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快遞送達后,抽獎券中竟刮出了“一等獎”?這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一種新型詐騙模式,已有不少老人上當受騙。
1月2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近日,該院對這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銷售保健品案中的被告人楊某龍三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一份神秘快遞
“咦?我沒買東西,哪里寄來的快遞?”家住浦東新區的王阿姨收到了一件“神秘”快遞,快遞盒上清清楚楚寫著自己的名字“王xx收”。打開一看,是一份保健品宣傳冊加一張禮品抽獎券,王阿姨一刮就刮出了“一等獎”,順著咨詢電話打過去,王阿姨走上了被騙之路。
“您有些什么疾病?”
“我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還有糖尿病?!?/p>
“那您算是找對人了,我們公司有很多保健品就專門針對這些病,快遞到家非常方便。您運氣好,中了一等獎,能抵扣1000多元!”
就這樣,王阿姨被電話對面這位“趙經理”推銷后,心動之下多次購入了共計5000余元的保健品。然而,服用這些保健品后并沒有感覺身體情況有何好轉。
像王阿姨一樣經此遭遇的,還有不少來自其他省市的受害者。公安機關通過研判,在西安抓獲了經營Y公司的犯罪嫌疑人楊某龍、吝某峰、楊某旗三人。2023年8月,該案移送到了浦東新區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審查起訴。
經查,自2022年8月起,楊某龍三人成立Y公司,通過打電話、寄送快遞等方式,以中獎、會員福利等為幌子,向全國各地中老年人推薦中老年保健品,致使多人受騙。
讓老人上鉤的“一等獎”
每一個受騙的老人都曾莫名收到一份快遞,同時每個人也都是那個抽到“一等獎”的“幸運兒”。楊某龍等人共印制發放了5000多張抽獎券,并聲稱一共有35個中獎名額,設置三個獎項,其中一等獎全國限量5名,二等獎全國限量10名,三等獎全國限量20名,實際上,每個刮獎區下都是“一等獎”,只待收到快遞的老人上鉤后主動撥打電話咨詢兌獎。楊某龍負責接通咨詢電話并登記信息,吝某峰、楊某旗及其他客服接線員負責后續跟進,實際目的是推銷保健品及公司金卡會員。
“一等獎是多功能躺式按摩椅,但如果花2000元成為公司金卡會員,即可享受價值12000元的四重福利,除禮品按摩椅外,還包含‘眼貼、鹿茸片、透骨液’等六樣保健品,一套細胞修復液,并在春節及生日時獲得價值1000元的禮品?!睏钅除埖热税凑帐孪葘懞玫脑捫g單推銷后,不少老人“上鉤”成為金卡會員,對于苦惱價格偏高的老人,楊某龍等還會繼續推薦稍便宜的金牌會員或普通會員。
客戶個人信息從何而來?
不少受害人此前并未接觸過楊某龍等人及其經營的Y公司,為何會突然收到他們寄來的快遞呢?楊某龍等人是怎么知道這些客戶的真實姓名、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個人信息的?
經審查,此前犯罪嫌疑人楊某龍曾在南京一家保健品公司做推銷工作,離職后還保存著在這家公司累積的部分客戶信息,與吝某峰、楊某旗共同經營Y公司后,三人又在網上找人購買了不少客戶信息。“由于老年人注重養生保健,向他們推銷保健品也更容易,所以我們專門買的老年人的個人信息。”犯罪嫌疑人楊某龍交代道。
刑事處罰+民事追責
犯罪嫌疑人楊某龍、吝某峰、楊某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以購買或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經鑒定,三人涉及的公民個人信息共計349萬余條,并利用上述公民信息銷售保健產品,共獲利人民幣54萬余元,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相關規定。2023年9月27日,浦東新區檢察院對楊某龍三人提起公訴。
在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同時,刑事檢察部門承辦檢察官將該案線索及時移送到了本院公益檢察部門。公益訴訟檢察官同步審查后認為,不論是楊某龍三人購買的還是從其他公司獲取的客戶信息,都涉及客戶的聯系電話、家庭住址等公民個人信息,均屬于非法獲取,此行為不僅造成了本案中受害人的經濟損失,更侵害了不特定多數人的隱私權,進而侵害了整個社會的信息安全,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三名被告楊某龍、吝某峰、楊某旗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在履行訴前公告程序后,浦東新區檢察院于2023年9月28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本案中,三名被告應承擔哪些民事侵權責任?“一是賠禮道歉。當事人應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對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公開賠禮道歉。二是消除危險。為了消除繼續使用、傳播的危險,當事人應對涉案微信群等進行注銷,并永久刪除保存在手機等存儲媒介的涉案公民個人信息數據?!逼謻|新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