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二手交易平臺閑魚正殺入線下的社區經濟。
日前,閑魚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旗下首家閑魚循環商店將于1月28日在杭州拱墅區開業。
實際上這并非是閑魚第一次涉足線下。此前,閑魚就曾推出過自營店閑魚寶盒以及閑魚小站等線下業態。但大多主打回收模式,且品類以消費電子為主。
而新消費日報記者也在獲悉后,第一時間探訪了閑魚循環商店,以及閑魚寶盒等業態。記者發現,與閑魚此前線下業態不同的是,閑魚循環商店是全品類二手實體店,但在模式上又與傳統的格子鋪、中古店存在差異化。
“試營業階段用戶到店只能寄賣,1月28日就可以購買了”。在1月24日的采訪中,店長小黃告訴新消費日報記者,閑魚循環商店主打寄賣模式,目前以社區店形式為主,服務社區周邊兩公里。
據阿里2024財年Q2財報披露的數據,2023年9月閑魚DAU(日均活躍用戶數)同比增超20%。
阿里巴巴集團 CEO 吳泳銘表示,1688、閑魚、釘釘、夸克將是阿里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這幾大業務不但要以獨立子公司的方式運營,更需要用更獨立的策略去面對最廣闊的市場。而阿里集團層面將以 3-5 年為周期進行持續投入。
能夠看出,在阿里“1+6+N”的一系列組織調整后,閑魚也在加快商業化的進程。與此同時,此前一直深耕線下消費電子回收的轉轉和愛回收,也在試點回收箱包、腕表等其他二手閑置物品。顯然,在循環經濟興起的大背景下,線下將成為二手電商們爭奪的重點。
揭秘閑魚首家全品類實體店
“我們都爆倉了。” 1月27日,新消費日報記者以寄賣者身份前往閑魚循環商店體驗了寄賣的流程。店長小黃幫助記者錄入了寄賣的物品。
據小黃介紹,寄賣的商品門店會收取一定的傭金。售價1000元以上的商品,門店的服務費比例為10%;100至1000元區間,服務費比例為20%;對于售價在100以內的商品,門店的服務費比例為30%。
整個流程較為簡單,需要寄賣者先送貨到店掃碼寄賣,由門店選品推送估價,閑魚 App 內確認估價,寄賣者認可后門店就會上架銷售,賣家成功售出收款到賬。寄賣期2個月后如果還未售出,用戶就可以選擇取回或社區愛心捐贈。
新消費日報記者發現,這家循環商店共有三層空間,基本涵蓋了服飾類、鞋類、箱包配飾、美妝、家居日百類、小家電、兒童類、圖書音像等商品。
此外,小黃還透露除實物商品外,用戶還可以在店門口的公示板上“掛出”服務,比如跑腿、遛狗等。
不過,盡管是全品類二手實體門店,但有13個品類被禁售,包括食品、茶酒、保健品以及動植物等活體,還有黃金、珠寶等貴重物品以及內衣等可能具有安全衛生風險的品類等。
實際上,閑魚在2023年9月宣布會在線上平臺推出“幫賣”服務,賣家只需通過“提交訂單——確認質檢結果和價格——確認參與幫賣服務”三步,就可完成閑置交易,包括質檢、溝通、估價、推廣賣出等環節,覆蓋了手機數碼、潮奢、大家電等品類。
閑魚布局線下久矣
實際上,閑魚循環商店并非是阿里巴巴將二手電商業務拓展到線下的初嘗試,早在2018年阿里巴巴就通過投資深圳回收寶科技有限公司,進軍二手手機回收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新消費日報記者發現,閑魚循環商店的背后也有深圳回收寶科技有限公司的影子。
通過天眼查數據發現,深圳回收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數碼產品、智能手機回收與交易平臺,于2018年完成C1輪戰略融資,本輪投資方為阿里巴巴集團,融資額和估值暫未透露。
此前,回收寶曾完成由海峽資本領投的3億元B輪融資,世銘投資的A+輪融資,成為資本和中信資本的數千萬A輪融資,戰略輪投資方包括騰訊資本和乾啟資本。
日前,新消費日報記者走訪了一家位于北京的閑魚寶盒門店,發現該門店于近期剛剛入駐商場,目前店內并無任何寄售產品,并且用于提供給用戶查詢產品回收價格的機器也并未安裝到位。
