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順豐換道再戰還是降不過“通達系”?你會多花2元用順豐“網購退貨”嗎?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蔣永霞 2024-03-25 13:40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近日,中國商報記者發現,“順豐速運+”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網購退貨”功能,使用該退貨功能時,用戶應先在電商平臺申請退貨退款,經商家同意后再操作退貨流程。


據了解,該服務與順豐標快服務一致,但價格要低于標快。就是相較于電商平臺推薦的“通達系”上門取件價格,在部分區域內順豐“網購退貨”也有一拼。


一度淡出電商經濟件市場的順豐,如今又在社會件推出特惠服務,意欲何為?


1711345359175075.png

(中國商報記者 蔣永霞/攝)


降價角逐“網購退貨”


記者注意到,“順豐速運+”微信小程序上專門開設了一個板塊“網購退貨”,用戶在電商平臺申請退貨退款,經商家同意后,單擊進入該業務板塊,在退貨地址一欄上傳退貨截圖便可使用該項服務。淘寶天貓、拼多多、抖音、京東、快手等主流電商平臺的退貨都可以使用順豐該服務。


1711345437936981.png

網購退貨服務界面。(圖片截自“順豐速運+”微信小程序)


順豐新業務的開通,無疑豐富了消費者網購退貨途徑,也帶動了該領域服務提升。但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順豐推出的“網購退貨”想獲得市場認可,面臨不小的挑戰。


眾所周知,電商平臺在退貨服務上已進行過多輪升級,各平臺也有官方推薦的上門取件服務。消費者申請退貨退款經商家同意后,便可在電商平臺直接選擇上門取件,再靜待快遞員按時上門即可,其他不用再進行任何操作。退貨運費也是運費險直接支付,不用消費者墊付。


而使用順豐“網購退貨”,消費者需要選擇自行退回,隨后要打開順豐小程序,進入“網購退貨”界面,再將退貨截圖上傳,下單支付。這些操作完成后還要再進入電商平臺退貨頁面上傳快遞單號。相對較多的操作流程,首先就抬高了順豐“網購退貨”的門檻。


1711345491977847.png

(圖片截自“順豐速運+”微信小程序)


據了解,順豐“網購退貨”與順豐標快服務一致,但價格要低于標快。比如一個從北京寄回到金華市商家的網購退件,使用順豐“網購退貨”下單,運費首重為12元。同樣的郵寄地址,順豐運費為18元。相較電商平臺主推的上門取件的異地運費首重10元的標準,順豐“網購退貨”則失去了價格優勢。但是如今在電商退件上,順豐與“通達系”的差距已大大縮減,多加2元使用順豐服務,或許也會讓一些消費者心動。


另外記者還注意到,當前順豐“網購退貨”推出5折優惠活動,但每位用戶只能享受一次該優惠。


曾淡化電商特惠業務


其實,這并不是順豐第一次嘗試開拓電商件業務。過去幾年,順豐也曾嘗試推出經濟快件來提升市場占有率。然而,單量與利潤不可兼得,最終順豐淡化了經濟快件業務。


2019年5月,順豐針對電商市場及客戶推出特惠專配產品,這是該公司調整經濟件業務策略的關鍵舉措。特惠專配產品高速發展,帶動了經濟產品收入規模及市場占有率的迅速提升。


然而,經濟件的快速增長卻影響了順豐的整體利潤。2021年上半年,順豐凈利潤增速下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億元,同比下滑79.80%。對于上半年凈利潤的大幅下滑,有一條關鍵原因就是,定價相對偏低的經濟快遞產品業務占比提升過快導致毛利承壓。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電商經濟件對利潤的拉低。


隨后順豐主動調優產品結構,自2021年下半年起低毛利產品業務量同比減少。2022年上半年,順豐經濟快遞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18.1億元,同比下滑7.3%。經濟快遞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也有所下降,2022年上半年經濟快遞業務占比為9.1%,而上年同期占比14.4%。


換條通道再戰


如今的順豐為何再次發力電商件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網購退貨不同于傳統的電商件業務,對于順豐而言,這個業務與社會件更為貼近,服務單價并不低。


眾所周知,快遞企業傳統的電商件主要是面對商家客戶的收件,市場價格競爭非常激烈,一個件兩三元是行業均價。即使順豐將電商件價格降到四五元,還要比“通達系”貴一倍。這樣的低價會給順豐的業績帶來極大壓力。


而在退貨端,順豐的價格與同行并沒有太大差距,這使得順豐敢于再次出擊。據悉,“通達系”的網購退貨價格異地是首重10元,順豐則是12元。盡管有2元的差距,但憑借著自身優質的快遞服務,順豐或許認為這塊業務還是有很多可能性。


另外,對于經濟快件,順豐可謂“又愛又恨”。曾經因為單量增加,利潤減少。如今利潤穩定增長,可營收增速又開始下滑,這不得不讓順豐再次看到增量增收利器——經濟件。順豐2023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順豐營收646.46億元,同比小幅下滑6.42%;前三季度營收為1890.12億元,同比下滑5.09%。


盡管近幾年順豐業務量市占率有所提升,但相較“通達系”差距還是很大。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快遞市場,順豐不得不加快腳步,探尋新的業績增長點。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