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22日,由國家郵政局指導,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快遞協會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即將在桐廬召開??爝f行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中國快遞協會及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代表、國內外快遞業代表、快遞關聯企業代表齊聚一堂,以“遞聯全球、智創未來”為主題,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快遞業的機遇與挑戰。
值此盛會,我們對幾位見證中國民營快遞業三十年發展歷程的桐廬籍快遞企業創始人進行了專訪。今天,一起來聽圓通速遞有限公司董事長喻渭蛟談圓通“從快遞走向全球供應鏈”的發展故事。
喻董您好,您當初選擇快遞行業進行創業的初衷是什么?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
喻渭蛟:2000年的時候,民營快遞開始起步,我花了大半年時間去研究當時最大的幾家快遞企業,也研讀了很多國家的郵政法,當時我就覺得,快遞行業潛力巨大。所以2000年,我帶著17個人和借來的5萬塊錢,在上海成立了圓通速遞。
當時有很多一起創業的老鄉,賺上第一桶金就回老家了,但我不這么想,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有責任要把它做好,這是沒有退路的。
習近平總書記說,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國家重要戰略任務來抓。
圓通成立23年以來,我們始終緊跟時代、緊跟國家、緊跟行業,不僅是為了圓通發展,更要為行業、為社會、為國家貢獻力量。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
喻渭蛟: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過很多坎,但圓通始終堅持創新,敢于嘗試。
2003年時,圓通速遞才剛剛起步,規模還未成型,運營也是舉步維艱。在當時比較艱難的情況下,我做了一個決定:圓通周末照常營業,全年無休。理由很簡單,國內外貿業務在日新月異地發展,浙江、廣東和福建的貿易企業,周末也在加工,存在大量市場需求。
這些年來,應對內外挑戰,圓通一直求新、求變:在行業內率先提出“全年無休”;率先與淘寶合作,開啟“線上線下”融合新模式;率先進行體制改革,推出直營與加盟相結合的快遞模式;率先登陸A股上市;率先為亞運會等國際重大賽事提供物流服務。
未來的快遞一定會走向全球供應鏈,我們更要主動發現需求,一切以市場客戶體驗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
面對過去和未來的挑戰,我覺得桐廬人一向是不懼挑戰的。多年前,我們從桐廬的大山里走出來,靠著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的精神,在這個行業扎下了根。但那都是過去的成功,現在面臨新時代的大潮,我們更需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堅定信念地把快遞當做一生事業來做,永遠向前。
企業發展壯大的背后,家鄉桐廬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就如何助力家鄉快遞產業的未來發展,有沒有進一步的戰略規劃?
喻渭蛟:圓通是從桐廬走出來的,走得再遠,都不會忘記從哪里出發。
圓通積極響應“浙商回歸”號召,在桐廬縣委縣政府全面啟動實施“快遞回歸攻堅戰”和“未來城建設攻堅戰”的戰略下,在桐廬打造落戶了國家工程實驗室創新研發基地,計劃打造快遞產業鏈互聯、物聯、智聯工程技術國家級研發基地。
另外,我還在桐廬鳳聯老家打造產業共富協作示范基地,依托圓通的產業鏈供應鏈優勢,讓更多優質的綠色食品從田間走進食堂、走向餐桌,推動農產品上行,助力鄉村振興。
對整個快遞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預期?
喻渭蛟:當前,快遞物流業正呈現三大發展趨勢。一是全球供應鏈需要“倉、干、線、配、關、技”等全鏈路能力;二是“中國聯世界”,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將從國內全面走向國際;三是“世界聯世界”,世界一體化、經濟全球化將不斷向前。
未來,圓通將根據國家戰略指引、行業發展趨勢和客戶需求變化,按照“夯實基礎提增量、創新發展拓市場”的思路,依托“一主九從”和“3+3”戰略布局,跟著“一帶一路”走出去、跟著跨境電商走出去、跟著華人華企走出去,助力流動中國始終充滿繁榮發展的動力。
“一主”就是圓通在嘉興建設的“東方天地港”(投資122億元,占地面積1454畝,定位為圓通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多式聯運中心和長三角商貿集散中心三大功能),“九從”是在我們在珠海(橫琴)、義烏、合肥、昆明、南寧、廣州、???、黑龍江綏芬河、新疆霍爾果斯等地建設的九大樞紐基地?!?+3”包括泰國曼谷、阿聯酋迪拜、澳大利亞悉尼和匈牙利布達佩斯、巴西里約熱內盧、美國洛杉磯等全球六大核心節點。
圓通是快遞業內最早開展數字化、智能化的企業之一。到今天我也堅持,要向科技要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引領圓通未來,智慧圓通的核心就是要實現數字化、可視化、實時化、移動化、自動化、智能化。
從2022年開始,我們就把分公司的標準化和數字化列為圓通的“一號工程”,圍繞分公司數字化系統建設為基礎,幫助實現分公司經營管理及系統運營的標準化,降本增效,提升客戶體驗。
在三十年的行業歷程中,有沒有哪些事讓您印象特別深刻,如今回想起來內心也是非常觸動的?
喻渭蛟:2007年,我隨隊去美國考察,在美國孟菲斯的聯邦速遞北美物流中心,看到龐大的貨運飛機隊伍,高度自主化信息化的分揀中心……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震撼,仿佛看到了新的一片天。
所以一回國,我就確定了一個目標、兩大舉措。一個目標就是做“中國人的快遞”,兩大舉措:一是沒有航空的快遞公司不是中國真正的快遞公司,圓通要建自己的航空公司;二是向科技要生產力,讓信息科技引領圓通未來。
為什么桐廬能走出這么多優秀的快遞企業?這其中,蘊藏著哪些“桐廬密碼”?
喻渭蛟:首先因為我們是浙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數十年來,浙商秉承“四千精神”,不斷拓展空間,書寫民營經濟發展史。桐廬企業家也是浙商群體,富春江孕育了桐廬人敢打敢拼的、開放包容的精神與品格。現在創業的模式、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但這種創業精神,是永遠需要的?!?/p>
桐廬快遞產業,最早是親靠親、朋帶朋,靠著血緣紐帶拉出來的商業組織。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從桐廬走出來的民營快遞企業依舊占據市場主流,在我看來這已經是從最早的親情、友情、鄉情,成長成了群體共贏。
尤其是這些年,桐廬縣委縣政府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審時度勢地提出“快遞回歸”戰略,并為回歸的快遞企業提供了精準服務和配套力量。
我覺得桐廬是認真把“快遞之城”作為一個品牌來打造,這幾年桐廬一直在深入推進快遞物流業和區域經濟的融合發展,基礎建設、技術應用、經營服務、文化體現上都能看到明顯轉變。這才是真正讓桐廬從快遞人之鄉,變成了快遞產業之鄉。我們不只要在桐廬談快遞業的過去,更要在桐廬談快遞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