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15個雙11,伴隨著電商出海的提速,快遞企業也將服務卷到了海外。
10月23日晚8點,京東雙11剛剛開場,英國用戶便接過了快遞員送來的包裹,這單包裹來自京東物流英國拉特沃思自營海外倉,5小時內可覆蓋英國85%地區。
作為天貓雙11官方物流服務商,菜鳥面向港澳臺與新加坡、馬來西亞五個地區,推出包郵、包退、包稅服務,搶占海外用戶心智。
億豹網發現,隨著雙11的平淡化,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紛紛將目光瞄準海外市場,通過高性價比商品、便捷購物流程、提速快件時效等手段吸引用戶下單,這些舉措能帶來多大的增量空間,還有待于揭曉。
海外可否有增量
為爭奪存量市場,今年京東雙11全面取消預售,并率先開場,推出價保服務,京東物流全天候待命,讓消費者即買即得、無需等待。
晚8點剛過,從最北城市漠河到千年瓷都景德鎮,多地消費者幾乎第一時間收到了京東的商品。與往年不同,今年雙11京東海外市場同步提速,目前京東物流在全球已擁有近90個海外倉、保稅倉、直郵倉,并不斷加快全球“織網計劃”。
億豹網獲悉,作為雙11的主戰場,菜鳥聯合淘寶天貓在中國港澳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個重點市場全面升級跨境服務,獨家推出包郵、包退、包稅三包服務,讓以上五個地區的網購一族享受內地消費者同等品質的物流服務。
與此同時,天貓雙11包郵門檻再度降低,香港市場從買滿199元降至僅為99元包郵,澳門買滿49元包郵,臺灣249元滿額包郵,在雙11正式期免費升級為包郵加包稅。新加坡的滿額包郵門檻從299元海運包郵,升級為只需249元空海運同時包郵;馬來西亞則升級為只需199元空海運同時包郵。
海外時效方面,菜鳥對天貓淘寶海外的消費者承諾港澳集運次日達、新加坡馬來西亞集運五日內送達。另外,為提升淘寶香港站消費者的自提體驗,菜鳥在超50家自提點提供周日營業、快遞拆包臺、超重件存放、延長工作日營業時間等服務。
無獨有偶,另一快遞龍頭順豐,也在雙11前悄悄升級了東南亞快遞時效,實現新加坡至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個國家的9個城市跨境快遞次日達。
新加坡順豐也于近期升級本地網絡運營模式,在新加坡實現一周七天日均一班飛機往返。貨物在新加坡當天16時前攬收,可在次日22時之前送達跨國收件方。
不止快遞,近日有消息傳出,目前已有數萬中國電商賣家涌入只有3000多萬人口的馬來西亞,試圖用價格優勢搶占本地市場。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第三大經濟體,且有600余萬華人對中國商品的偏好,騰訊背后的Shopee、阿里投資的Lazada、拼多多的Temu都風頭正勁。
如同十多年前的中國電商市場,東南亞正處于市場快速擴張期。業內擔憂,考慮到此前印尼政府限制直播電商,一旦給實體經濟帶來傷害,大馬的電商政策或會收緊,從而進一步影響跨境快遞。
雙11加速快遞洗牌
電商與快遞競逐海外的背后,是雙11的審美疲勞。迎來第15個雙11,全網爭奪起了“最低價”?;赝讓秒p11,2009年11月11日,憑借20余個品牌、5000萬成交額,通過五折清倉的手段,雙11開始了它的造富神話。
2017年,天貓雙11開場11秒破億,9小時破千億;2019年天貓創下2684億新高;2021年天貓雙11銷售額更是突破5400億大關,京東下單額也近3500億元,當天全國快遞業務量接近7億件,創歷史新高。
2022年雙11,“化繁為簡,返璞歸真”成為各大電商的關鍵詞,就連公布銷售額的慣例也不復存在。
從快遞數據來看,雙11也呈現降溫趨勢,2022年雙11當天共處理快遞包裹5.52億件,同比下降20.69%。11月1日至11日,全國共處理快遞包裹42.72億件,日均3.88億件,而2021年雙11期間日均攬收超4億件。
億豹網分析,按照9月份的最新數據,全國日均業務量接近3.9億件,可以預測雙11期間同比增幅將比較明顯,但要想達到2021年日攬收7億件的高峰值,幾乎不太可能。
過去的雙11,消費者需要“搶購”商品,而如今變成了平臺與商家“搶奪”用戶,低價自然成為最尖銳的利器。無論是傳統三大電商,還是抖快等直播電商,幾乎都號稱自己全網最低價。
雙11讓整個快遞行業又愛又恨,增加業務量收的同時,卻面臨著很大的未知風險。從下半年各地出現的加盟商動蕩的情況不難看出,不少加盟商急于轉手網點,甚至有的轉手無果直接退出,每年雙11都會成為快遞洗牌的加速器。
種種跡象表明,今年網點無需擔心短時間業務量暴增導致罰款增加,但貨量大規模增長的情況并不現實。在快遞行業整體產能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向海外市場要增量的目標能否達成,成為當下各平臺老板最關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