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華夏東極”黑龍江省撫遠市展現出特別的活力。在東極廣場,游客們迎接祖國大陸的第一縷陽光;在當地具有百年歷史的“東極魚市”,中通小哥挨家挨戶上門攬收包裹。近年來,匯聚在東極魚市的商戶們紛紛架起攝像機,開啟直播帶貨,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旺盛的生鮮品類包裹寄遞需求。中通快遞黑龍江撫遠網點負責人葛建龍憑借著豐富的快遞管理經驗,穩穩接住市場需求,助力撫遠特產暢銷全國。
發現市場,艱難開局
2011年,葛建龍畢業于牡丹江大學俄語專業,他來到綏芬河口岸,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名外貿公司的俄語翻譯。2015年,葛建龍回到了老家撫遠尋找商機。“在撫遠,收發快遞的時效和服務都不盡人意,如果我來做,會不會讓大家的生活更方便一些?”9月,葛建龍抱著樸實的想法,投資30萬盤下撫遠中通網點,又招聘了兩名快遞員,開啟了他的快遞創業之路。
葛建龍(右)正在了解網點員工開設的兔喜門店經營情況
開店初期,撫遠中通每天的快遞單量不超過300件,除去人工、房租等成本,基本沒有盈利。龐大的日常流水開支讓葛建龍不得不想方設法開源節流。二手傳送帶、二手安檢機,加起來不超過1萬塊的設備投資,郊區盤下一處年租3萬的庫房,靠著精打細算,葛建龍艱難撐過了第一年。
注重服務,提升能力
網點想生存,不僅要節流,更有效的方式在開源。葛建龍從兩方面入手,不斷增加網點業務量,提升網點服務質量。
每天下午3時許,中通小哥會開著面包車前往東極魚市攬收快遞
冬寄江魚,夏做外貿。每年夏季,中俄邊境旅游業務火爆,兩地往來的游客帶來了旺盛的小商品寄遞需求。創業初期,葛建龍主動聯系當地各大旅行社,尋求代購進口國際大牌化妝品、俄羅斯特色食品的寄遞業務;到了冬季,東極魚市上長達一米的鱘魚、密密麻麻的狗魚擺滿街道兩旁,撫遠中通業務員挨家挨戶上門收件,手把手指導店家打包貼單。“隨叫隨到、包裝細致、覆蓋面廣”,撫遠中通靠著口口相傳積累了好口碑。葛建龍說:“我們始終提供高品質的服務。現在,網點一天的攬件量能達到1000件,江魚的發貨量達30%。我始終堅信,只有贏得商家信任,撫遠中通的生意才能長久。”
李娜、于海峰夫婦于2022年加入的撫遠中通,現在經營著“撫遠偉華嘉園兔喜生活+”驛站。李娜說:“我們夫妻加入中通的動機很簡單。當時葛老板宣傳兔喜,聽說挺賺錢的,還穩定,我們就想試試看。”在葛建龍的指導下,他們盤下了撫遠市區的一家店面,服務著附近小區幾百戶人口。“我這個小店每天攬件三四十件,派件近800件,我負責看管店鋪,老公負責外出收派件,一個月的收入比以前能多一萬多。”李娜指著電腦界面笑著介紹。
李娜經營著自己的兔喜生活+門店
自2018年開始,撫遠中通逐步鋪開快遞末端,截止2023年12月,像李娜、于海峰夫婦這樣的兔喜生活+已經有了12個,覆蓋全撫遠城區和一個鄉鎮,每天的派件量共計達3500件。“保證配送質量,降低網點成本”,末端建設的好處實實在在看得見。
關愛員工,共同成長
葛建龍認為,業務員平時的工作較為枯燥,只有關注業務員的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提升收入,業余時間多休息、多娛樂,網點才能在業務員們的支持下長遠發展。
撫遠零下30度的早晨,車子打不著火是常事。每年冬天,葛建龍都會為快遞員配備全新的車輛“強啟”電源,確保車輛正常啟動,快遞員在派件間隙能夠車內取暖;加熱鞋墊、保暖貼、熱水袋等保暖物資敞開放在網點門口,員工們隨時都能按需取用。下班時間,葛建龍鼓勵大家多多參與網點組織的聚餐,一月一次的聚餐讓大家既能隨時交流工作心得,也能了解到日常生活狀態,及時解決問題。“東北人都敞亮,有啥事兒大家聊一聊,能幫的互相幫一幫,困難也就不再是困難。”葛建龍說。
葛建龍在網點收件
秉承著“明確紅線,寬松管理”的管理思路,葛建龍帶出了一只紀律嚴明、親密互助的快遞隊伍。快遞員楊亮在撫遠中通工作期間創業、結婚,2023年年底,他和妻子迎來家庭的新成員。楊亮說:“葛老板給我放半個多月的陪產假,我陪產期間,網點的弟兄輪流幫我派件,我很安心。”
2024年元旦,葛建龍在員工聚餐時許下了新年的愿望,“新的一年,我們撫遠中通要服務好中俄貿易,將快遞服務送出國門,送往全世界!”撫遠中通人一同舉杯,共同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