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出海成必然,家具企業騰挪墨西哥:成本更高了,繞不開中國供應鏈

來源:第一財經 2023-09-28 13:44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憑借完善的供應鏈、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產工藝優勢,我國家居出口行業自改革開放以來迅速成長。時至今日,我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家居生產國和出口國,其間誕生了不少以出口為主要業務的家居企業,沙發、床墊、辦公家具等為出口核心品類。


2019年,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涉及諸多家居產品。受此影響,家居企業開啟了從產品出海到產能出海的轉變,以供應鏈外遷應對高關稅。


近年來,不少中國家居企業在距離美國更近的墨西哥建廠。生產PVC地板的愛麗家居投資建設墨西哥生產基地;顧家家居2022年在墨西哥蒙特雷投資建設生產基地;敏華控股也在2022年時在墨西哥設廠……借此,家居企業得以繞道墨西哥進入美國市場,降低關稅成本。


有研究報告指出,當前很多中國家居企業進駐了墨西哥,隨著這些企業進一步站穩腳跟,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為它們供貨的零部件制造商在附近建廠,預計未來中國家居企業的整個“生態系統”將向墨西哥轉移。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當前家居行業的產能出海,原材料仍需依賴國內,海外工廠的產能也多以滿足北美市場為核心訴求,更多市場則仍可以國內產能覆蓋。中國財政學會會長、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談及產業轉移時曾指出,當前國際產業鏈的重構在逐步進行,各國企業產業鏈的國際化布局首先考慮效率和效益,一些企業轉移到東南亞或者是中美洲,主要是考慮比較利益和接近市場,“這是必然的,不必過慮”。


1695880185447195.png


從越南到墨西哥


2019年以來,美國對中國幾乎所有家居產品類別征收高達25%的關稅,其中床墊還需承擔反傾銷關稅。這一期間中國外貿家居產業開始向東南亞轉移。


據華泰證券報告,2018年前,僅有樂歌股份于越南,夢百合于塞爾維亞、西班牙建有生產基地;2018年起,不完全統計共有17個海外項目落地或處于籌建狀態,各企業建廠節奏顯著提速。


2018年,敏華控股的越南生產基地開工,2019年8月正式投產;2019年,夢百合在泰國的生產基地投產并于次年4月滿產;2019年,匠心家居的越南生產基地開工,并于這一年第四季度投產;麒盛科技的越南生產基地也開工于2019年,同年年底投產。


越南對美國的家具供應量也同步大幅提升。北京大學社會經濟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枝煌、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陳堯在一篇題為《中國產業對外轉移的基本特征、主要問題及提升策略》的論文中披露,據越南官方統計,1/3的外商投資家居企業是從中國遷來的。2021年,盡管越南受疫情影響,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封控,但木制品及家具出口價值仍高達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7.2%。


以沙發為主要產品的匠心家居在2022年年報中披露,其家具類產品的生產以東南亞(越南)為主,自2019年下半年至今,其全資控股的匠心越南完成了所有出口美國、加拿大的家具類產品的生產,合理規避、降低了關稅、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的稅負。


但好景不長,2020年3月,美國也開始對包括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塞爾維亞、泰國、土耳其和越南等在內的七個國家進行床墊反傾銷調查。一年之后的2021年3月,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布了針對上述7國的反傾銷稅率,整體范圍在2.22%~763.28%,其中馬來西亞的稅率近43%,越南的稅率則高達114.92%~668.38%。


差不多同期,加拿大也宣布對進口自中國和越南的軟墊家具征收反傾銷、反補貼稅。其中,對中國的28家企業征收最低20.65%,最高206.36%的反傾銷稅;對所有越南出口企業也統一征收89.77%的關稅。


家居企業不得不再次調整戰線。據華泰證券,顧家家居的墨西哥生產基地于2022年上半年開工,“馬來西亞床墊工廠已經完善產業布局,反傾銷后產能轉移至墨西哥”;夢百合、顧家等企業在越南的工廠也受到波及。


盡管麒盛科技銷往美國的產品主要為床架,并不涉及反傾銷等高額關稅,但繼越南平陽設立廠房后,2021年,麒盛科技還是決定在啟動墨西哥制造中心。記者從該公司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此舉主要是考慮到為客戶節約成本,“他們現在要交25%的關稅,而從墨西哥過去不需要。”


與對中國商品征收超高的關稅相比,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貿易壁壘幾乎不存在。墨西哥憑借區位運輸優勢以及“美墨加協定”下的交易優勢正成為我國家居企業海外建廠新熱點地區。


