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浙商“物流人”成中國最有錢有勢的企業人?分析浙商精神的傳承與創新

來源:掌鏈 作者:老八 2023-02-16 09:39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2月11日,杉杉企業創始人鄭永剛先生辭世的消息傳來,引發了業內人士對這位優秀浙商的關注與緬懷。


創立杉杉企業34年來,鄭永剛帶領企業從中國高端西服龍頭成功轉型為世界級鋰電負極材料、偏光片雙龍頭。


2010年12月,鄭永剛還組建了杉杉物產集團,正式涉足貿易供應鏈領域,成為中國民營對外貿易500強。


像杉杉這樣的優秀企業枚不勝舉“浙商全國500強”一直有著中國民營經濟“晴雨表”之稱,2022年的榜單更是達到了10.95萬億元的總營收。這些令人驚嘆的數字刷新了榜單歷史。


或許許多人還沒有發現,浙商“物流人”也已成為中國物流的領軍人物。從全球最大電商物流獨角獸菜鳥物流創始人馬云,到連續14年全球第一的寧波舟山港董事長毛劍宏,到中國最大快遞物流集群“通達系”賴梅松、喻渭蛟、聶騰云等。


1676511641897656.png


浙商物流人不簡單!掌鏈《首席供應鏈官·大咖拼圖》第二十五期,盤點浙商“物流人”,分析浙商精神在物流領域的傳承與創新。


菜鳥創始人馬云:首倡數字化新物流


當有人稱贊馬云創造了中國的“電商奇跡”時,馬云回答道:“中國快遞用10年時間,將一個還不能稱之為行業的行業,做成了一個超過美國近一百年的積累的行業。如果大家講電子商務在中國是一個奇跡,在世界是個奇跡的話,我個人認為,物流行業才真正是中國過去十年誕生的最了不起的奇跡。”


作為近年來最為成功的浙商,馬云不僅是電商新零售的締造者,也是“新物流”概念最早的倡導者。


2013年,馬云牽頭包括順豐、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等合建“中國智能骨干網”菜鳥,作為技術驅動的社會化物流協同平臺。


2018年,馬云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表示,菜鳥要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達到“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的目標。


“這張網是菜鳥建的,但屬于所有物流企業。菜鳥既要自己飛,更要讓各類物流公司在菜鳥上面飛起來。共同去解決國家、行業和社會的問題。”

 

如今,阿里已經將申通納入麾下,其新物流集群越來越顯現。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菜鳥網絡董事長張勇曾表示,隨著新零售戰略持續推進,物流也在開辟新的賽道,入股快遞物流企業將加強阿里在新物流上的戰略協同與業務協同。


把新零售與新物流深度結合體現了馬云對于電商發展的高瞻遠矚,也反映了他的“大平臺”、“大生態”思想。


物流行業的發展方向總是往供應鏈企業靠攏,隨著物流各個配送運輸環節打通,單環節企業的優勢會被削弱,需要企業具備上下游數據的穿透力,和核心樞紐控制力。


菜鳥物流和物流公合作必然帶來彼此的“飛升”,而阿里巴巴和馬云想做的,正是扮演著“生態組織者”的角色,通過綜合性平臺把全行業連起來,打通上下游、共建生態圈。


對于未來,馬云指出數字物流的重要性。他表示,“如何解決十億只包裹一天這樣巨大的市場,所有的物流快遞公司都要高度投入技術研發。


事實上,物流公司一定是一家技術公司,如果不在技術上投入,是不會有出息的。


任何公司最后的利潤來源不是規模,而是技術,要物流的創新。實體經濟的利潤很多部分,將會來自于物流創新。”


通達系老板:物流草根領跑全球


談到浙商,從“雞毛換糖”白手起家的義務商人可能是最為著名的一個群體,他們相信,雞毛雖輕,可只要有風,就能飛到天上去。


幾十年后,“雞毛飛上天”這句話再次成為浙商創業的寫照,這次,它形容的是做快遞起家的一群浙江桐廬人。


1993年,一群桐廬打工人發現送貨比在工廠賣命賺錢,于是他們開始合伙兒干快遞,聶騰飛和陳小英最先成立了“申通快遞”,隨著生意越做越紅火,最初的合伙兒人們紛紛自立門戶,申通的老板聶騰飛的弟弟聶騰云離開申通,創立了韻達快遞,申通財務張小娟離開,與創業失敗的丈夫喻渭蛟創辦了圓通快遞。


2002年,申通某一級站點負責人桑學兵,找到陳小英同村發小賴梅松,一同創業,起名:中通快遞。


2013年,通達系開始和菜鳥合作,兩大派浙商強強聯合推出物流推薦系統,“桐廬幫”沐浴在電商的和風細雨中,業務量從日均幾萬票飆升至日均上千萬票。


雞毛飛上了天,桐廬人把握住了時代風口,但合伙兒做大做強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通達系”快遞因為同質化的業務競爭越來越激烈,從上市融資到打價格戰,處處拼個你死我活。


