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之濱,膠州灣畔。圓通速遞膠南分公司扎根于青島東南一隅,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成長為區域內快遞品牌的佼佼者。特別是今年總部為其實施并落地”一號工程“項目后,分公司大幅降低了經營成本,在客戶體驗上也實現了質的飛躍。
故事始于2009年,那時的周高鎮還在服裝、鞋類行業摸爬滾打,因為每天都有發貨需求,所以跟快遞行業接觸較多。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更大的商機,毅然決定投身快遞業,接手成立了圓通膠南分公司。
“當年接手的時候,辦公與操作擠在不到300平的場地里,一臺4.2米的箱式貨車常常與鄰近的膠州分公司共用,卻還時常裝不滿。”周高鎮回憶起創業初期的艱辛,但正是這份不易,鑄就了周高鎮不畏艱難、勇于開拓的創業精神。
時光荏苒,膠南分公司早已今非昔比。如今,它擁有5000平米的開闊場地,外加2500平米的云倉,車輛從最初的“老破小”發展到9米6的大貨車7臺、4.2米的小貨車10臺,員工數量更是升至130余人,日均業務量超10萬票。這樣的成績,無疑是對周高鎮及團隊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饋。
如今,膠南當地豐富的高端寵物食品資源,如凍干、貓條、罐頭、雞胸肉等,成為公司業務增長的重要驅動力。然而,這類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破損率此前一直是個居高不下的難題,讓周高鎮和公司業務負責人張小東都頭疼不已。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張小東決定從源頭抓起,一方面主動讓利給商家,鼓勵他們在外包裝上做出改進;另一方面,在操作流程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我們不再依賴商家的勞務工裝車,而是自己親自上陣,或者培訓他們如何規范操作。”同時,公司引入叉車等設備,替代了原先的人工搬運,大大提升了效率并降低了破損率。
張小東表示,這些措施的實施,效果顯著,破損率降幅高達80%,減少了客戶的投訴,也為我們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與此同時,隨著業務的擴張,分公司時常遭遇人才短缺的困境。“業務員難招且不穩定!”張小東感慨道,“本地人不愿從事快遞行業,覺得辛苦,外地員工雖然愿意來,但青島消費高,8000元的月薪都常常招不到合適的人。
今年3月,轉機終于到來。山東省區“一號工程”項目組正式進駐膠南分公司,為分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項目組多次深入一線,手把手教員工如何使用設備、如何優化操作流程,確保效能最大化。“以前我們只知道做完就行,現在才知道怎么做得更好。”張小東介紹,在項目組的指導下,分公司的操作效能提高了20%以上。同時,通過優化人員配置和引入伸縮機等設備,分公司還節約了5名用工,進一步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派件環節,在項目組的建議下,分公司大膽創新,引入了兩臺無人車進行配送。張小東算了一筆賬:“購車成本一年內就能收回,而且無人車的使用壽命長達3-5年,長遠來看,這筆投資非常劃算。”此外,分公司增加直送線路7條,覆蓋了50多個驛站,直送比例超過40%。這樣一來,業務員在完成送件任務后,還能順便到客戶處取件,日均取件量達到300票左右,既提升了公司業務量,又增加了快遞員的收入。
“一號工程的實施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周高鎮興奮地表示,“由‘一號工程’帶來的月降本就接近10萬元。更重要的是,分公司有了更多的精力去維護市場、提升客戶體驗。”
市場反饋是最好的證明。膠南分公司實現降本后,取件速度快、運能操作能力強成為了膠南分公司的金字招牌。一位大客戶負責人表示:“有一天,我們發件量臨時爆增,達到近3萬票一天,圓通都非常高效穩妥地幫我們發出了,而且客服團隊售后服務好,我們發貨時當然會優先選擇圓通。”一年來,膠南分公司的出港件量增長了一倍有余。
“以前公司的管理方式比較粗放,只要不虧錢就行。”周高鎮坦言,“但現在我非常注重精益管理,特別是數字化及智能化工具的應用。總部的業務培訓我也都會親自參加。”
周高鎮透露,今年旺季前,我們計劃再購置10臺無人車,進一步擴大派送能力,同時繼續優化云倉的使用效率,吸引更多的大客戶在旺季前入駐。“目前已經有4家大客戶入駐我們的云倉了,既能給我們增加收益,也能為客戶降本提效,是一個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