成本更高了


墨西哥是全球擁有自由貿易協定最多的國家之一。早在1992年,美國就與墨西哥、加拿大簽訂了取消關稅和貿易限制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2020年生效的“美墨加協定”讓許多從墨西哥出口到美國、加拿大的產品可享受極低關稅。


此外,墨西哥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偏低。據華泰證券數據,2021年,東南亞各國及墨西哥月度最低工資標準普遍低于我國,其中我國為402美元,而墨西哥、越南分別為256美元、202美元,人力成本優勢突出。


低關稅、低人力成本不斷產生誘惑的同時,外界不利因素再增加一則。受到疫情影響,2021年,由于全球海運供需失衡、部分國家港口擁堵或關閉等原因,中國出口企業海運成本不斷攀升,成為壓制2021年出口產業鏈盈利的核心變量之一。這樣的背景之下,更多企業開始向更靠近終端市場的地方騰挪,以降低影響。


浙商證券輕工研究團隊分析師傅嘉成告訴記者,海運費雖然在2021年觸及高點后有所回落,如今在相對低位,但其實近期又出現了上漲的跡象,為盡量避免過去高昂運費以及加征關稅帶來的影響,許多企業選擇到墨西哥建廠。


以北美為市場的許多企業都選擇將產能繼續轉移。傅嘉成指出,工廠搬到墨西哥之后,與美國市場之間的距離更短,對客戶的交貨周期也更快,對企業在客戶一端的競爭力上也更有幫助。


這些都促使中國對墨西哥的投資大幅增加。據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一份報告,2022年中國對墨西哥的直接投資比2021年增長48%。中國已成為對墨西哥投資最多的國家。


不過,到海外建廠,其他方面的成本也不可忽視。麒盛科技在2019年的招股書中披露,考慮到主要原材料電器部件在越南當地采購高于國內采購價格,以及從國內采購將增加物流成本、包裝成本,預計在越南生產基地實現組裝將導致成本增加15%左右。


在墨西哥進行家具生產,也面臨相似的難題。


2015年啟動建設的北美華富山工業園是一個由中企開發的大規模工業園區,如今已吸引了近30家中資企業進駐設廠,其中包括顧家家居、敏華控股等家居企業。該工業園位于墨西哥,距美國得州邊境口岸約200公里。北美華富山工業園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當地不少原材料價格較高,疊加人力等各方面成本,整體建廠成本較國內也高出15%。


傅嘉成表示,盡管越南、墨西哥等海外市場勞工工資相對國內較低,但勞工效率也較低,同樣的工作量,在國內雇一個工人,但國外可能要兩個人、兩班倒,隱性成本提升。


某在墨西哥、越南均布局有工廠的上市公司內部人士也向記者透露,墨西哥工人的工作效率較越南更低,“他們比較自由”。同時也是匹配客戶需求安排產量,目前該公司墨西哥工廠的月均產能為2-3萬張的水平,尚低于越南工廠的產能。


如今的墨西哥也變得不再安全。在美國今年7月最新的床墊反傾銷風波中,包括墨西哥在內的13個國家和地區都名列其中。這也就意味著,在墨西哥生產的床墊未來也將面臨新一輪高關稅,在墨設廠的企業或將被迫進行新一輪搬遷,或調整產品線。


有從事外貿業務的業內人士提及,在銷售和當地市場成本的原因之外,“美國的導向占主要方面”。上述新一輪的反傾銷或將進一步引導家具制造業向美國本土市場回流。


出海是必然之路


家居企業出海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一種必然趨勢。受益于出口政策紅利、完善供應鏈、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產工藝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家具出口行業迅速成長。華泰證券指出,家居成為輕工行業重要的出口部門之一,而時至今日,我國業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家具生產國和出口國。


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我國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6.4%至738.2億美元,增速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


如今,世界范圍內的家具生產需求仍保持著增長態勢。根據意大利米蘭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22年世界家具展望》,2022年全球家具消費增速為4%左右;另據統計數據門戶網站Statistics預測,在未來四年(2023~2026年),全球家具市場規模將以5.0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持續增長。家具行業發展勢頭仍在,市場潛力巨大。


相較而言,國內的家具制造業則已出現產能過剩的跡象。據民生證券研報數據,2022年我國家具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3.2%,而同期家具零售額減少7.5%,在家具制造企業產能擴張的同時國內家具零售需求下降。需求下降造成了中小企業的出清。


上述研報顯示,2010-2022年間,我國家具制造業虧損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2022年20366家企業虧損。產能過剩有所顯現,“海外業務已成為支撐我國家居企業增長的關鍵力量”。


事實上,上述許多在海外建廠的家居類上市公司中,業務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來自海外市場。


