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24座萬億城市,上海堪稱“中國最強物流樞紐”,重慶“五型”兼備...

來源:城味實驗室 作者:翟楊 2023-09-11 14:00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為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推動國民經濟競爭力提升,自2019年起,“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拉開大幕,隨之,“國家物流樞紐”這一“國字號”招牌,便成了中國城市爭相競逐的目標之一。那么,截至目前,中國最強的物流樞紐在哪里?


▍“雙子星”格局 何為物流樞紐?


據《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物流樞紐是集中實現貨物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多種功能的物流設施群和物流活動組織中心。


如何定量評估一座城市物流產業的發展水平?


目前,學界慣常做法是利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測度一地物流業的實力。


此外,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紐帶,物流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的關聯效應顯著,區域經濟增長是物流業發展的支撐與保障。換言之,中國最強物流樞紐,必然需匹配相應的經濟規模水平。


為此,搜狐城市統計了24座萬億GDP城市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統計結果表明,2021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破千億的共有上海、廣州、重慶、青島、成都五城。


1694412113822617.png

萬億GDP城市物流業發展水平


上海,堪稱“中國最強物流樞紐”。2021年,上海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達到1843.5億元,領跑一眾萬億GDP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強城市,恰好平均分布于五大片區。這意味著,中國主要片區的物流業呈現出“雙子星”格局。即華東地區物流業由上海、青島坐鎮;華南由廣州、深圳稱霸;華北有北京、天津雙樞紐;西南坐擁重慶、成渝雙核;華中則由武漢、鄭州領銜。


而西北地區的代表——西安,由于物流需求受限于地區經濟實力,物流業發展較為落后,其2021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僅有382.9億元,約為上海的1/5。


此外,若以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衡量物流業對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那么,青島則是地區經濟受物流業影響程度最高的城市。


2021年,青島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為1045.3億元,占當年度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39%,系24座萬億城市中唯一占比超過7%的城市。青島之后,物流業對當地經濟支撐作用較為顯著的便是鄭州,其占比也逼近6%。


▍重慶“五型”兼備


如果說“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代表著各城市物流業發展現狀,那么入選“國家物流樞紐”的數量,則在某種程度上象征著當地物流業的戰略地位與發展前景。


在全國物流體系中,“國家物流樞紐”實屬高級別的存在。


它是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綜合性物流樞紐,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重要平臺和骨干樞紐的作用。


據《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國家物流樞紐分為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六種類型。


2019-2023年間,國家發改委已累計發布五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共有125個物流樞紐入選“國家隊”。


1694412156533944.png

萬億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入選情況


截至目前,24座萬億GDP城市中,僅南通、東莞未入選任一類型的國家物流樞紐名單,其余22城則均入選“國家隊”。


其中,重慶基于優勢區位條件,成為全國唯一兼有水、陸、空、生產服務、商貿服務五種類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承載城市。


重慶之后,深圳、青島、西安作為“四型”兼備的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次之。如前文所述,西安物流業的實力水平并不占優,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在24座萬億GDP城市中僅排名第20位,不過由于其西北第一城、絲路門戶的區位條件,加之國家層面“兼顧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的戰略意圖,西安能與深圳、青島平起平坐也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排名前五,物流業發達的上海、廣州和成都,至今都只是“兩型”兼備的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而物流實力同樣不可小覷的北京,也只以“空港型”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名單,而這或許與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進度安排、城市功能定位相關。


▍西安社會物流成本高


《國家“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指出,中國物流業存在著全鏈條運行效率低、成本高,以及結構性失衡問題——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東強西弱”;貨物運輸結構待優化,大宗貨物公路中長距離運輸比重仍然較高。


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可視為衡量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的關鍵指標,2020年,全國這一指標的數值為14.7%。


1694412184421011.png

部分萬億城市社會物流成本水平


限于數據可得性,搜狐城市統計了武漢、廣州、重慶、青島、西安這五座萬億GDP城市的社會物流成本數據。結果表明,武漢社會物流成本最低,西安則最高。


2020年,武漢市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為13.2%,較全國水平低了1.5個百分點;而同期,西安市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高達15.8%,在五座萬億城市中最高,且相較于全國水平還高了1.1個百分點。


至于貨物運輸結構失衡的問題,可從重慶和西安的相關數據中窺見一二。


即便坐擁長江航道資源,重慶水路運輸占比卻并不突出。2020年,重慶全市貨物運輸總量達到12.1億噸,其中鐵路、公路、水路運輸結構比例為1.5∶82.1∶16.4,公路運輸占據主導地位。


而在內陸的西安,公路運輸更是占據絕對的份額。2020年,西安全市貨運總量達25712.81萬噸,其中公路貨運量25204萬噸,占比達到98.02%。


為推進現代物流提質、增效、降本,《國家“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至202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較2020年下降約2個百分點;鐵路貨運量占比較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


中央政策指引下,各城市也紛紛提出自身目標。例如重慶目標到2025年,鐵路貨運量占比提升2個百分點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降低1-2個百分點;廣州也提出202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地區GDP比重降至12%以內。畢竟,各城市都明了:提升物流效率,做大做強物流樞紐,對經濟增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城味實驗室)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