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季度的業績來看,菜鳥不論營收還是盈利增速均位居行業第一位。
11月17日,阿里最新財報顯示,菜鳥集團單季營收228.23億元,同比增長25%;經調整EBITA為9.06億元,同比去年1.25億元增速超過三位數。
從最開始的淘內電商物流輔助平臺,到后來全鏈路智慧物流系統,再到自營快遞服務、海外全面提速,菜鳥發展路徑愈來愈清晰,基本盤也越做越大,現今更是全力沖刺千億IPO。
剛剛結束的雙11,除了各大電商平臺逐鹿競技之外,快遞服務商也是重要市場參與者。不過,今年已經滿15歲的雙11,似乎很難玩出新花樣。
大促開啟時間不斷提前,預售時間也不斷加長。市場期待雙11有新變化,用戶也期待雙11快遞有新驚喜。在這樣的背景下,主場作戰的菜鳥今年有何不同呢?
另辟蹊徑提速海外
億豹網發現,在各家快遞都忙著在國內爭搶雙11第一個包裹的時候,菜鳥另辟蹊徑,全面主打海外提速,給行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北京時間11月15日下午,菜鳥首批“全球5日達”包裹陸續在歐洲各國簽收,甚至比國內一些地區還要快。早在今年9月,菜鳥與速賣通“全球5日達”快線產品就已經正式落地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和韓國,為歐洲和韓國市場帶來了顯著增長。
到了今年雙11,除“全球5日達”產品不斷升級外,菜鳥也與速賣通共同升級中東、北美、巴西等國際快遞物流解決方案,打造“史上最快雙11”,一方面讓全球消費者同享“菜鳥速度”,另一方面則是助力跨境商家把握全年最大增長機會。
分區域來看,在“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的卡塔爾所在中東地區,菜鳥的服務繼“無憂集運”升級后,“X日達”加“滿包郵“的組合也全面落地,將具有高購買力的中東四國跨境物流從30天提速至12-14個工作日。
此外,北美地區的服務,菜鳥在雙11前期就增加了美國本地落地配資源儲備,可將洛杉磯和紐約等主要城區的本地配送時間縮短至2天左右。
當然,最擅長因地制宜將資源利用最大化的菜鳥,基于不同地區物流基建和資源配置的不同基礎,在雙11期間為海外商家、消費者服務也做到了區域化的“定制服務升級”,不同地區優化不同方向,主打一個“不怕麻煩”。
這其中,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五個重點市場,今年雙11聯合天貓淘寶海外獨家推出包郵、包退、包稅服務,讓這五大重點市場消費者享受中國內陸消費者同等的品質物流服務。
在億豹網看來,這一方面是菜鳥海外經營多年的戰略成果,如菜鳥與合作伙伴共建的海外倉模式,具有高靈活性滿足客戶倉儲需求,跨境賣家提前備貨極大提升配送時效;
另一方面,這也是菜鳥國際業務探索多年的技術底氣,如菜鳥通過技術升級的海關申報數字化,讓數字清關系統將貨物清關時間,從傳統線下申報的24-48小時,縮短至1.5小時,99.9%的線上申報包裹獲得“秒級通關”。
多年模式的探索創新,技術的持續升級,才使得菜鳥做到“陽澄湖大閘蟹5小時直達東南亞”,這些護城河與技術壁壘,是市場后來者短時間內無法補足的差距。
業務新增長的內生邏輯
快遞出海戰略的背后,是廣闊的上游市場,給深陷內卷的快遞企業指明新的方向。據《“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年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達2.5萬億。
從此前遞交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菜鳥顯然抓住了跨境電商海外市場的好機會。數據顯示,菜鳥2023財年的總收入達778億元人民幣,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21%。與此同時菜鳥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續增強,2023財年經調整EBITDA 超過了28億元人民幣。
國際業務方面,招股書顯示,菜鳥海外營收占比達47.4%超過國內,并且在2023財年運送了超過15億個跨境電商包裹,服務了超過10萬個從事跨境貿易的商家和品牌,在中國出口電商物流和進口電商物流領域都是全球第一。
憑借日均處理包裹超8000萬個的網絡驛站運營能力,菜鳥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逆向物流服務商。業務經營和服務創新能力,最終體現在菜鳥的財務報表上,而數據自然不會說謊。
億豹網認為,如果從行業競爭角度來看,菜鳥的核心優勢仍在海外。以訂單量作為數據統計口徑,菜鳥已經是UPS、FedEx、DHL之后,全球第四大物流公司,其2022年市場份額為8.1%。
至于今年雙11菜鳥海外提速的故事,再次驗證企業經營亦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普世價值觀。
沖刺上市再拓想象空間
回望快遞物流賽道多年的起伏發展,可以說是經營的游戲、戰略的游戲、創新的游戲、時間的游戲,但歸根結底能夠支撐市場玩家們走向終局的,是資本的游戲。
目前,菜鳥港股上市材料已獲受理。如成功上市,對于菜鳥而言,不僅是企業自身在資本市場的突破,更多的是獲得資金支持后,為其物流技術和供應鏈基建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為打造這次“史上最快雙11”,菜鳥新增了10個臨時攬收、干線倉來提升前置分揀時效,服務于速賣通托管業務的跨境倉庫倉儲面積擴容翻約一倍,每周運營210多架次包機包板的航班飛向世界各地,包括東莞物流園自動化分揀的黑科技產品、日吞吐量可達300噸的深圳航空貨運中轉中心等等都在隨時加頻加密運轉。
無論是更深層的科學自動化技術還是最直接的倉儲面積、飛機架數,這些最表面的數字背后,體現的是一個物流企業最基礎的服務硬件配置。而“服務升級”這簡單的四個字背后,需要的是切實的資金、技術、人才投入。
億豹網認為,放眼國內市場,尤其是在菜鳥決定開啟自營快遞之后,不同于以往的輕資產模式,想要讓市場相信自營故事,最本質的還是拿出實際已落地的案例做說明。
而項目建設研發,都需要實打實的資金、資源投入,這也是為何企業現金流是衡量企業綜合水平的核心標準。況且,相比經營層面,資本層面的故事顯然更性感。
資本嗅覺靈敏,并且??次磥韮r值,一個良好的投資標的可遇不可求。在前不久百世集團公告私有化消息后,百世集團股價大漲,二級市場情緒波動極大。
而正沖刺上市的菜鳥,也將參與百世集團的收購,如果成功上市手握充足資金后,將百世快運和東南亞業務收入囊中,那么菜鳥的國際業務想象空間自然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