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網購的小伙伴對快遞一定不陌生,拆快遞是一件超級快樂的事情,就像挖寶藏一樣,充滿著期待與滿足。
中國的快遞數量常年穩居世界第一,整個快遞系統非常發達。
次日達、隔日達、偏遠地區5日達,這些在外國人眼中不可思議的速度,在我們眼中早已習以為常。
你可能會疑問,既然國內快遞這么發達,如果把這套經驗搬到國外,在國外開一家快遞公司,效果怎樣?會不會是降維打擊?
別急,還真有人這么做了。
● 黃珍
她叫黃珍,是華為、阿里前員工,跑到迪拜開了家快遞公司iMile,短短4年,便干到了中東第一。
亞馬遜、家樂福、速賣通都是她的客戶,還拿了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1000萬美元投資,以A輪融資4000萬美元,成為中東地區有史以來由女性創始人進行的最大融資之一。
在女性社會地位低下的中東,黃珍創造了一個罕見的奇跡。
01
黃珍是海南人,出生在海南島的一個小漁村,和許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樣,她成年前從未離開過家鄉。
2001年,18歲的黃珍考入四川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也是從這時開始,她第一次見識到了外面的世界。
“我在大學見到了好多精尖學術領域的院士和教授,他們十年如一日地在一些研究領域長期努力,這讓我堅信,創新和持續努力能夠創造巨大的價值。”
抱著“知識改變命運”的態度,黃珍在大學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 電子科技大學
大學畢業后,黃珍加入華為,成了華為的一名海外客戶經理,被外派到非洲工作。
條件非常艱苦,但她沒有一句抱怨,頂著烈日與酷暑,隨項目輾轉非洲多國,一干就是6年。
她被評為“華為金牌個人”,這是華為公司授予員工的最高榮譽,按華為官方的說法是,“為公司持續獲得商業成功做出了重大和突出貢獻”。
2015年,阿里巴巴在迪拜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黃珍被阿里巴巴高薪挖走,擔任CTO(首席技術官)。
阿里巴巴是淘寶的母公司,黃珍由此與中國的跨境電商有了深入接觸。
她發現,中東地區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制造業非常落后,當地人在電商平臺購買的商品,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中國。
可糟糕的是,他們的快遞很差勁,有時候網購一件商品,折騰半個多月都收不到貨。
這讓黃珍嗅到了商機。
她開始思考,為何不把國內成熟的物流體系搬過來呢?
就這樣,辭職干快遞的想法在她的腦海里慢慢成型了。
02
2017年5月,黃珍從阿里辭職,兩個月后在迪拜成立了快遞公司iMile。
起初,沒有人看好她,周圍人都覺得她太冒險了。
“放著高薪穩定的工作不干,卻在萬里之遙的異國他鄉創業,簡直瘋了!”
但黃珍很快證明了自己獨到的眼光和商業敏銳性。
當時,中東地區有多家本土快遞公司,普遍存在著投遞速度慢、妥投率低的問題。
為什么會是這種情況呢?