以2022年數據為例,匠心家居的外銷收入占比95%以上,境外客戶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國;以記憶棉床墊、電動床等為主要產品的夢百合,其外銷收入占總營收超八成;麒盛科技的外銷收入占比也在九成以上。整體營收規模更大的顧家家居和敏華控股,亦有約四成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其中北美占據重要地位。


這樣的業務構成,也就意味著,若未來美國對來自中國乃至東南亞各國家具產品仍保持高關稅,貿易摩擦不能有效解除,家居企業短期內還將通過到海外建廠的方式規避高關稅等問題。“做出海業務的話就必定如此,一定要有海外工廠的布局,不然要承擔的成本很高。”有業內人士指出。


產業出海的客觀現實,加上美國強勢的政策引導,有觀點認為,這將促成家居企業的整體外遷。


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和亞洲的供應商都在尋求區域化發展,即在墨西哥投資建廠,以便更好地供應美國客戶。例如,自2019年以來,入駐北美華富山工業園的制造商以中國制造商為主,其中大多數是成品制造商,如家電、家具和家居用品。


上述機構認為,隨著出海的中國企業在墨西哥站穩腳跟,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為它們供貨的中國零部件制造商在附近建廠,所以未來中國家具企業的整個“生態系統”將向墨西哥轉移。


1695880213295936.png


繞不開中國供應鏈


制造產業產業鏈外遷往往帶動著關鍵工序、原材料、零部件和工藝流程等的外移。但當下從實際需求、成本、原材料供應等角度來看,家居行業的產能轉移或許尚達不到全鏈條外移的程度。


有研究指出,將組裝環節放到海外是因為可以根據原產地規則,規避中美貿易摩擦的懲罰性關稅,而中國市場本身實則仍具有勞動力技術成熟和綜合成本較低的優勢。許多在海外建廠的公司,實則仍繞不開中國供應鏈,不少企業的原材料、半成品都仍需從國內進口,運抵國外工廠后再加工或裝配制成成品,再完成出口。


麒盛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建設越南工廠時就明確表示,在包括電器部件、鋼材、木板、紡織面料等在內的主要原材料中,電器部件和紡織面料可實現當地采購;對于鋼材,越南生產基地尚不能完成部分加工環節,因此直接向國內工廠采購床架半成品;同時由于需要特定尺寸的木板,越南生產基地投產之初將從國內供應商采購。


2019年底,麒盛科技的越南工廠正式投產,至今已4年有余。該公司內部人士表示,當前越南生產基地依然如此,以總裝加工為主。


相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墨西哥的工廠里。“顧家、敏華的沙發等產品里也有很多五金件、零部件都是從國內進口到墨西哥的。”上述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事實上,傅嘉成告訴記者,家居企業去海外建廠,相應的產能只需要滿足對北美市場的部分,因為歐洲、日韓等其他地方對中國的產品是比較友好的,沒有太多反傾銷等措施,國內工廠可以正常供應非北美地區的業務。


有對家居行業較為熟悉的業內人士也稱,以喜臨門為例,在美國反傾銷等一系列政策之后,該公司降低了美國業務占比。數據顯示,2021、2022年在其收入中,出口占比在15%以下,且大多為歐洲、東南亞等地區,該公司也就沒有將工廠進一步搬遷到墨西哥。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企業已經實現了大部分對美產能的向外轉移。傅嘉成告訴記者,例如沙發等工藝相對簡單的產品,部分企業的海外工廠已可以完成整個工序;而企業手中利潤較高的產品則保留在國內,例如敏華控股已將80%的對美出口業務全部都轉移到越南工廠,但有約20%高端化業務仍保留在大亞灣工廠里。


楊枝煌、陳堯在上述文章中也指出,從產業轉移的發展規律看,一個國家在產業對外轉移的過程中,往往只是把部分低端生產環節轉移至其他國家,而投資所獲利潤以投資回報的形式返給母國,企業在賺取資本和技術要素回報的同時,保留了價值鏈的大部分利潤。


即便未來更多家居企業實現了本地化采購,其相應的競爭力實則也得到提升。這在更早實現了出海的家電領域中已得到體現。


GfK中國家電事業部總監蔡凌表示:“觀察很多品牌的成長路徑可以發現,一家企業在某國家成為頭部品牌、占領更高的市場份額,基本上都離不開所謂的本地化生產。這種本地化生產能幫助它們提升在當地的競爭力。”


“例如海爾、海信、美的等公司,海外業務占比提升很快,而這意味著中國品牌實則是搶占了他國品牌的份額。”蔡凌認為,放到更大的范圍內來看,這也意味著中國制造的全球影響力在不斷提升,“總體來說我們是在贏得全球的份額”。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