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雙11各大電商卷起消費金融戰 火拼之下你的錢該怎么花?

來源:第一財經 2023-11-10 10:54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今年‘雙11’,我也蹭到分期免息優惠了。”在杭州工作的00后小張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他剛在某電商平臺購置了一臺新電視,用了12個月免息分期的付款方式,感覺很劃算。


提額、分期、免息……記者注意到,今年的“雙11”,各大平臺升級玩法,以消費金融作為提振消費者購物意愿的工具,參與到這場角逐中。


面對琳瑯滿目的消費金融產品,消費者如何選擇?如何甄別優惠與陷阱?有業內人士稱,消費金融能幫助消費者實現資金和消費的跨期配置,進一步降低居民個人消費信貸的成本,不過,消費者仍要理性對待、量力而行。


1699584868344162.png


平臺和商家促消費不“等貸”


今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做起消費金融營銷活動。在淘寶、天貓平臺上,有近300萬商家為消費者提供花唄分期免息服務。前不久,花唄對部分用戶推出了“今年花,明年還”的優惠活動,用戶可以將“雙11”期間的交易賬單延遲至次年1月還款。


在抖音電商平臺上,抖音商城推出臨時提額活動,消費者在“雙11”期間使用抖音月付購物,即可在抖音商城內300元起可享最高24期免息等優惠。


在拼多多平臺上,部分3C電子產品也已經支持近20家銀行的分期購物,最高支持24期免息分期。京東則推出“雙11”白條會場,有1億個白條提額機會,以及1億個紅包可以“刮”分。


隨著眾多平臺紛紛卷起“消費金融戰”,商家也積極加入其中。“分期免息是我們在‘雙11’期間搶占全國市場的好工具。家具單價較高,消費者對金融服務的訴求更多。使用花唄分期之后,我們天貓旗艦店的整體成交額比沒用的時候提升了三到四成。”接受采訪的某家居品牌電商事業部副總經理稱。


“眾多大型電商平臺在‘雙11’發力消費金融,一方面可以促進交易額,增強用戶黏性;另一方面,平臺借此流量之機,能為旗下消費金融產品多獲取一些新用戶。”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電商行業分析師認為,推出分期免息等消費金融產品,實質上是平臺和商家的數字營銷活動,能幫助商家在大促時帶動銷量提升。


艾瑞咨詢發布的《分期免息工具價值研究白皮書》調研顯示,近七成被訪商家認為提供分期免息后銷售額有明顯提升;而近四成的被訪商家在今年大促期間全部商品均提供分期免息服務。


消費者應仔細了解、理性消費


各大平臺和商家紛紛卷入新的“消費金融戰”,消費者又是怎樣的態度?


小張對第一財經說,剛參加工作沒多久,收入不高,這次趁“雙11”購置的新電視,價格在6500元左右,相較一次性全款付清,分期免息付款方式不會影響到日常其他開銷。“使用12個月免息分期的優惠,算下來每個月只需要還款500多元,很劃算。”他說。


不過,也有接受采訪的消費者認為,更青睞一次性付清的付費方式,免得有其他風險,比如后續忘了還款導致逾期,影響到信用。


有分析人士提醒,消費金融的本質是居民加杠桿,消費者要量力而行,考慮實際償還能力,做到理性消費。上述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說,消費者也要詳細了解“免息規則”,避免產生額外費用,甚至造成意外逾期。


例如,在部分電商推出的免息/低息分期優惠活動中,均明確標注了具體期數,包括3個月、6個月、12個月、24個月不等,針對不同的期數,平臺給予的優惠不同,部分期數仍包含一定手續費。此外,部分免息產品有一定“門檻”,如僅限借款6期以上的分期期數使用,且減免的是“首期”的15天利息,不可用于后續期數。


此外,分期免息還涉及一個問題,即使用免息優惠之后,借款人是否能提前還款。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不同的金融機構政策有差異,多數消費金融公司及電商平臺對接的小額貸款公司明確表示“不支持提前還款”,少部分消費金融公司提前還款會涉及產生一定的提前還款手續費,也有部分平臺支持免手續費提前還款。


“消費者要評估自己的收入水平,量入為出,同時仔細了解低息/免息政策,以免影響個人財務情況。”上海一位金融法律師提醒道。


記者也注意到,多家消費金融平臺已推出不少輔助工具提醒消費者合理消費。以花唄為例,在2021年時上線理性消費管理工具“賬單助手”,通過為用戶提供賬單管理、花超提醒、還款建議,為用戶理性消費作出提示。截至目前,已有2.4億花唄賬單助手使用者,其中超1億是90后。


謹防促消費成誘導消費


當前,著力擴大內需、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是全社會的重要議題。今年以來,不管是《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20條,還是《關于金融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通知》,其中都明確提出加強金融對消費領域的支持。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消費金融產品的推廣有助于促進消費。“國家出臺的系列促消費政策逐漸生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魏杰表示,包括受疫情影響的餐飲、出行、文化等領域消費逐漸反彈,平臺經濟的作用逐漸獲得認可,以及來自供給側的創新對消費的推動作用逐漸增強,這些都有利于消費重啟。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院長貝多廣提出,消費金融可以通過信貸等方式緩解低收入人群的短期收支矛盾、平滑其支出的短期缺口,對經濟的潤滑起到重要作用。


但同時,也有業內人士稱,在促消費的過程中,平臺及商家要把握好消費金融產品的營銷尺度,守好風控底線,避免刺激超前過度消費。螞蟻集團分期業務負責人李揚認為,消費金融要健康促消費,需要幾個前提:嵌入場景,確保真實用于明確消費;服務商家,成為他們的數字化營銷工具;不增加消費者和商家的成本;理性消費,為消費者提供引導和管理工具。他還表示,“促消費應該是從商家層面,提供更穩健的消費模式和商業模式,給需要的人合適的消費”。


“消費金融促消費并不等于誘導消費。”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義中認為,消費金融不僅幫助消費者實現了資金和消費的跨期配置,而且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過往公眾的注意力僅停留在為消費者提供金融供給方面,而忽略了消費金融服務商家、支持實體經濟的價值。


他說,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在這一過程中,消費金融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隨著消費金融的進一步規范、健康發展,也將進一步降低居民個人消費信貸的成本,會成為提振消費需求、帶動商業增長的重要動能。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