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據多家媒體報道,目前京東正進行人員調整,涉及物流、科技、零售、工業等業務條線,賠償金為N+1,沒有年終獎。不同部門的比例有所不同,年后或將繼續調整。
對此傳言,京東內部人士否認了裁員傳聞,稱沒有任何類似計劃。一內部人士稱目前仍在招聘,公司員工總數已增至59萬人。
也有京東內部員工表示,以往人員流動較大的是科技集團,不是零售集團。不過目前,科技集團沒有人員優化,京東各崗位都在正常招人。
很多媒體喜歡拿京東的人效與阿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比較,比如截至2022年底,京東在職員工人數為45萬,而同期阿里為24萬,而拼多多僅有1.3萬人。殊不知京東龐大的員工規模中,絕大多數為一線快遞小哥,而這些一線人員,也正是支撐京東發展的中流砥柱與核心競爭力。
最新財報顯示,京東集團第三季度凈營收2477億元人民幣,市場預估24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7%;凈利潤為79億元,去年同期為60億元。第三季度調整后運營利潤率4.5%,上年同期4.1%。
盡管京東盈利水平處于其歷史新高,但橫向對比同平臺型模式下動輒雙位數的利潤率來說,仍處于較低水平。前三季度,包括一線快遞小哥在內,京東的人力資源總支出(包括公司的自有員工和外部人員)分別達到了259億元和763億元,總計1022億元。
今年6月18日,京東集團發布全員內部信,宣布未來20年京東要再招50萬人,員工總數將達到一百萬,同時還將拿出3萬億元,用于一線員工的薪酬福利。
裁員消息傳出,或與近日劉強東的發言有關。
12月9日晚,劉強東在內網回復員工時提到,無論如何不會躺平,現在組織龐大臃腫低效,改變確實需要時間。
他此番言論是為了回應員工提出的問題,后者認為京東在促銷、執行上存在諸多問題;但也被很多人誤認是裁員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