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公路貨運指數同比2023年下跌2.0%;全國整車運價指數中,2024年同比2023年下跌14.6%。”
車多貨少,物流運費持續低迷,而行業內卷還在延續。11月27日出臺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這是否意味著,物流運價會持續下跌,最后導致所有物流人黯然離場?
11月29日,在天津舉行的2024數字物流大會上,這個困惑行業已久的問題,再次成為焦點。不過,與會嘉賓幾乎一致認為物流行業充滿韌性,并對行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降低物流成本不是壓縮物流司機收入
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總體保持下降態勢,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即,我國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用,從18元下降到14.4元。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物流企業和物流從業人員最切身的感受是“物流運價持續下跌,錢越來越難掙”。此次發布的方案,明確的新目標是: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
這一目標的實施,是否會導致運價進一步下跌,最終影響物流企業和物流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11月28日下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鐵集團有關負責人回應了物流行業的關切,表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不是要壓縮物流企業的合理利潤,更不是要影響物流從業人員的收入。”
方案在總體要求中明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通過提高物流組織化程度和效率,促進物流與產業融合創新,加強協同銜接和要素保障,解決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統籌推動物流成本實質性下降,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為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供有力支撐。
“它又是跳起來能夠摘到的一個果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在2024數字物流大會上表示,“13.5%”的目標有困難,但也是實現的。同時,他認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絕不是單純降低物流服務價格,而是通過創新驅動、數字轉型,帶動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推動機器換人、能源換新,由價格競爭轉向價值共創。
優化貨運結構,“國家隊”加速入場
方案的主要目標也明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實現新突破,貨物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到2027年鐵路貨運量、鐵路貨運周轉量占比力爭分別提高至11%、23%左右。
為實現這一目標,方案將“推進鐵路重點領域改革”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促進鐵路貨運向鐵路物流轉型,支持鐵路貨運場站依法依規有序開展物流服務經營活動。
這被物流行業認為是“國家隊”加速入場。
在11月29日舉行的2024數字物流大會上,中鐵快運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景海結合方案釋放的信號,分享了中鐵快運的最新業務布局。
他介紹,中鐵快運公司隸屬國家鐵路集團,是首批5A級現代物流企業,經營網絡覆蓋了全國大部分的市縣,有1800多個營業的機構,在18個鐵路局所在地都有分公司。
據介紹,中鐵快運實施了鐵路貨運市場化的改革,主要是在產品、裝備、場站、運輸、經營、信息六個方面做了六項工程,實現三個轉變:運輸向物流轉變,管理向服務轉變,從坐商向行商轉變,變“鐵老大”為“鐵小二”。
對于方案明確的“推進鐵路重點領域改革”,他表示主要表現在四方面:深化貨運的組織體系改革、開展全程物流業務、貨運價格體系變成市場化、物流數智化轉型升級。
“鐵路貨運體制改革的目的不是要包攬天下,而是希望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的貨運向鐵路轉移,引導更多的客戶通過鐵路運輸,發揮好鐵路大運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吳景海表示,中鐵快運希望通過鐵路貨運體制改革,融入到現代物流體系中,與公路、水路等運輸方式形成健全的多式聯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公鐵、鐵水聯運,更好地做市場、做產品和做服務。
事實上,國央企下場干物流并不是新鮮事,中石化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別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鎮海石化物流和中石化工物流;2021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股權多元化綜合物流類中央企業集團——中國物流集團成立。
加快綠色轉型 城配物流迎多重利好
方案還明確,推動公路貨運市場治理和改革,解決公路貨運經營主體“小、散、弱”等問題、推進貨車違法超限超載治理、貨車超標準排放治理、加大對貨運車輛非法改裝、大噸小標等行為打擊力度等。
不過,方案中20條舉措也給新能源物流車綠色城配帶來了諸多利好消息。
例如:加快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健全城鄉商貿流通網絡,發展共同配送、倉配一體等集約化模式;促進物流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鼓勵中小物流企業重點在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冷鏈物流、商品車物流等領域培育特色競爭優勢;擴大新能源物流車在城市配送、郵政快遞等領域應用;加快即時配送、網絡貨運等新模式新業態標準建設;推動物流數智化發展。
不難看出,這些舉措對于新能源物流車下沉市場拓展、冷鏈物流的壯大以及產業合規化、標準化發展以及數字化轉型升級,均有實質性的指導意義和降本增效的促進作用。
正因為如此,有業內專業人士表示,“國家隊”下場做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的貨運,城配物流將加速“小、散、弱”洗牌。下一個十年是巨頭們的好日子,真正在產業里面具有宏觀視角,通過深耕細分場景和構建產業生態,創造價值的企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黃金十年”。
結語
“物流行業永遠是朝陽行業,我們要充滿信心;沒有永久的企業,再不好干也能干,只有通過改變自己,擁抱變化。”誠如賀登才所言,在存量經濟大背景下,物流行業不可能無限度擴大需求規模,也不會無底線降低服務價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要通過創新驅動、數字轉型,帶動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能源換新,由價格競爭轉向價值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