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25年,網購平臺飛速發展21年,新疆等西部偏遠地區正式開始包郵卻只有2年,這中間的時間差與功課,電商“新星”正在率行業之先補齊。
億豹網獲悉,根據拼多多“百億減免”新政升級,9月9日3點起,偏遠地區中轉訂單產生的二次物流費用,全額由平臺“兜底”。
粗略聽來,只覺得拼多多“財大氣粗”、為商家物流降本“一擲千金”,實則為了推動新疆、西藏、寧夏等偏遠地區的包郵服務,自2022年以來,拼多多持續性、系統性地從電商物流大生態層面,做了多種戰略性努力。
作為一家電商企業,拼多多為何致力于打通新疆等地的物流任督二脈,西部偏遠地區電商“包郵進村”意味著什么,截至目前,拼多多電商西行記又走到哪一步了?
網絡基建開路搭橋 電商西行“包郵進村”
對于早期平臺商家而言,像新疆、西藏這種偏遠地區不包郵、不發貨似乎十分能夠理解,直發模式下動輒15元的起步價,如果不是高客單價商品,那就是賣一單虧一單。
然而,依靠零星商家的力量來改變“包郵區”的定義,不現實也不符合商業邏輯。
令人疑惑的是,電商平臺風起20余年,始終未見平臺有勇氣來將“包郵區”擴展到新疆、西藏、寧夏等偏遠地區。
任何創新進步,總歸需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億豹網發現,直到2022年,拼多多首創中轉集運包郵模式,引導商家將新疆消費者的包裹送至西安中轉集運倉,平臺再通過第三方物流服務運營商統一發貨至新疆。至此,才將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升級為“包郵區”。
緊跟著拼多多,淘寶、快手等平臺也亦步亦趨,啟動“新疆包郵計劃”等,生態帶動效用明顯。
此后,拼多多步步升級偏遠地區包郵服務。去年7月,拼多多率先推行新疆地區“包郵進村”,將末端配送網點與消費者的距離從幾十公里縮短至2公里內,簽收的時效性也壓縮到24小時以內。同時引入“3日達”極速配送與“7天無理由退貨”等服務,致力提升當地消費者網購體驗。
再到今年9月,“百億減免”為商家“兜底”偏遠地區物流中轉費,讓商家對新疆等地“敞開懷抱”,再無對物流成本的后顧之憂。
平臺兜底商家物流成本的受益者,是偏遠地區的消費者們。
以新疆伊寧縣喀什鎮石橋村村民為例,原本過去喀什鎮只有兩個快遞點,消費者網購商品需要搭車取包裹,來回車費8元,超時還需付費。
“包郵進村”后,村民晚飯后散步到村里快遞點,就能拿回快遞。網購包郵取快遞更省心省事,顯然進一步激發了線上消費活力。
供給側“平權”商家積極投入藍海
對于“西部地區”的消費者而言,他們的網購需求,需要被看見,被滿足,他們應當和此前“包郵區”用戶一樣,平等享有電商發展紅利。
億豹網認為,拼多多不遺余力對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區進行物流網絡基礎開發建設,從商家角度而言,本質上是通過推動供給側發展來實現消費平權。
過去,阻礙平臺商家開拓新疆、西藏等地市場的最高“山脈”,就是物流成本,當這一阻礙被推平,各路商家才敢加大對這些地區的經營投入。
比如農產品創業者陳斌,就借助拼多多,將椰子雞這一典型的南方產品,成功帶給新疆等地的消費者。目前,陳斌正在加大物流時效投入,在靠近新疆、西藏等偏遠消費者的地方籌建供應鏈,專門保障這些新興市場的訂單供應與運輸。
商家陳斌的投入信心,和平臺對偏遠地區的持續支持離不開關系,而陳斌,不過是平臺萬千“西行”商家的縮影之一。除了陳斌外,面對平臺新政,不少水果商家都在考慮,改變過去要么偏遠地區不發貨、要么只發高客單價水果的模式,將新疆納入保質期長的水果日常銷售范圍。
這些商家的“勇敢”投入,與平臺投入形成合力,帶動生態中更多的商家參與西部商品流通,開發當地消費需求,將原本“避而遠之”的區域,建設為蓬勃創新的電商新藍海。
數據顯示,2023年,新疆實現網絡零售額640.93億元,同比增長23.68%,增速超出全國10.57%;西藏自治區網上零售額實現173.1億元,同比增長89.7%,增速位居全國第二。
產業助農向上 激活“西部動力”
以“路費”為突破口,電商平臺對偏遠地區物流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消費品下行迅速增長,包裹快遞紛紛“向西而行”。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新疆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05億件,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8.1%、77.9%,兩項增速均位列全國第一。
比消費品下行更具有創造力和吸引力的,是這些偏遠地區的農產品上行發展。
物流快遞作為連接產出和消費兩端的中間環節,相關條件的改善,對于兩端都是互利的。對于新疆、西藏、寧夏等偏遠地區的居民產業而言,除了買東西更方便、賣東西也更高效了。
去年,全網爆火“新疆海鮮”三文魚、南美白對蝦、螃蟹、澳洲淡水龍蝦等水產品,讓包郵區的消費者,感受到了偏遠地區的豐沃物產,像是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阿克蘇蘋果、哈密瓜這些極具地方特色標簽的產品,更是不少包郵區消費者的日常所需。
億豹網了解到,隨著這些年電商平臺、物流企業對快遞進村以及特色農產品產業鏈的深耕投入,農產品網銷占比越來越大,并且物流費率逐漸降低。
根據《2024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2023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5870.3億元,約為2014年的5倍;農產品物流費率,則由2012年的18%,下降至2023年的14.4%。
如此一來,一方面,在偏遠地區,農產品上行、消費品下行并舉,一上一下,物流資源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當地居民、商家產業發展動力得到刺激,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提升當地收入,由此進一步激發消費者購物潛力,提升生活品質,生產消費、供需兩端形成良性循環。
西部大開發新一輪大戰略號角吹響,在網購成為主流消費方式的當下,拼多多通過加大對偏遠地區物流中轉等環節的支持投入,重新定義電商包郵區,同時為西部農戶打開產品銷路,釋放偏遠地區生產活力和消費活力,讓西部市場參與全國經濟大循環以及消費振興,或許將徹底激活“西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