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創始人套現、屢收監管函,“直播電商第一股”遙望科技到底怎么了?

來源:鳳凰網科技 作者:李玉繧 2024-02-28 14:56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龍年春節剛結束,“直播電商第一股”遙望科技便收到了監管函。日前,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月2日收到深交所關于2023年業績預告的《關注函》,由于函件涉及事件較多公司無法在規定完成回復,將延期向深交所提交關注函。


這并非遙望科技首次收到監管函。因虛增收入與利潤、信披違規、股東減持,這家昔日的“網紅概念牛股”這兩年沒少被監管問詢。


遙望科技最近幾年刷足了存在感。從轉型直播帶貨,簽約賈乃亮、趙雅芝,到擁抱AICG,拿下梅西國行直播間首秀,再到布局短劇。只要有熱點的地方,就有遙望科技。但遙望科技主營業務其實很簡單,是一家廣告鞋服+電商公司公司,華麗外衣也掩飾不了公司持續虧損、股價腰斬的事實。


直播電商如火如荼的當下,東方甄選、三只羊等MCN公司都交出漂亮成績單,而被市場寄予厚望的遙望科技是如何落到如今境地?邊“蹭熱點”邊減持的情形下,遙望科技還能收獲市場的信心嗎?


遙望科技是什么來頭?


遙望科技創立于2002年7月25日,最早是佛山一家賣女鞋的公司,前身為星期六(002291)股份有限公司,后于2006年10月31日并入力元鞋業,至2009年掛牌A股市場。該公司旗下擁有包括星期六(ST&SAT)、菲伯利爾(FBL)、索菲婭(SAFIYA)等在內的多個品牌,一度稱霸國內女鞋市場。


面臨電商沖擊,星期六自2017年起步入虧損模式,隨后轉向互聯網領域以求突破。2018年,星期六斥資17.71億元收購了MCN公司遙望網絡。到了2019年3月,星期六完成資產重組,轉型為移動互聯網公司,并易名為遙望科技。


重組后,直播電商迅速成為遙望科技的盈利核心。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互聯網廣告業務僅占該公司營收的11.02%,到2022年飆升至91.64%。


遙望科技擅長利用明星效應提升品牌知名度,是行業內較早將明星引入直播領域的MCN機構。2022年,遙望科技宣布新簽藝人25位,簽約總數達51位,包括張柏芝、賈乃亮、王祖藍等眾多明星。去年又簽下了何潤東、趙雅芝等明星。


1709103864151403.png

圖|遙望科技帶貨明星及主播們


憑借明星效應以及直播布局,遙望科技與薇婭夫婦的謙尋文化,羅永浩背后的直播公司交個朋友,以及坐擁抖音半壁網紅的無憂傳媒齊名,被譽為“國內MCN四大天王”。


盡管電商直播熱火,遙望科技業績卻是“賠本賣吆喝”。


遙望科技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凈利潤為-8億元至-12億元,2022年為-2.65億元。在直播電商最熱鬧的2021、2022年,MCN簽約藝人和短視頻平臺賺的盆滿缽滿,遙望科技卻承擔了7億元和2.65億元的凈虧損。


隨著直播帶貨開始降溫,遙望科技又開始轉型,其中包括元宇宙、AIGC概念、短劇等熱門概念。總之,就是什么風口熱,哪里就有遙望科技的身影。


2023年,ChatGPT掀起全球AI熱潮,遙望科技便緊跟科技熱點頻繁提及在人工智能方向發力的進展。在元宇宙火熱的時期,遙望科技研究過Web3、打造了虛擬數字人,還研發了直播全流傳數字化平臺“遙望云”。


去年底短劇爆火,遙望科技便宣布了進軍短劇業務。去年11月,該公司在互聯網平臺上回復,“小程序短劇正在試運營中,自制短劇正在拍攝。”


不過,遙望科技追熱點最出圈的一次,還屬球王梅西的首秀直播。


去年6月14日,梅西做客淘寶直播間,同場主播李宣卓身著黑色T恤上“遙望”二字引人注目。盡管李宣卓多次強調梅西直播與商業行為無關,直播中梅西頭上的廣告輪番變動引起爭議。不少網友對此表示,遙望科技為了博流量無下限。


邊追熱點邊減持,套現幾個“小目標“?


