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境電商四小龍的發力,2023年,出海成為快遞龍頭們的新游戲,盡管走出去的步子并不大,但相比過去幾年已有明顯加速的趨勢。
同時,2023年,也是快遞企業扎堆赴港上市的一年。回顧快遞行業2023全年走向,跨過年度1300億件的關口并不令人意外,行業依舊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復蘇能力。
但在資本市場,2023年是快遞企業市值萬馬齊喑的歷史低點,粗略計算,行業市值合計蒸發超過2000億元。倒是上市2月多的極兔,市值一度超越民營快遞中最賺錢的中通,僅次于順豐,成為年末的標志性事件。
建設往返可控全球供應鏈
回顧我國近十年快遞行業的增速,這一增速最高達到了50%以上。僅有2022年的件量與業務收入增速不是兩位數。但近兩年來,從業人員能普遍感受到,快遞行業的增速已經放緩,2020年到2023年的件量增速分別為31.2%、29.9%、2.1%、19.4%。
億豹網認為,盡管還有一定增長空間,但天花板也一觸即到。如果僅做國內市場,不僅資本故事不夠豐滿,國內市場的利潤也幾乎見頂。
另一方面,海外卻迎來新局面。2023年,跨境電商成為難得的黑馬,速賣通、SHEIN、Temu和TikTok這四家主打“國貨出?!钡闹袊缇畴娚唐脚_,正勢如破竹重塑全球電商格局。
物流作為其重要的配套產業,需求也迎來暴漲。數據顯示,2023年Temu、SHEIN兩平臺發往歐美的航空運量,同比約增長一倍,而Temu發往美國的訂單,也日均突破了60萬件。
但國際物流巨頭如FedEx、DHL、UPS的強服務、高收費的模式,很難適應跨境電商發展。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出海,需要與之配套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快遞,并整合前端攬收、報關清關、海外倉儲、尾程派送各個環節。
在此背景下,海外市場,是未來有望在港交所聚首的幾大巨頭共同瞄準的市場新增量。1月17日,菜鳥宣布與速賣通聯合推出多重入倉保障。2024年春節備貨期間,菜鳥與速賣通優選倉備貨量與去年同比增長600%。
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十年,商流全球化將極大拓展;建設往返可控的國際供應鏈,助力各國完善產業鏈實現多贏,跨境快遞物流業即將迎來巨大機遇。無論是從海外環境,還是快遞企業本身的運營能力來看,國內快遞加盟模式更加靈活,也更具優勢。
但海外市場并非一帆風順。1月22日,圓通國際快遞公告,年度凈利潤將減少20%,主要由于全球通脹壓力升溫及地緣局勢持續緊張,為世界經濟增添不明朗因素,并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普遍放緩,使集團的空運及海運經營業務收入受壓盈利減少。
超乎你的想象力空間
盡管增速放緩,但數年之內,國內市場仍是基本盤。2023年,價格戰不出意外地卷土重來,通達系單票收入全部下滑,有的企業下降達20%。
層層傳導下,末端網點動蕩一幕再次上演。大量一級網點掛牌轉讓,也有地方網點因罰款嚴重與上級公司矛盾激化,入不敷出之下決定停運。派費普遍下降的情況下,不少末端網點與小哥萌生退意,這個曾經光鮮的行業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
反映到資本市場,就是行業板塊的持續低迷。截至2023年底,快遞行業市值合計蒸發超過2000億元,其中順豐、中通、申通較年內市值高點跌去3成,圓通跌掉4成,韻達更是跌去5成。
為了提振市場信心,過去一年里快遞企業通過回購、高管增持展示決心,不過受到大盤影響,整體估值仍處于底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極兔在上市后股價不斷創出新高,市值一度站穩了1400億港元。而菜鳥在2023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躋身第十位,估值達1850億元,是京東物流市值的三倍之多。
億豹網認為,這背后一方面是在傳統快遞企業之外,各界對資本市場新秀的期待使然;另一方面,更離不開他們在跨境電商物流方面所構筑的想象力空間。
比如極兔作為東南亞市占率最高的快遞企業,也是拼多多國內業務及跨境電商平臺的合作伙伴,隨著Temu風靡北美,也助推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成為極兔股價不斷攀高的重要推手。
而菜鳥作為阿里旗下物流平臺,依托速賣通、天貓國際,已經成長為包裹量全球第一的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并且海外營收超過國內。
無論如何,就像國內快遞伴隨電商狂奔的黃金10年一樣,跨境電商正以顛覆性的方式開辟一片新藍海,對于快遞企業而言,一輪新的機遇已來,但這次與國內不同,快遞龍頭們需要持續不斷地探索、迭代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