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11個退貨快遞放家門口被偷 誰擔責?各方責任如何劃分?

來源:法治日報 作者:朱嬋嬋 2024-11-06 11:41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被稱為史上最長的“雙十一”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剛付完尾款的你還好嗎?在這瘋狂“剁手”的氛圍里,有人忙著清空購物車,有的人忙著拆快遞,也有的人已經開始批量退貨了。


近日,據媒體報道,浙江杭州的王女士“雙十一”網購了不少東西,然而激情消退后,她決定退掉11件商品。因為退貨物品較多,王女士便用兩個紙箱裝了退貨快遞,放在家門口等快遞員來取,結果卻被偷了。更離奇的是,王女士在墻上貼了警告信,偷盜者竟然把兩個紙箱還了回來,但里面的快遞基本上只剩外包裝,化妝品之類的全沒了,有一件衣服倒是原封不動還了回來。


目前,王女士已報警,杭州拱墅區大關派出所正在調查中。那么,退貨快遞放在家門后丟失,誰來擔責?各方責任如何劃分?偷拿快遞能否構成盜竊罪?如果快遞金額較小,偷竊者就不會受到法律懲罰了嗎?沒有保價的快遞丟失后,可否要求原價賠償?如何維權?


1730884910532169.png


一起來看《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泰和泰(北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淑煥律師帶來的專業解讀!


退貨快遞放在家門口后丟失

誰來擔責?各方責任如何劃分?


退貨快遞放家門口后被偷,責任的歸屬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如果快遞員與業主溝通并得到快遞員許可將包裹放門口等待攬收,但快遞員取件嚴重超時,且在超時期間包裹被偷,快遞公司可能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比如快遞員與業主約定的本應當天上午取件,但因自身原因拖延到晚上才去,致使包裹有足夠時間被他人偷走,這明顯是快遞員未及時取件,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其次,如果業主自身存在過錯,在無法找到盜竊人時,就要自行承擔損失。例如業主未與快遞員溝通或者快遞員明確告知治安不好易丟件,業主仍自行將退貨快遞放家門口等待攬收,且放置的位置較為偏僻或缺乏監控等安全保障,比如業主將快遞放在昏暗的角落或者遠離自家門口、不易被發現的地方,增加了被偷的風險。這種情況下,由于業主自身存在一定疏忽導致快遞丟失,那么,業主將自行承擔快遞丟失的損失。


另外,關于小區物業公司責任方面,如果小區的物業管理協議上已明確標注物業公司有代收快遞的服務,那么物業公司就有一定的保管義務。若物業公司在業主將退貨快遞放門口等待攬收的過程中,沒有盡到相應的管理和注意義務,導致快遞被偷,物業公司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即使物業公司沒有代收快遞的義務,但如果物業公司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疏忽,比如小區門禁管理不善、監控設施故障未及時維修等,給盜竊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從而導致業主放在家門口的退貨快遞被偷,物業公司可能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無論何種情況,盜竊者的盜竊行為是導致快遞丟失的直接原因,盜竊快遞的人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一旦抓獲盜竊者,除承擔返還原物、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外,還可能承擔相應的行政、刑事責任。


偷拿快遞能否構成盜竊罪?

如果快遞金額較小

偷竊者就不會受到法律懲罰了嗎?


故意偷拿他人快遞的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而行為人其故意偷拿快遞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還需要根據行為人客觀上偷拿快遞的數額大小和行為人對快遞內物品價值的認識來具體判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2年內盜竊3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多次盜竊。


如果沒有“多次盜竊”的規定,盜竊的數額沒有達到較大、累計數額也沒有達到較大,可能不會被認定構成盜竊罪,所以“多次盜竊”是犯罪成立的條件,并且是一種從嚴的規定。首先,從違法性方面看,多次盜竊雖然每次數額沒有達到較大,但多次實施了使財產法益陷入被侵害的危險之中的行為,比一兩次盜竊的違法性要重。其次,從有責性方面看,多次反復實施盜竊,說明行為人多次突破自己的規范意識,多次放棄反對動機形成的機會,意味著行為人的非難可能性較高,人身危險性與特殊預防必要性較大。因此,相對于偶爾一兩次的盜竊行為,多次盜竊行為的違法性和有責性達到了值得科處刑罰的程度。


通常來說,一兩件快遞的價值可能并不大,并且當快遞丟失后,快遞公司可能會及時給予賠償,這一定程度上會加重盜竊者的僥幸心理,其認為偶爾偷竊一兩件快遞達不到需要用刑法苛責的程度。然而,多次盜竊快遞的行為已觸犯刑法,雖然偷拿的快遞價值不大,但如果滿足“多次盜竊”的條件,最終可能會被判定為盜竊罪。


沒有保價的快遞丟失后

可否要求原價賠償?如何維權?


保價條款在快遞服務行業普遍存在,且屬于典型的格式條款。在寄件人未就是否保價作出肯定性勾選的情況下,不能當然推定寄件人選擇不保價。快件若發生損毀滅失,也不當然適用保價條款中的未保價規則進行賠償。而應認定雙方就保價條款未形成合意,保價條款不作為雙方快遞服務合同的內容。


參照《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根據上述規定,格式條款中的未保價規則對寄件人不發生法律效力。對未保價的快件丟失,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保價條款中的未保價規則對寄件人不發生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條之規定,承運人對貨物毀損滅失承擔嚴格責任,免責事由為不可抗力、貨物性質或者合理損耗、托運人或者收貨人的過錯。第八百三十三條規定,貨物的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法律、行政法規對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和賠償限額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一般來說,如何認定丟失物品的價值,是實踐中的難點或爭議點。如果快遞公司在運輸、保管等環節存在疏忽、過失,例如沒有按照規范操作致使物品丟失,那么快遞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比如快遞員未對貴重物品進行妥善包裝、在運輸中違規裝卸等行為導致物品丟失,這種情況下即使物品未保價,快遞公司也不能免責。若快遞公司無法證明貨物的丟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也需要按照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三條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快遞公司能夠證明自己已經盡到了合理的運輸、保管等義務,物品的丟失是由于不可預見、不可避免的原因導致的,那么快遞公司可能不需要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另外,如果網購包裹丟失,消費者可以直接聯系賣家,通常賣家會補發或退款。如果賣家不予處理或處理不滿意,可以請求網購平臺介入。對于私人郵寄的包裹,特別是未保價的貴重物品丟失后,寄件人可以與快遞公司協商賠償事宜,若協商不成,寄件人可以憑郵寄單號和有效證件到當地快遞點索賠,或者直接撥打12315進行投訴。總之,還是建議消費者在郵寄貴重物品時,盡量選擇保價服務,并保留好郵寄物品內容和物品價值的相關證據,以便在發生糾紛時能夠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