追熱點的同時,遙望科技的股東和創始人不斷減持股份。


從2019年開始收購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后,張澤民實控的云南兆隆和其妻梁懷宇實控的LYONE GROUP PTE. LTD.開始了減持行動。截至2022年,云南兆隆成為遙望科技的第一大股東,而張澤民及其妻梁懷宇是遙望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在2022年12月27日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于減持1820萬股,套現約2.67億元。去年6月6日遙望科技發布公告,大股東云南兆隆完成了2022年11月預披露的減持,減持比例1.93%,套現約2.8億元。這些減持行為被解釋為化解股東債務壓力、減少股票質押融資風險以及其他投資需求。


與此同時,云南兆隆還啟動了新一輪減持計劃,預計減持總股本約1.5%的股份,按照最新股價計算,預計套現金額約為2.45億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底,遙望科技第二大股東、董事長謝如棟也完成了一筆2%的減持,套現金額約為2.67億元。


2019年1月2日至2020年1月22日,這段時間正值網紅直播帶貨興起,“脫鞋入網”的遙望科技成了網紅直播概念股,曾創下8天7個漲停板的記錄。該公司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股價暴漲超過500%。這段時間,遙望科技頻繁地根據行業的熱點進行業務布局,與此同時,云南兆隆和上海邁佳等公司控制的股東一直在大舉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突發事件,而是在收購完成后就已經開始的行為。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末,云南兆隆和LYONE GROUP PTE. LTD.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7.70%和14.08%,但在三年時間里,云南兆隆對遙望科技的持股已經下降到6.43%,累計套現超過十億元。


主要掌舵人、投資人先后減持,自然會讓監管部門與市場對其充滿懷疑。而自2020年股價達到高點36.56元后,遙望科技的股價就一直在持續下跌,截至2024年2月20日收于6.35元/股,短短3年時間累跌超80%。


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向鳳凰網《風暴眼》表示,這種減持或許背后是對遙望科技自身的營收模式的信心不足所造成的,可能會帶動更多的股東減持遙望科技。


2022年底以及隨后的幾個月里,張澤民和謝如棟相繼進行了減持行動,導致遙望科技股價持續下跌。盡管公司表明了科技創新的決心,但其研發投入相對較低,而銷售和管理費用卻較高,這意味著公司在當前競爭激烈的電商直播市場中面臨著挑戰。


在張書樂看來,遙望科技過度地在所謂虛擬數字人、人工智能等黑科技領域去蹭熱點,并制造所謂新盈利模式的打法,會給外界帶來一種節奏混亂、運營隨性的感受,也間接的影響到資本市場的長期信心。


事實上,遙望科技營收的核心依然是直播帶貨,且目前依然是網紅驅動,并沒有形成更多衍生場景以及閉環式產業鏈。


頻收監管警示函


遙望科技的操作也引起了監管注意。


去年12月11日至12日晚間,該公司陸續披露廣東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與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


經查,2019年-2022年期間,遙望科技存在虛增收入、利潤等多項違規行為,導致定期報告的財務數據披露不準確,同時其存在多次未及時信息披露的情形,廣東證監局對遙望科技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于洪濤等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遙望科技財務核算違規涉及三方面:2021年至2022年期間公司存貨賬面值與實際不符;2019年至2020年期間部分收入確認不恰當;虛增收入、利潤和應收賬款回款。


信息披露違規方面,2022年3月至7月期間,遙望科技子公司未經審批程序提供了財務資助,且未及時公開披露。2021年至2023年間,公司及其子公司間的擔保金額也未被充分披露。


有行業分析師向鳳凰網《風暴眼》表示,遙望科技的這些財務操作存在明顯主觀性,會影響財務數據的真實性。盡管互聯網廣告業務營收大幅增長,但公司凈利潤卻呈下降趨勢。


龍年春節前遙望科技披露2023年預虧 8 億元-12 億元,虧損額較2022年同期翻至2-3倍,火速引起深交所關注。深交所于2月2日發函求其詳細說明2023年信用減值損失的具體發生額,是否存在集中在第四季度計提的情況。


遙望科技對此表示,由于收到的關注函內容較為復雜,需要年審會計師進行專業評估并發表意見,同時會計師事務所還需完成內審程序,因此公司可能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回復,將回復期限延長至2月23日。


頻頻被監管警告,前遙望科技仍沒有停止追熱點,只是隨著直播電商降溫,帶貨明星越來越少,遙望科技的股價也降到了2019年重組時的低點,在其他業務還未有起色的情形下,這可能會給遙望科技的商業模式帶來拷問。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