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運費險“薅羊毛”300余萬!揭秘網購退貨背后的騙局

來源:海報新聞 2025-05-21 13:59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您在網上購物的時候,會不會下單一項“運費險”?還是會優先選擇已經購買“運費險”的店鋪下單呢?最近,有不少用戶發現,自己經常購買的網店,突然不贈送運費險了,您是否也遇到這種情況呢?


據了解,運費險最初在2010年推出,旨在降低消費者的退換貨成本。因市場反應良好,這一險種逐漸成為各大電商平臺攬客的“標配”。 然而,十幾年過去,運費險在優化購物體驗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退貨率,甚至滋生了“虛假騙保”的“職業羊毛黨”,大大增加了商家和保險公司的經營壓力。當各方失去積極性,運費險的未來在哪里?賠付機制的漏洞該如何堵上?


網店商家:“無憂下單”推高退貨率


數據顯示,在電商銷售中,鞋服、配飾等品類的退貨率居高不下。有店鋪商家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關了‘運費險’擔心訂單變少、店鋪評分下降;不關的話,退貨量實在嚇人。”


記者采訪一個電商經營者張某,此前她經營了一家女裝店鋪,去年下半年已經關停了。店主表示,女裝的競爭激烈,消費者貨比三家也正常。但她表示,在“退貨無憂”的模式下,有的顧客下單太“沖動”,“同一款衣服,兩種顏色各拍下3個碼,寄到半路又退掉其中兩件”。記者觀察到,除了女裝,童裝、男裝、生活用品等品類的退貨率也在逐年上升。從商家的角度來說,推出贈送“運費險”服務,每一單的保費成本要增加5元左右,如果退貨率過高,會“得不償失”。


網購退貨有騙局 運費險“薅羊毛”300余萬


“運費險”所帶來的問題在日益顯現,對于商家來說,退貨率提高無形中增加了運營成本;對保險公司來說,賠付率高,還有被騙保的風險。近日,上海警方就破獲了一起網店虛構交易騙取退貨運費險理賠款的保險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額300余萬元。


今年1月,上海一保險公司向警方報案稱,該公司理賠的部分退貨運費險的物流信息與交易訂單的下單人員、下單地址和退貨時間等信息完全不符,有些訂單的退貨時間甚至遠早于收貨時間,且這些異常訂單比較集中,懷疑被騙保。


1747806793528824.png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一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 劉欽治:不法分子在這些網店下單的這個異常情況,它的集中度都是比較明顯的。也就是說他們這些所謂的虛假訂單,都是集中在那100多個店鋪里面。


警方發現,這些網店剛注冊成功就立即獲得了百余筆訂單。在獲取了保險公司退貨運費的賠償后,這些網店就不再有新訂單。而這些發貨、退貨的物流單據信息均為偽造,訂單收貨地址和退貨發貨地址有的甚至相距幾千公里。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一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 劉欽治:這伙不法分子為了最大限度實施騙保,兩個始發地,人為把距離拉到最長。舉個例子,我們這個案子當中,可能店鋪設置在西藏,所謂刷手的收貨物流地址設置在了廣東。


經查,犯罪嫌疑人汪某利用開設的100多個網店賬號,伙同彭某、陳某等人,以虛構交易的形式騙取退貨運費險理賠款。其間,由汪某墊付相關下單資金,由彭某、陳某等12人批量下單購買小額商品。


1747806821568162.png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一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 劉欽治:他們這一伙人,先在這些道具店鋪下單低價的手機殼,下單完了之后,立馬上傳虛假發貨的假物流信息,刷手看到了之后,立馬再點退貨退款,退貨退款之后,再將虛假的物流信息再上傳給平臺。


虛假申請退貨 偽造千筆單據騙保


汪某等人在店鋪未實際發貨的情況下即虛假申請退貨,通過偽造發貨退貨物流單據,虛假申請自行聯系快遞物流進行退貨,騙取保險公司的退運費險理賠款達300余萬元。在查清該團伙犯罪事實后,上海警方開展收網行動。


至今年4月底,警方已先后抓獲汪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經查,該犯罪團伙安排刷手偽造發貨、退貨物流單據,以每筆運費訂單的10%作為酬勞。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一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 劉欽治:每天每個刷手幾十筆是最少的,基本上是上百筆,多的也有近千筆訂單。


目前,汪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已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其余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透露,案件后續還將就刷單人員、快遞信息來源等展開追查打擊,斬斷金融黑灰產業鏈。


騙保達到一定數額將犯保險詐騙罪


除了“虛假下單”騙保以外,現在小額“刷單騙保”也已經形成灰色產業鏈。具體而言,運費險的賠付金額相對固定,但如果選擇自行寄回,實際退貨費用有議價空間,一些買家便在批量下單后惡意退貨,套取理賠金與快遞費之間的差價。我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以保險詐騙罪論處。


怎樣不“誤傷”消費者 又打擊騙保行為?


對消費者而言,網上購物時摸不著實物、看不到效果,沒有運費險意味著試錯成本變高了,甚至會降低購物的欲望。但有人利用運費險“薅羊毛”、商品退換率過高等問題,確實讓商家叫苦不迭。怎樣在不“誤傷”消費者的同時,打擊騙保行為呢?


目前已有平臺推出了降低商家運費險的措施,比如,簡化退換貨步驟、判定異常賬戶等方式,來解決出現的問題。法律專家也認為,可以通過提高保費,或者規定免賠率或者免賠額、完善消費者的平臺信用分等方式綜合治理。還有業內人士表示,電商平臺之間也要打破“信息孤島”模式,讓在某一平臺有過不良行為的賬號也能在其他平臺被迅速識別。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