該門店店員對記者表示:“我們的店面剛剛開張,提供上門回收服務,目前門店內僅有兩名員工。與此前的閑魚小站不同,閑魚寶盒是閑魚官方的直營店,既提供回收服務也提供寄售服務。”
對方補充道,寄售服務的規則是閑魚寶盒方面驗機,設定參考價,并且設置三天寄售期。售出的情況下,他們會收取9.7%的服務費。若機器三天內無法售出,官方會按照最低的市場參考價回收該件商品。
以閑魚寶盒作為關鍵詞搜索,可以看到目前在北京地區閑魚寶盒已經擁有10家門店;此外,包含“閑魚”詞組的門店還有“閑魚小站”。
據悉,此前閑魚也和地區的商家合作提供了“閑魚小站”的服務。與閑魚寶盒不同,閑魚小站的加盟商不僅局限于手機、電腦,還包括奢侈品、鐘表、相機等等其他商品。
新消費日報記者走訪了位于北京一家“閑魚小站”相機加盟商,對方表示:“閑魚小站就是線下門店的引流工具。閑魚平臺上的個人賣家且不談,相較于平臺上的其他機構賣家,我們是有閑魚認證的,而且還提供驗貨寶的服務,能確保二手商品的品質。”
有業內人士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閑魚小站本質上對標的是線下的回收店鋪、典當行這些。線下門店提供的驗貨服務,解決的是線上交易,雙方信任基礎不夠的痛點。相較于自營,閑魚小站加盟的方式,對于閑魚而言,資產壓力更輕。”
二手電商涌向線下
可以預見的是,二手電商在線下的競爭會愈加激烈。
二手電商賽道呈現出活躍態勢,滲透率不斷提升,有數據顯示,2022年二手電商滲透率為33.32%,同比增長10.33%。
全拓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二手電商交易規模達4802.04億元,同比增長20%,并且2023年有著明顯的增長趨勢,預計交易規模將達5486.5億元,同比增長14.25%。
根據星礦數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2024年之間,共有38起與循環經濟相關的投融資事件,其中共有8起位于二手電商賽道,融資金額達十億級,涵蓋奢侈品、鐘表、消費電子等商品的回收項目。
國內的二手電商行業主要分為兩類:包括閑魚、轉轉等在內的綜合類二手電商,以及愛回收、找靚機、孔夫子網、瓜子二手車、紅布林等在不同領域的垂直二手電商。
就我國二手電商競爭梯隊而言,目前我國二手電商整體上市企業數量極少,僅萬物新生(愛回收)一家于2021年6月在紐交所上市。
自營3C數碼業務的二手電商平臺“愛回收”背靠京東,通過與京東商城、手機廠商、商店門店等場景結合,來解決用戶信任問題。截至2023年9月30日愛回收線下門店已覆蓋273座城市,門店總數達1952家。
另一家巨頭轉轉則是以加盟的形式發展線下門店,提供平臺驗機與驗機質保等服務。截止至2022年,轉轉已經在全國50個城市開設近200加門店。
除了電子產品之外,愛回收也已經在試點門店內增設對攝影器材、箱包、腕表、黃金、名酒、鞋服等品類的回收。
閑魚寶盒門店店員也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今后回收和寄賣產品的范圍也會從消費電子產品拓寬到手表、奢侈品等其他商品。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平臺型企業通過線下門店進入到奢侈品這一類非標品的二手商品售賣中,具有更大的優勢。一方面是線下門店的商品,可以直接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通過當面鑒定,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可信度;另一方面是,相較于線下的典當鋪和回收店而言,平臺型企業又能給予線上流暢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