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面臨新的洗牌。
各民航機場上半年的貨郵吞吐量陸續(xù)出爐。上海浦東、廣州白云、深圳寶安、北京首都,四大機場延續(xù)此前的頭部地位。
第5到10名呈現(xiàn)出新的格局。在去年底排名第16位的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成為此次的“攪局者”之一,向第5名發(fā)起沖擊。
第10名的競爭者眾,上海虹橋、南京祿口、昆明長水,三者貨郵吞吐量差距不到1萬噸。
2024年已經(jīng)過半,攻擂者和守擂者,誰能成功?
1
湖北鄂州的花湖國際機場,成為今年上半年勢頭最猛的“攪局者”。
據(jù)人民日報,花湖機場今年上半年的貨郵吞吐量超過39萬噸。
這在我國內(nèi)地的航空貨運是一個什么樣的位置?
目前排名全國第4的首都機場,今年上半年的貨郵吞吐量為70.47萬噸。
去年在貨運表現(xiàn)突出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上半年的貨郵吞吐量為29.23萬噸,高于重慶江北國際機場(22.65萬噸)和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9.97萬噸),約在全國第8名。
據(jù)此推算,花湖國際機場應該在5到7名之間。也就是說,相較去年的第16名,花湖機場的排名前進了約10個位次。
這般的突飛猛進,得益于花湖在國際貨郵上的發(fā)力。
今年,花湖正式成為“國際機場”。截至6月8日,花湖的貨郵吞吐量突破10萬噸。7月,花湖的國際貨運航線也從去年的10條更新至24條。
從上半年的貨郵吞吐量來看,花湖或有望沖擊前5的最后一個席位。
▲ 2024年上半年,民用機場貨運表現(xiàn)前十名。其中首都機場每月貨郵吞吐量取小數(shù)點后兩位,故各月總和與上半年總吞吐量有差異 數(shù)據(jù)來源:機場官方、媒體報道
2
不過,花湖的國際貨運數(shù)據(jù)與中部另一座大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相比,仍有些差距。
去年,新鄭機場貨郵吞吐量60.78萬噸,居全國第6。鄭州航空港實驗區(qū)官方消息顯示,2024年上半年,新鄭機場國際地區(qū)貨郵量達20.58萬噸,同比增長6.4%。
作為全國第一個提出“貨運優(yōu)先”的機場,新鄭機場一直是花湖競逐中部航空物流樞紐的頭號競爭者,也是花湖沖擊全國航空貨運前5名的競爭者之一。
今年一季度,新鄭機場的貨運超14萬噸,花湖機場15.1萬噸,差距并沒有拉開。
1-5月,新鄭機場的貨郵吞吐量為27.78萬噸。目前,新鄭機場尚未公布6月的貨郵吞吐量。
但按照4月和5月的增長量,加之其對海外貨站的持續(xù)布局,新鄭機場上半年貨郵吞吐總量不會少于30萬噸,排名仍在5到7位間。
第5名的另一有力競爭者,當然還有去年的第5名——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今年一季度,蕭山機場的貨郵吞吐量約為17.03萬噸,領先花湖機場和新鄭機場。1-5月,蕭山機場貨郵吞吐量28.87萬噸,仍略高于新鄭機場。
目前,蕭山機場也尚未公布6月的貨郵吞吐量。但不可忽視的是,今年2到5月,蕭山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同比去年均為負增長,且跌幅均超過了10個百分點。
所以,今年上半年,蕭山機場能否實現(xiàn)去年同期42.22萬噸的貨運量,守住第5的位置,暫時留下一個問號。
3
我們再來看前4名。
今年上半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仍是全國第1,貨郵吞吐量181.16萬噸,領先第2名的廣州白云機場67.11萬噸。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以86.16萬噸的貨郵吞吐量排名第3,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則以70.47萬噸居第4位。
▲ 2024年上半年,浦東機場、白云機場、寶安機場、首都機場貨運表現(xiàn),其中首都機場每月貨郵吞吐量取小數(shù)點后兩位,故各月總和與上半年總吞吐量有差異 數(shù)據(jù)來源:機場官方
乍看之下,這個排名與去年無異。實則各個機場都在暗暗較勁。
去年上半年,在白云機場、寶安機場、首都機場貨郵吞吐量都處于負增長的情況下,浦東機場還能實現(xiàn)8.42%的增長,實力自然不必多言。
但這一次,排名第二的白云機場有了發(fā)力的勢頭。相較去年同期,白云機場今年上半年貨郵吞吐量增長了25.53個百分點,完全擺脫了去年的負增長困境。
此外,今年1-6月,白云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速分別為52.29%、19.18%、25.18%、18.38%、27.05%、15.34%。
我們來對比一下浦東機場同時期的增速:33.16%、1.44%、9.49%、10.68%、14.38%、14.02%。
照此勢頭,白云機場今年仍有望進一步縮小與浦東機場的差距。
說到增速,貨運前4名的機場里,表現(xiàn)最亮眼的還要數(shù)首都機場。
2024年上半年,首都機場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48.9%。
去年上半年,寶安機場貨郵吞吐量領先首都機場26.198萬噸。在高增速的加持下,到了今年上半年,首都機場已經(jīng)將這一差距縮小到了15.69萬噸。
今年7月,首都機場國內(nèi)航空站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按照規(guī)劃,航空站將引入電商和快遞類的各頭部企業(yè),打造一個集合貨站、電商、冷鏈、快件和轉運一體的多功能現(xiàn)代化航空貨運樞紐。
待到項目建成,首都機場航空貨運板塊各個功能設施的聯(lián)動將進一步增效,貨運周轉效率也會得到顯著提高。
屆時,我國航空貨運前4名的排序將面臨怎樣一番打亂和重組,值得期待。
4
相較去年,第8到10名的格局也發(fā)生了變化。
花湖機場的異軍突起,使去年分別居第7、第8名的雙流機場、江北機場排名后移了1位。
但是,今年上半年的第10名,卻不是去年排第9的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去年因2萬噸的差距落后于祿口機場的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完成反超,守住了前10的最后一個席位。
▲ 大剛觀察/制圖
不過,虹橋今年能不能坐穩(wěn)這第十把交椅,還很難說。
航空貨運第10名的爭奪向來焦灼。
今年上半年,虹橋機場的貨郵吞吐量是19.97萬噸。
第11名的祿口機場,上半年貨郵吞吐量為19.92萬噸,與虹橋機場僅0.05萬噸之差。
相較第12名——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的19.05萬噸,虹橋機場也只有不到1萬噸的優(yōu)勢。
這個場面是不是很熟悉?
去年上半年,江北機場、祿口機場和長水機場貨郵吞吐量的最大差距在1萬噸左右。
而去年的航空貨運排名中,上海虹橋也是以約1萬噸的微弱優(yōu)勢,領先長水機場,拿下的第10名。
這番激烈的競逐下,前10最終會花落誰家?
拓展國際航線,吸引貨運航司,加大物流設施建設,發(fā)展跨境電商……各機場對航空貨運的加碼還在繼續(xù)。
7月已經(jīng)進入尾聲,而航空貨運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