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十三載,韻達杭州臨平網點在負責人宣麗娜的帶領下,從創業之初只有員工30人日均發件5000票,成長為擁有150名員工日均發件量達8萬票的大網點,宣麗娜說:“客戶為基,員工為本,投入為效,將這三個秘訣抓住,網點一定越來越好。”
客戶為基
臨平網點的業務員在上崗之前,公司會組織線下崗前培訓,從崗位說明、操作步驟規范、應急處理等多方面進行系統性講解;客服員在上崗之前要跟著快遞小哥送1-2天快件,了解快件攬收流程、操作規范……
(韻達杭州臨平網點負責人宣麗娜)
“好服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扎扎實實落在每一件小事中。”2011年就加入韻達的宣麗娜心里一直記著這句話。她要求公司員工,牢記“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查件催件規定時間內要給客戶結果;客戶提的合理要求盡全力滿足;信守原則,答應客戶的事一定要做到。
2022年雙十一前夕,臨平網點遇到了貨量激增的挑戰,某客戶件量突然暴增十幾倍從原先每天4000件增長至5萬件。面對突發情況,該客戶的一些物流伙伴來不及反應,導致快件在倉庫堆積,無法及時消化。
怎么辦?是按部就班操作還是快速增加操作資源?宣麗娜選擇了后者,她大膽投入,租用臨時倉庫、臨時車輛,聘請臨時工,加班加點分揀、操作、裝運客戶快件,最終5萬多票貨物在2天內全部發出,圓滿完成客戶交代的任務。過后,該客戶在召開供應商大會時,總經理公開表揚臨平韻達。現在該客戶將其70%的訂單量交由韻達寄遞。
項目保障給力,日常運營服務同樣出色。臨平網點曾連六個月服務質量位居韻達浙江省區前列。宣麗娜說:“我都是充分放權給團隊成員來做,他們做得都很好。”據了解,臨平網點設有操作部、業務部、客服部、人事部、行政部、車隊等部門,各項工作責任落實到崗、明確到人、具體到事,構建了責任明晰、履職盡責的責任體系。
員工為本
“業務員有錢賺,網點才穩定才有發展。”宣麗娜深諳經營之道,她將一手價給到承包區和業務員,根據客戶服務需求制定成本核算模型,協助業務員洽談合作,上門服務,讓業務員談客戶毫無后顧之憂。
(韻達杭州臨平網點分揀中心)
其網點員工曹鵬飛于2015年9月接手韻達承包區,恰逢當時網點一手價公布,第三個月時,該承包區業務量就翻了1倍。那三個月,曹鵬飛把平時送件時記錄下來的客戶名單翻出來,逐一上門派發名片,和客戶說下次發快遞可以直接聯系他,如今,微信通訊錄里二分之一都是客戶。
曹鵬飛算過一筆賬:“公司給了優惠的發貨價,我現在一個月可以多幾千塊錢。家人生活質量提高了,我也特別有成就感。”
據了解,現在臨平網點快遞小哥月均收入均在萬元以上。收入高了,大家的穩定性也更強了,如今臨平韻達80%的員工都是3年以上的老員工。
“人人都是業務員。”在多元收入的激勵下,韻達臨平網點新客戶數量在最近兩年內翻了1.5倍。
投入為效
為應對件量上漲,提高快件操作效率,2018年,韻達臨平網點投入700多萬元,引入了自動交叉帶,購買了翻板機、狂掃等自動化及監控相關設備,持續進行基礎能力建設。“安裝以后效果非常好,當年雙十一旺季,盡管件量增長50%左右,每班操作卻節省了40分鐘,讓業務員能提早40分鐘出去派件。”宣麗娜說。
除基建投入外,提前部署的還有運力。“以前,臨平韻達各安排5臺6.8米貨車到杭州分撥中心拉包裹,車子裝載率不夠,直接影響后期操作和時效。如今,更換為8臺9.6米、1臺6.8米去中心發件,裝載率提高了,流程更順了,這個投資,值!”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臨平網點在車輛、分揀設備方面的投入累計達數千萬元。
產能投放和管理變革帶來網點業務量的不斷增長,宣麗娜對網點服務提出更高要求。她要求自己每月拜訪新客戶必須達五次以上,也要求公司業務員與客戶保持溝通,通過每周工作例會,針對客戶需求優化改善服務流程。
宣麗娜表示,將再接再厲,面對市場變化繼續向前,將網點進一步做大做強,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