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內卷的世界里,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隱藏著許許多多的“羊毛黨”,專薅實實在在的中小商家。
薅運費險的羊毛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們每天樂此不疲的瘋狂下單,再無理由退貨,一天攫取數百元的利潤。
億豹網最近接到不少快遞小哥反映,當前套取運費險的操作越來越多,讓各大平臺防不勝防,小哥來自總部的黃牛訂單不得不收且愈發增多。
一天輕松賺數百元
正常來說,比如消費者在某電商平臺下單一個商品,由于種種理由并不合適,隨后申請退貨退款,一般會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官方上門取件,另一個是自行寄回。
普通消費者大多會使用官方上門寄件,比如拼多多指定順豐、極兔等快遞;淘寶天貓指定菜鳥裹裹;抖音則由順豐、京東物流等來上門取件。
而羊毛黨會選擇自行退回,然后在某退貨寄件平臺或黃牛軟件發起商家寄件,一單在3-5元左右,等快遞員取完件后,他隨后將單號上傳,電商平臺會自動退款8-10元不等。
億豹網發現,扣除他下單成本,到手還有5-8元的剩余,四大電商平臺每天每個平臺買5件,一天40件,按照這個操作一天能賺200-400元上下。
薅運費險一族跟其他的羊毛黨并沒有本質區別,甚至有人成立專門工作室來操作,通過批量注冊或購買大量電商賬戶,開發刷單軟件,研究各大平臺規則與漏洞攫利。這種惡意套取運費險行為不可取,也給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擼保險公司運費險門檻并不高,可以說每個人都可以操作,其中被封號是最大的風險,因此大量購買賬號是這個項目最大的成本。一旦鋌而走險,就會面臨法律的嚴懲。
來自北京日報的消息顯示,一名90后男子先后虛假下單4800余次,騙取賠付運費款達7.3萬余元。該名男子因犯保險詐騙罪近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萬元。
虛假業務量不可持續
運費險誕生之初,是為了解決退貨運費的糾紛問題。隨著電商內卷升級,很多平臺要求商家必須贈送給買家運費險,從而提升店鋪的訂單量。與此同時,還能增加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也能增加快遞業務量,看起來是三方共贏的操作。
很快,運費險就迎來了春天。運費險的體量很大,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數據,早在2019年運費險累計保單數量就達到約150億份,超過互聯網非車險保單數量的50%,幾乎各家保險公司都涉獵這一業務。
同時,運費險漏洞也隨之爆出,有的電商平臺隨即采取措施,對于多次惡意退貨的用戶關進黑名單,不再贈送運費險。但也有電商平臺怕影響交易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以保護用戶權益為名,變相縱容這一行為。
億豹網獲悉,對于快遞企業來說,表面看是增加了業務量,但這些虛假的業務量并不可持續,并會損壞整個行業的聲譽。也有不少小哥表示,專業的羊毛黨大量通過網絡黃牛下單,這些來自總部的訂單小哥不得不取,一單的利潤也很少,還要承擔打包的費用。
對于電商賣家來說,同樣深受其害,不但承擔購買運費險的費用,還要損失發貨的成本。一位電商從業者表示,賣家包裝要成本,打包要人工,買來又退回,很多貨物在途中很容易摩擦損壞成為殘次品,退貨還直接影響店鋪的動態評分和權重,基本上是白忙活一場。
目前,運費險大多按照賠付金額的5%收取,比如常見的保費如5毛-1元,與之對應的保額是10-20元。
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鑒于運費險銷量大、賠案多且單筆理賠金額小的特點,很難對每個案件進行逐筆仔細審核判斷。另外,運費險大多同電商平臺綁定,很多平臺不愿把被保險人的信息完全同步到保險公司,很難有效打擊騙保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