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5個月!截至4月29日,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比2023年提前32天,快遞行業仍然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后勁。
快遞新規實施近兩月后,通過各大上市快遞發布的一季報也不難看出,五大快遞公司第一季度的營收、利潤、業務量均實現不同幅度增長,但通達兔快遞的爭奪依然激烈。
從營收角度來看,順豐毫無懸念繼續大幅領跑,一季度順豐在業務端持續發力,速運業務、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兩大業務板塊雙雙“飄紅”,其中,速運物流板塊收入同比增長6.30%,供應鏈及國際板塊收入同比增長6.40%。
億豹網發現,通達兔營收規模方面,一季度圓通>韻達>申通>極兔,并且圓通營收增速領先韻達與申通,從3月份的單票收入來看,圓通已超出上述兩家快遞0.25元以上,圓通正在擺脫低價標簽,走出獨立行情。而韻達、申通、極兔仍需要為業務量而戰,低價仍是最尖銳的武器。
從賺錢能力上看,順豐在2023一季度凈利潤增長超過60%的背景下,2024一季度凈利潤仍增長11.14%至19.12億元,顯示出穩健的盈利能力。圓通凈利潤規模領先通達兔,申通經過利潤修復之后,一季度凈利增速大幅領跑行業。
從財務數據來看,通達兔并未受到快遞新規影響,極兔拿下一季度業務量增長王,申通與韻達緊隨其后,從單票收入持續下滑不難看出,三者的爭奪更加白熱化。除中通與圓通市占率相對穩定之外,未來爭三的戰局仍有懸念。
綜合來看,通達兔一季度業績排名相比于2023年暫無變動,不過極兔在一季度超過40%的業務量增速也給其他公司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這兩年來,快遞公司上演了業務量與收入爭奪大戲,但競爭格局正在趨于穩定。
截至4月30日A股、H股收盤
資本市場也基本反映了一季度以來的快遞行業格局,截至4月30日A股、H股收盤,圓通股價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近30%,申通近期股價回暖,而韻達與順豐股價疲軟,極兔更是今年以來下跌超60%。
業務量分化的同時,快遞企業也在不斷努力提升盈利能力。想要不犧牲利潤的前提下打贏價格戰,對于通達兔來說,只有一條降本增效的路,那就是不斷降低核心運營成本、管理成本、末端成本。
億豹網核算發現,從單票成本來看,圓通一季度單票運輸與操作成本為0.7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07元;韻達一季度兩項成本大幅下降23.25%至0.76元,核心成本實現上市以來最佳水準,僅比圓通高出一分錢;而申通與極兔的單票成本略高,仍有大幅下降的空間。
從單票價格來看,圓通一季度單票收入為2.43元,環比提升0.01元(+0.3%),同比下降0.13元(-4.9%);韻達一季度單價2.20元,環比下降0.10元(-4.4%),同比下降0.42元(-15.9%);申通一季度單價2.17元,環比持平,同比下降0.31元(-12.4%)。
由此不難看出,通達系中,除了中通繼續在業務量與利潤方面大幅領先之外,圓通正在分化出來,并走出獨立價格行情。
而韻達與申通依舊焦灼,二者差距看似不大,但均走在正確的軌道上,申通想要短期內追上韻達也并不容易,何況后面還跟著一個拿下增速王的極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