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瀘州敘永縣,兩年前只要一提起中通快遞,不論是網點經營者還是市場客服,都是搖頭嘆息——因為經營觀念和管理的問題,網點瀕臨倒閉,法人也多次尋求轉讓,但苦于當時的實際情況,沒人敢來承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也正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敘永中通6個承包區的負責人全部挺身而出,和法人一起對網點權益實行股份制改革。
兩年過后,今天的敘永中通網點“起死回生”,已經從“奄奄一息”轉變成“活力滿滿”。
周青松
敘永縣中通網點自成立時起,就一直采用區域承包的方式經營,縣城法人和承包區都是經營主體,各算各的賬,簡單、粗放式管理延續了很多年。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到2022年時,敘永縣網點已經是負債累累,資不抵債讓網點陷入困境。
“看著自己苦心守護六七年的事業將要丟失,心里確實很難受,畢竟自己靠中通在敘永縣生活,掙錢多少就不提了,主要是對中通快遞有感情啊。”在談起前一段經歷時,敘永網點負責人周青松深有感觸。
正是在網點存亡的關鍵時刻,周青松聯合敘永中通的五個承包區負責人,一起和法人磋商達成一致意見,由六個承包區和法人分別按比例出資,對網點進行股份制改革。緊接著,在周青松的帶領下,網點開始了“內外兼修”。
同建共享強基礎
網點重組后設置了組織架構,專人專崗負責工作落實,打破承包區各自為政的規則,實行公司統一管理制度——由網管專員、客服人員盯著短板項,對網點的服務質量施行數據化管理,針對六個承包區的運行質量,每天都會進行得分PK,并做到定期分析。
“六個承包區中有三個人都在網點工作,一個管運營,一個管財務,還有一個管服務質量,大家既是縣城公司的管理者,也是承包區的老板,工作的動力都很足。”在談到公司現狀時,周青松顯得很自信,因為網點建立了科學的管理制度,在“公”和“私”把握上也是游刃有余。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網點債務危機化解,逐步由虧損轉為盈利,各項工作全部理順,并在2023年年底被評為集團“優秀網點”。
產能建設提效率
在敘永縣,常態派件量日均在15000票件,為了更好地理清各個承包區股東之間的權益,提升網點盈利能力,2023年,網點對產能建設進行大力改造,集資安裝自動化分揀線,細分承包區、兔喜末端驛站的快件,同時購置三臺車輛專門用于直送。
“過去靠人手工分揀時間太長,而且錯分很多,出倉時間也很難保證。現在安裝了自動線,承包區和快遞員不用再參加分揀,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跑市場,大家職責很清晰,動力也很強。”周青松說。
“設備安裝起來了要用好,我們對各個區域、門店的快件進行直分,每天2名快遞員開車做兩個頻次進行直送,還有10多名快遞員每人負責4至5家驛站按不同方向直送。”
周青松表示,目前城區派件占總量60%左右,每天直送件有5000多件,上門件有3000多件,收件也達到2500多件,攬派比14%左右,散件量提升到8%,中通在當地市場份額接近30%,服務質量也一直在前列。
通過一系列改革,網點直派派件成本也降低了30%,經濟效益和服務質量都取得明顯的成果。
末端鋪設再創新
2022年總部大力推廣開設兔喜門店,還在重整旗鼓的敘永網點積極響應總部號召,在敘永縣區域鋪設兔喜末端門店,當年就開設了8家。
“在兔喜門店的建設上,我們先根據件量規劃點位——按照我們的設計,如果承包區自己愿意建就建,承包區不愿意建由網點統一建。我們還向社會招商,吸納一些好的加盟伙伴一起來建末端驛站。”周青松說。
“2023年網點采用補貼返還的方式大力發展村站,從前期的5至8件,到如今的白惜村單日派件最高可達100多件,每天都有鄉里的土特產往外寄。”目前中通在敘永縣共建設了兔喜48家。
此外,在縣城的兔喜門店,今年五月份嘗試使用取件指引燈牌,客戶在門店取件時只要輸入取件碼,快件燈牌就會閃爍提示。燈牌可同時顯示多種顏色區分不同的客戶,不用擔心同時取件人數過多造成的混亂。
周青松表示,“大多數客戶對提示燈牌感到新奇,既提高了取件效率,減少了客戶的等待時間,又無形中提高了業務量。”
正因為敢于創新、勇于嘗試,敘永網點還被評為集團的2023年“末端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