原來,與我們中國“基建狂魔”村村通公路相比,中東的基建太粗糙了,區域劃分非常模糊。
很多中東顧客網購時,連自己都搞不清準確的收貨地址,只能含糊著寫下“清真寺旁邊”“緊鄰家樂福超市”等。
這些含糊的地址信息,快遞小哥一看就懵了。
有時候費勁巴力找了一大圈,根本找不到,氣得快遞小哥和顧客相互罵娘,極大地拖慢了派送效率。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中東的線上支付不發達,大部分顧客習慣選擇貨到付款。
這就導致快遞公司不僅要負責運輸、投遞,還要負責收款、驗貨、售后等一系列的活兒。
所以一到旺季,當地幾乎每家快遞公司都會爆倉,快遞沒送出去多少,卻被退貨、換貨、投訴等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弄得焦頭爛額。
到最后,快遞公司精疲力盡,顧客怨聲載道,電商行業也很難快速發展。
黃珍發現了這些問題,也找準了行業痛點。
她的目標很明確,主要服務對象就是中國的跨境電商,解決中國跨境電商到中東顧客的“最后一英里”配送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仔細研究了國內外各家快遞的運作模式,最后選取了順豐的直營模式,并借鑒中通在國內劃分復雜地區的經驗,以及亞馬遜的數字化運營和貨到付款系統。
之后,她為iMile量身打造了清晰的運作流程:
中東顧客在中國某跨境電商平臺下單,訂單通過賣家在國內集采并進入iMile中國集貨倉,再通過空運到達沙特和阿聯酋;清關后進入iMile中東自建倉,最后由iMile快遞團隊將貨物派送到顧客手中。
● iMile的運作流程
黃珍的“殺手锏”,主要在“派送”這一環。
為了弄清中東各地雜亂無章的地址,黃珍帶領團隊,跑遍了中東大部分城市,為iMile建立了詳細的地址庫。
還專門開發APP,讓顧客能夠通過APP隨時掌握物流動態,做好收件準備。
在大數據的加持下,iMile快遞員的每一次成功派送,都會讓地址庫變得更加完善。
哪怕顧客再次網購時沒有寫清地址,快遞員也能根據歷史派送信息,將貨物精準送達。
到目前為止,iMile的地址庫已是整個中東用戶信息最準確的地址庫,很多地址信息甚至比當地政府掌握得還要準確。
黃珍的這些操作,對當地傳統的快遞行業簡直是“降維打擊”,不僅大幅提高了派送效率和妥投率,也讓顧客獲得了非常好的網購體驗。
所以,僅僅用了4年,黃珍便拿下了中東地區十多個國家40%以上的電商用戶,阿聯酋、沙特、卡塔爾、科威特、約旦等,都有iMile的大量業務。
趕上購物旺季,iMile一天的派單量能達到50萬單。
這個數字雖然跟國內的快遞量沒法比,但在中東地區,黃珍已是當之無愧的“快遞女王”。
03
黃珍在中東消費者與中國跨境電商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這無疑是一個“三贏”的局面:
既給中東消費者提供便利、為他們帶去物美價廉的商品,也提高了中國賣家的收入,同時,iMile自身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
如今,iMile已擁有員工2000多名,服務于各大跨境電商,包括SHEIN、速賣通、Jollychic等,就連TicTok上直播賣貨的商家,也來找他們發貨。
“要想富,先修路”,在iMile的開疆擴土下,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商涌入富裕的中東市場,鉚足了勁兒大展拳腳。
但黃珍的野心絕不止此。
在中東扎穩根系后,她的快遞業務開始朝著全球更多的區域蔓延,北美的墨西哥、南美的智利、北非的摩洛哥,都已搭建起了iMile的快遞網絡。
黃珍的目標,是將iMile做成全球性的快遞巨頭。
她從創業之初就明白,iMile必須走長期發展的路線,所以多年來,她始終注重技術的研究和創新。
她在國內深圳、杭州等地有專門的研發團隊,除了研究數字化配送體系之外,還開發了自有的跨境運輸系統、司機端APP和數倉系統。
這一切,都成了如今iMile征戰全球的籌碼和利器。
回想創業初期,黃珍的團隊只有4名員工,面對的是幾天接一單、顧客不信任、員工不認可等諸多困難。
可她從未退縮,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心態和干勁兒。
她當客服、當快遞員、當銷售、當采購,把所有的崗位都做了一遍,直到找出并解決一切問題。
那時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這位中國女性,會如此得堅韌和強勁。
從華為海外客戶經理,到阿里首席技術官,再到中東創業,這個從小漁村走出的女孩,依靠刻苦學習和努力鉆研,一步步實現著人生的蛻變。
在自身跨越階層的同時,也為中國跨境電商推開了財富的大門,助力中國商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