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快遞郵寄“日用品或護膚品” 到底是賣藥還是販毒?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盧金增 張丙棟 2024-08-19 13:56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為賺取差價,多次販賣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并以“日用品、護膚品”的名義通過快遞郵寄——賣藥?還是販毒?


濟南萊蕪: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

依法指控犯罪


重病患者在微信群中發(fā)現“商機”,通過切換買家、賣家身份,從中賺取差價,讓救命的“藥”成為要命的“毒”。究竟是機緣巧合還是知法犯法?如何精準定性?案件辦理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如何破解?如何實現“治罪”與“治理”并重?


“這個案子非常棘手,能否拿出準確證據證實犯罪嫌疑人有主觀故意成為破題的關鍵,為此,我們努力做到從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努力做到從具體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正確適用法律,推動社會治理,實現辦案效果最大化。”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檢察院檢察長楊雪梅告訴記者。


1724047464511181.png


機緣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2017年初,濟南萊蕪某公司女工劉某和母親先后患上肺癌。在母親治病期間,劉某加入了一個名為“癌癥病友”的微信群,從群聊中了解到,癌癥患者在患病及治療期間會服用某康定藥品用于止痛。


2021年5月,劉某在其他微信群中發(fā)現很多病友想購買該藥品,她也因此發(fā)現了買賣藥品賺取差價的“商機”。于是,劉某從病友群中多次購入該藥品,再用另一個微信號加入大量“病友群”,從中尋找有購買該藥品意愿的病友。自此,劉某做起了低價購入該藥品,再加價轉賣的生意。


隨著打擊毒品犯罪力度不斷加大,吸毒人員和販毒分子將目光盯上了一些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2022年2月,萊蕪區(qū)公安機關接到線索,外省人員李某大量購買某康定藥品后除自己吸食外,又販賣給他人,被當地公安機關抓獲。辦案民警根據線索追根溯源,發(fā)現給李某“供貨”的賣家正是劉某。不久后,劉某在家中被抓獲,從其住處查獲部分某康定藥品。


經查,2021年5月,李某通過微信群添加劉某為好友,向劉某購買某康定藥品后販賣,劉某明知該藥品是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仍以牟利為目的,多次販賣給李某,并以“日用品、護膚品”的名義通過快遞郵寄給李某。


劉某自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從微信好友處購買某康定藥品176盒及其他管制精神藥品。其中,劉某于2021年4月至6月以每盒100元至150元的價格,購買該藥品共計115盒,后以每盒200余元的價格,販賣給李某10次,共計111盒,李某向劉某轉款2萬余元。


精準認定犯罪性質


案發(fā)后,萊蕪區(qū)檢察院十分重視,依法派員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及時規(guī)范提取和固定相關證據,以判斷認定涉案人員販賣精神藥品的主觀認知。同時,引導公安機關對劉某與他人之間的通信、轉賬等情況進行核查,進一步查清涉案藥品的來源、數量和獲利情況,重點收集證據,查實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該藥品系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用于非法用途進行販賣,為準確認定犯罪性質和情節(jié)打下基礎。


劉某到底是在賣藥還是在販毒?劉某聲稱不知道該藥品屬于國家管制精神藥品的說辭是真是假?為準確把握實質性法律關系,辦案檢察官重點圍繞犯罪嫌疑人購銷該藥品的方式、交易過程、交易對象、交易價格等方面進行深入審查。


經調查發(fā)現,劉某在倒賣該藥品前通過微信向病友詢問是否有病歷,并告知“購買大量止痛藥可是犯法的,出事是要判刑的”“止痛藥管控很嚴格,晚上走好點”等,足以證實劉某明知該藥品為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辦案檢察官還發(fā)現,雖然劉某在向李某出售藥品前,讓李某提供病歷證實系癌癥患者,但通過聊天記錄能夠證實,劉某對于病歷等可能造假有明確認知,也知道李某大量購藥超出自用可能,基于放任的故意,仍多次將藥品轉賣給李某,從中賺取差價,系以牟利為目的的販賣行為。


“根據刑法規(guī)定,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在被用于非醫(yī)療活動時,屬于毒品。劉某販賣的某康定藥品是國家規(guī)定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癮癖的第一類精神藥品,以營利為目的多次販賣此類藥品,應當以販賣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辦案檢察官介紹。據此,在準確把握“毒品”和“藥品”界限的基礎上,該院以涉嫌販賣毒品罪對劉某提起公訴。


今年6月,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庭審現場,劉某對檢察機關指控事實、罪名及量刑建議沒有異議,當庭認罪悔罪。7月,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5000元。


檢察建議促寄遞行業(yè)治理


麻精藥品涉毒案件不同于普通毒品案件,犯罪分子利用寄遞渠道已成為犯罪活動的重要形式。今年6月,案件辦結后,該院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寄遞公司在寄遞安全方面存在非實名收寄、從業(yè)人員法律意識淡薄等問題,向相關寄遞公司發(fā)出檢察建議,建議核對寄件人身份信息規(guī)范寄遞行為、嚴格驗視寄遞物品、加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健全對從業(yè)人員的普法宣傳培訓制度。


收到檢察建議后,涉案寄遞公司高度重視,立刻著手整改,通過完善管理制度、規(guī)范工作流程,斬斷毒品寄遞源頭,防止毒品流入社會。同時,健全員工特別是新入職員工培訓制度,確保從業(yè)人員對常見禁寄品充分知悉,維護寄遞渠道安全。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操作規(guī)范,加強內部安全管理,與檢察機關一起筑牢寄遞安全防線,共同守護‘小包裹’里面的‘大安全’?!辈痪们埃姘讣倪f公司向萊蕪區(qū)檢察院回復了上述整改情況。


與此同時,以該案辦理為契機,該院還協同相關部門積極推動相關行業(yè)訴源治理,共同建立可疑物品報告制度、案件協作會商制度、聯席交流制度和教育培訓制度,與相關部門深化協作,助推物流行業(yè)安全問題治理,切實做到為寄遞企業(yè)“開良方”,為社會治理獻良策。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