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由中國快遞協會主辦的2024中國快遞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廊坊舉行,首個“廊坊指數暨中國快遞業國際發展指數”(以下簡稱指數)在會上發布并解讀,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胡啟生致歡迎辭,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郵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和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出席大會并講話,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致辭并宣布大會開幕。
胡啟生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河北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快遞業作為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的重要方向,持續推進快遞物流體系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2023年全省快遞業務量完成66億件,收入完成464億元,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陳凱表示,當前快遞業正從快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處在由大到強的發展關鍵時期。對于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要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加“快”創新驅動發展,要以服務水平保障高質量,推動寄“遞”能力發展,要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助力高質量,促進兩“業”融合。
高宏峰指出,推動快遞業高質量發展,要把握大勢,堅定不移推動快遞業高質量發展;要找準切入點,加快推進快遞進廠與行業科技創新,扎實推進快遞業高質量發展;要扎實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人才選拔培養機制,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馬軍勝在演講中表示,今年全國政協把“深化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提高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作為協商議政的重點。近年來,快遞業人工智能應用結果喜人、發展路徑正確、把握關鍵精準。下一步,快遞業要抓住AI+機遇,在場景應用、安全管理和風險防控等方面下功夫,推動行業現代化水平提升。
會上還進行了行業重大成果發布。中國快遞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瑞林對指數進行發布和解讀。“2023年中國快遞業國際發展指數為70.5,同比提升10.3%,顯示出中國快遞業國際化發展水平快速提升,出海進程明顯加快。”
韓瑞林表示,指數是評價快遞領域國際化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指數,為衡量中國快遞業國際化發展進程以及在支撐跨境電商和國際貿易發展中發揮的積極作用提供可量化的參考依據。它不僅可以全面客觀反映我國快遞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發展水平,也是評估我國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
據了解,指數涵蓋了市場需求、供給能力、生產效率和社會效應等多個維度,以2035年目標設定為100,全面反映我國快遞業的國際化發展水平。而編制該指數的背景是,我國快遞業已邁入年業務量千億件、業務收入萬億元規模時代,業務量連續十年穩居全球第一,正從快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此外,大會還進行了三項團體標準發布和四個重要項目的簽約儀式。中國快遞協會此次發布的是《電子商務快遞服務合同編制指南》《電子商務冷鏈快遞服務規范》《農村郵政快遞物流北斗技術應用規范》三項團標,這些團標均對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四個重要簽約項目分別為廊坊市政府與菜鳥網絡戰略合作項目、韻達快運北方區域總部基地項目、廊坊市郵政快遞業氣象預警保險保障項目以及圓通速遞冀中智創園項目。
本次大會是快遞業首個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行業盛會。大會緊扣現代商貿物流主題,以推動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旨,會上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能對行業的影響、物流降本增效、快遞業“走出去”和綠色發展等主題進行主旨演講和巔峰對話,通過現場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討行業發展的趨勢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