自營長期塑造的“品質”造成一定程度犧牲?三方商家又是否需要更嚴格的規則來“統一”?
“本身消費者的需求是分層的,除了極致的體驗之外,還有其他的消費者有更加個性化的需求,我們相信這些也是可以通過POP商家的引入,來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京東零售生態服務部平臺規則與策略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自營和三方整體從規則上是一致的,都是以產品、價格、服務來衡量。”
而從現階段來看,京東對三方生態的擴容以及與自營的平權上,都處于提速期,他們共同服務的都會是一個越來越開放的京東。但短期來看,這樣結構性的平衡其實并不好找,但激烈的市場競爭并不會為此多暫停哪怕一秒。
一個開放的京東,需要更多的水源、火力與平衡,以對抗新周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