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的競爭持續白熱化,12月19日,A股上市快遞發布的最新業績顯示,11月各大快遞業務量增速全面放緩,單票收入全部下滑,市場格局暗流涌動。
億豹網梳理發現,環比來看,受益于雙11大幅提前,10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24%,而11月增速為14.9%,因此11月環比增量有限。其中順豐相比10月增量為0.7億票,圓通為0.68億票,韻達為0.2億票,申通甚至比10月還少了400萬票。
大促不及預期,多家快遞營業收入增速同樣放緩。除了申通11月仍保持兩位數增速之外,圓通、順豐、韻達營收增速均為個位數,韻達同比增速僅為0.26%。
增速放緩的同時,市場爭奪愈發激烈,11月各大快遞單票收入繼續下滑。值得注意的是,韻達盡管業務量繼續領先申通,但單票收入被申通反超0.05元,可以想象,2025年的爭三大戰依舊存在懸念。
截至12月20日A、H股收盤
從資本市場來看,旺季并沒有帶來快遞股的明顯上漲,反而在大盤的影響之下呈現波動。其中,順豐控股11月香港二次上市以來股價相對穩定,市值在1700億港元左右徘徊。京東物流近段時間股價強勢反彈,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近40%。
多家證券機構表示,目前快遞龍頭估值依然偏低,降本增效帶來的盈利水平改善有望繼續顯現,并看好快遞股后市發展。
最近幾日,億豹全媒體平臺發布的“小哥買假回家過年”的消息引發業內熱議,無論是總部收取的“不打烊”保證金,還是“休假小哥花錢補貼替班者”,都觸動了每一位快遞小哥的神經。
12月19日,國家郵政局召開會議,強調要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寄遞需求,合理承諾服務事項,統籌安排在崗員工的休息休假,落實正向激勵措施,保障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
本來春節假期,人們紛紛返鄉過年和外出旅游,寄遞服務需求明顯減少,快遞業務量僅為平日的15%左右。“春節不打烊”需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勢必付出更多成本。
實際上,全年無休的快遞行業,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春節不打烊。只是近幾年的內卷升級,各大總部爭先恐后喊不打烊口號,對于春節不打烊的考核愈發收緊,讓很多加盟網點一到春節前后就無比緊張。
億豹網認為,正如會議強調的那樣,根據不同區域的寄遞需求,快遞企業完全可以采用大數據研判,來決定哪些區域不打烊,哪些區域可以打烊。而小哥的留守務必采取自愿原則,并且不應對春節補貼設置重重門檻。
但從另一個側面來講,如果快遞企業作出積極承諾,春節期間保持寄遞暢通,加強對留守小哥的關愛,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擔當精神,無疑將大幅提升品牌形象與企業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