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想過1塊錢的東西到新疆都能包郵。”
在各大電商平臺齊“卷”價格和體驗的618,不少新疆當地消費者對今年的變化嘖嘖稱奇:購物更實惠也更簡單了——例如通過淘工廠的“3元3件”,再小的物件也能實現新疆包郵、一個包裹到貨,“第一次體驗這個3元3件,3個不同商家的貨只發一個包裹。”在傳統觀點里的中國“偏遠地區”,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已經大大改觀。
數據顯示,在白熱化的國內電商市場,被眾多電商平臺納入“包郵區”的新疆,無疑是今年最大的“黑馬”。據央廣網此前報道,來自平臺方面的數據顯示,“6·18”開賣前三天,新疆地區銷售額同比增長140%。
回歸增長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各平臺都在用價格、服務和體驗求增量。
對低價和體驗的聚焦,成為電商平臺現階段增長的重要推力。據國內媒體援引的一份高盛報告顯示,2024年5月20日——6月18日期間,淘天GMV(“成交額”)增速在10%-15%之間,市場份額42%;京東個位數增長,市場份額22%;拼多多增速15%-20%,市場份額18%;抖音增速超20%,市場份額15%。
雖然由于每家平臺的大促節點和大促周期不同,很難用數據對各家平臺的業績做出一個清晰的“畫像”——這組數據“僅供參考”——但從現貨直接開賣、簡化滿減規則,到砸下百億真金白銀……結合種種跡象來看,新老電商平臺,都將大量資源配置到爭取消費者青睞的戰役之中。增長這一大目標并未改變。
“優先級”仍在洗牌。據《晚點LatePost》報道,繼阿里和京東之后,抖音也將“價格力”確定為2024年戰略優先級最高的項目;拼多多原計劃2024年控制其百億補貼頻道的預算,但今年一季度,公司已調整計劃,將年度預算增加至百億元以上,希望在現有品類上維持在全網的低價優勢,并順應市場趨勢,拓展更多品類和品牌商品。
低價變得越來重要。不僅僅是百億補貼,在不同平臺上,那些能夠提供極致性價比商品的業務,往往被推上更為重要的戰略位置。接近產業帶和源頭廠貨的業務,更容易身位優勢,得到更多的青睞。
有淘天集團人士向觀察者網透露,“N元N件”背后的淘工廠,在內部被視為該集團的“價格力先鋒”——這和今年淘天大的方向大致相同。早前曾有阿里內部人士向觀察者網透露,2024年被視為淘天集團的“綜合能力提升之年”和“投入大年”,該集團將按優先順序重點投入:商品供給、價格力和效率、好服務的建設、提升用戶的消費頻次。
在內部員工看來,淘工廠的特點是:供貨是源頭廠貨,首先要擁有一定品質,同時又要具備履約能力,在堅持低價的同時能夠帶來體驗提升。一位業務負責人表示,“如果一味地追求低價,可能有很多消費者會感覺價格確實很低,但品質不好;或者品質也還OK,但物流又不送到我家門口——這個體驗是綜合的,不能只談價格?!?/p>
不只是淘寶,在“低價”競爭周期之中,各平臺都看向產業帶帶來的極致性價比。數據顯示,自2019年正式成立,淘工廠已累計服務3億消費者,57個月百萬訂單產業單實現了三位數增長,其中8個產業帶實現了四位數增長;今年618,京東京喜自營帶動京東產業帶源頭好貨強勢增長,訂單量環比增長260%,讓超千萬用戶購買到數萬種2元包郵商品,紙品、文具、收納、食品、防曬、T恤等品類均超過4倍增長……越來越多的平臺,希望從產業帶中找到低價好貨的“殺手锏”。
從零售的角度來看,商品的“低價”往往受益于效率提升,地理和商業層面上的“集中”,就是其中一種最為直接的形式。
這也正是產業帶的魅力所在: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地理空間內,生產者和上下游企業——例如原料商、物流服務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緊密聯系、頻繁互動的商業生態系統,協同能力和生產效率提高。與此同時,大量的行業相關人士在這里匯聚,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并帶來示范效應,進一步推動了整個區域的效率提升——再小的商品也能實現集中生產,提供具備性價比的商品。
與此同時,消費者和平臺對極致性價比的關注,也在改變上游制造業的面貌。
位于廣東省汕頭市的澄海,素有“中國玩具禮品之都”的美譽,全國近一半的塑料玩具都由這里生產。這座鮮為人知的小城掌握著全球33%的玩具生產能力,每天都有超過600萬件商品飛向全國乃至全球各地。數據顯示,澄海當地玩具產業的年產值接近500億元,擁有超過5玩家生產經營單位,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2萬人。
汕頭玩具,和保定箱包、溫州女鞋、佛山家具、中山燈飾們連綴在一起,形成了一張覆蓋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產業帶地圖”——汕頭玩具這樣的產業帶,已經進入平臺性價比源頭競爭之中。觀察者網在檢索微信公眾號“汕頭市澄海玩具協會”文章時發現,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企業,均在當地開展過各類產業交流會。
事實上,推出爆款和極致性價比商品,也是商家眼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某玩具企業負責人表示,玩具本身是一個非常吃SKU(最小庫存單位)數量的行業。很多玩具本身的更新迭代并不快——比如“過家家”玩具、吸水玩具和沙灘玩具等等——但消費者對價格正表現出越來越高的敏感性。“比方說一把小水槍,零售價格大概是3-4塊,價格往上走材質和質量把控會好一點點,但是再貴一點你賣不動?!?/p>
在消費者愈發注重實惠的當下,“走量”正變得愈發重要。有玩具行業商家介紹,該公司一個時間段大致會推出30-40款商品,每次基本都會選擇1-2款做“極致性價比”。這些性價比爆款商品的利潤空間通常不會超過10%。相比于其他“負責”帶來利潤的商品,這些商品負責建立心智、保持產線運作,并為商家適應電商平臺節奏提供一個窗口。
在業內人士看來,“向產業帶求增量”的意義,并非是平臺通過消費者端的優勢去壓榨產業帶,而是不斷地發現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需求,主動走到中國廣大的產業帶之中,去發現、定義和服務好這些制造業,真正能夠把流量和生產以極大的效率去匹配好?;蛟S對新老電商平臺而言,在產業帶的角逐,也將是其底層供給實力的一次大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