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是從何時開始,早上五點半起床,先出門晨跑,再投身工作,成了中通快運董事長賴建法雷打不動的習慣。
過去這一年,賴建法堅持晨跑的天數是361天。對于這個成績,他是滿意的。同樣在這一年,中通快運完成貨運量1133.26萬噸,同比增長20.2%。對于這個成績,賴建法也是滿意的,“但是我認為還可以做得更好。”
事實上,在普遍放慢貨量增長的2023年,20.2%的貨量增速,已是在行業遙遙領先,中通快運怎么做到的?
從快遞到快運
物流行業中更大的一片藍海
“我們用了一年的時間組建了一張全國網絡,兩年時間,日均貨量達到1萬噸,三年時間實現盈虧平衡。”在2023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現場,賴建法作為獲獎人,對著潮新聞的鏡頭是這么總結的。
語氣聽起來似乎很稀松平常,其實,年年都是行業內破紀錄的打法。想要做到這樣的成績,業內人士都知道有多么不容易。
2016年8月,中通快運起網,目標是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轉眼7年過去了,越來越多人注意到,原來,快運是物流行業中跟快遞并駕齊驅的另一條重要賽道。
“整個物流的規模大約是13萬億,如果把物流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頂端是快遞,占金字塔的10%,也就是1.3萬億。再往下,第二層是快運,市場規模大約在3到4萬億。”
賴建法解釋,快運不僅是物流的一個重要賽道,并且是比快遞市場規模更大的一個賽道,主要面向B端客戶,托運大宗物品,且像快遞一樣的快速及門到門服務。
就在中通快運起網后的2個月,中通快遞在美國上市,身為中通快遞核心創始人之一,賴建法為何要跨界,選擇二次創業?
“2015年,賴梅松董事長提出,中通要做綜合物流服務商,而不僅僅是快遞。”賴建法解釋,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網購從買小變成了買大,家居、建材類包裹增加,這意味著多了一個市場的機會。與此同時,因為操作標準不同,現有的快遞分撥中心、加盟網點等,滿足不了大包裹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制造2025》發布,制造業會迎來爆發期。
就這樣,一腳從快遞跨進了快運,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賴建法解釋,當時的快運行業可以說是處于1.0時代,“因為標準化程度低,成本很高,沒有規模效應,很散很亂。”
賴建法很有韌勁,“要干,就一定要干好,要把時效跟服務在行業中做到最優。”
如何做到最優?此時,賴建法發揮了快遞經驗,“舉個例子,對于轉運中心來說,核心就是三個動作:卸、移、裝,要做到無縫對接。”
數字化的力量
推動“汗水物流”向“智慧物流”轉變
在中通快運總部,有一塊數字大屏,上面不僅顯示全國各網點、分撥中心、包裹、車輛等情況,還能實時看到數千名干線車輛駕駛員的工作畫面。
“系統自動監測,如果駕駛員出現疲勞駕駛、車輛偏離路線等情況,會發出警示,后臺人工干預,提醒駕駛員安全駕駛,必要時還會告知家屬,進行親情化管理。”
賴建法說,這塊大屏既是數據看板,也是可視化管理工具,通過多項數據的展示、挖掘、分析和預警,為管理提供支撐,更能為企業制定運營規劃、創新創造提供依據和保障。
事實上,在中通快運發展歷程中,從蹣跚學步到成長為行業的中堅力量,“數字化”一直是業務和管理的核心要素。
賴建法透露,公司從成立到現在,圍繞數字化的投入已超過5億元,“光一套車輛管理系統,我們就投入了8000多萬元。”
為什么一定要走數字化的路?賴建法認為,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快運企業想要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生存與發展,把握數字化機遇,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是關鍵。“尤其是作為一家加盟性企業,利用數字化才能極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并且將服務觸達更深更廣。”
中通快運率先在業內提出“數字快運”概念,目標是實現產品的智能化可追溯、物流過程的可視化智能管理、智慧化的企業供應鏈、現代化的輔助決策系統、“協同共享”的物流模式。
數字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強大?賴建法以駕駛員安全保障為例,目前百萬公里事故率約為0.16%,也就是說,每行駛1000萬公里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安全管理水平居全國行業前列。“這批干線駕駛員多為中年人,一個人的背后是三個家庭,無論多少投入我都認為是非常值得,非常有意義的。”
從單獨起網,到國內業務全覆蓋,從日貨量破萬噸,到日發貨量突破46000噸,中通快運在投入成本高、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成功彎道超車,贏得了一席之地。
24年成立供應鏈板塊
繼續發力
根據中通快運公布的數據,2023年其貨量規模達到1133.26萬噸,同比增長20.2%;分撥數量達到80+個;運力規模達到57796噸,自有運力(包括牽引頭、掛車)接近10000臺;網點數量達到21000+個。
亮眼的成績單背后,讓賴建法更感欣慰的是,在服務數千家制造企業的過程中,給他們帶來的成本下降,進而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如何實現降低成本?“以溫州龍港為例,當地的建材市場每天出貨六七百噸,我們在市場單獨設了一個網點,并且做到直發全國,不再二次中轉,無論是時效還是成本,都會直線下降。”賴建法解釋,中通快運會深入各個區域性經濟發達的地方,把渠道鋪到最前端。
同時,包括火星人在內的客戶,也通過跟中通快運的合作,不僅降低物流成本,也實現了破損率大幅度下降,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不久前,中通快運正式成立了供應鏈板塊,主要針對不同行業的重點客戶,提供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和全渠道物流服務,打造基于細分賽道的物流服務產品。
另外,賴建法表示,后續還將繼續提升數字化水平,除了覆蓋干線的人、車、場,還要把下沉網點的數字化能力建設好。“數字化進網點,能夠讓網點老板從繁雜的管理工作中騰出手來,更好地服務好客戶。”
賴建法是一個長期主義者,他說,2024年中通快運進一步固本強基,提質增效,為整個社會,特別是制造業提供更優的服務。中通快運仍在發力,新的一年,能否成為行業絕對領跑者,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