不過,在競爭中,浙商的智慧也不斷凸顯,通達系的競爭多數時候不是惡性競爭,而是帶來了一系列管理的改良。


比如,2010年,為了改變加盟制管理混亂、服務質量堪憂的問題,中通啟動了“全網一體化”發展戰略,賴梅松拿出20%的股,讓加盟商做股東,和自己利益共享,中通從多個利益主體變成一個利益主體,從而一步步成為了如今的通達系老大;


2015年,圓通的喻渭蛟第一個與阿里資本合作,隨后,“通達系”紛紛引入阿里資本。電商與物流的結合更加緊密,“生態圈”建設更加深入。


得益于和阿里的合作,2019年,通達系快遞平均營收增速大幅領先于行業平均水平,超過25個百分點。


近年來,浙商快遞人把個人和企業的奮斗融入到新時代的發展大潮中,不斷調整、探索新路。


“通達系”快遞企業在2023年度計劃中幾乎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技術”,強調數字物流與降本增效,從拼數量到拼質量,而且,“通達系”紛紛著手進行多元生態建設,力求得到差異化競爭優勢,比如圓通的國際業務,中通的冷鏈、快運業務均已取得成績。


徐冠巨:公路物流港帶路人


提到浙商“物流人”,徐冠巨這個名字不得不提。


2016年,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聯組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提出了推進物流一體化戰略,解決“重交通、輕物流”的問題;


2020年,徐冠巨在全國兩會提出將智能物流服務平臺納入“新基建”重點領域;


2022年全國兩會,徐冠巨又帶來新的思考,提出“融合型物流新基建”的概念,提升中國供應鏈效能。


縱觀傳化智聯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其轉型升級折射了中國公路貨運的發展。


徐冠巨本是做化工起家的,1997年,傳化已經成為一個大型化工集團,隨著業務做大,徐冠巨發現運輸問題很大,“傳化1997年開始考察,發現貨運領域是典型的小、散、亂,司機、貨代都是個人,缺乏誠信和效率。”


徐冠巨秉持浙商發現商機的能力,看出物流可以作為傳化戰略發展的新引擎。


因為物流行業足夠大,費用十多萬億,運力工具近兩萬億,三千萬貨車司機的消費也是萬億的市場;


而且,當下物流落后制約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由于缺乏系統的指揮和調度,公路運輸效率遠低于航空和海運。


針對這些問題,徐冠巨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圍繞貨主企業、物流企業和貨車司機,搭建公路物流網絡運營體系,包括線下公路運輸樞紐和線上信息共享平臺。


這個融合線上線下綜合物流平臺體就是傳化公路港。


在傳化公路港發展的過程中,,徐冠巨在不斷發現和解決新問題,體現了浙商的創新精神。


2000年,徐冠巨發現物流特別需要信息技術。


于是,徐冠巨把公路港建成了“網絡貨運平臺”,一頭連著貨車司機,一頭連著生產制造企業及物流企業,在這個網絡平臺上,實現了發單、接單,貨物軌跡全程追蹤、還可以完成訂單支付、金融管理等增值服務。


2022年,徐冠巨開始強調應用數字技術升級物流基礎設施,通過標準化服務的能力,為企業提供網絡化、數字化、低碳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2022年半年報顯示,傳化智聯已布局公路港74個,經營面積538.7萬平方米。


全國公路港物業整體出租率89%;公路港入駐企業11000家,車流總量達到2758萬輛;港內平臺營業額實現326.5億元。


毛劍宏:連續14年全球第一


2023年1月6日,被譽為中國經濟奧斯卡大獎、“中國夢杯?中國經濟新聞人物——2022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毛劍宏當選“2022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組委會在頒獎詞中對毛劍宏給出這樣的評價:


作為國內首家集約化運營管理省域港口資產的國企掌舵人,他帶領企業全面推進智慧港口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榮膺全國港口企業唯一的中國質量獎。


2022年,旗下主營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年集裝箱吞吐量穩居全球第三;


下屬公司寧波遠洋成功登陸滬市主板,成為國內港航企業首家“A拆A”上市公司。


在頒獎盛典的互動環節,毛劍宏指出,寧波舟山港作為世界第一大港,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并從“一腦統領、一鏈作業、一網覆蓋、一區示范”四大方面介紹了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智慧港口建設特點,展現了傳統集裝箱碼頭實現數智化轉型升級的路徑。


面向未來,劍宏表示寧波舟山港將圍繞全球重要港航物流樞紐、全球重要大宗商品儲運基地、全球重要海事特色航運服務中心“三大目標定位”。


打造適航能力、吞吐能力、儲運能力、連通(鏈接)能力、智治能力等“五大第一強港”,打造“一帶一路”海上戰略支點、大宗商品戰略儲運基地、千萬標箱級集裝箱港區集群、數字化改革與“數字海港”、“四港”聯動發展樣板、義烏港“第六港區”、全國海鐵聯運示范基地、國際海事服務基地、“碳達峰”港、一體化改革2.0版等“十大標志性成果”。


把寧波舟山港建設成“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強大“硬核”和基于一流設施的現代港航物流樞紐標桿,基于一流技術的智慧、綠色、安全港口標桿,基于一流管理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標桿,基于一流服務的航運服務和港產城融合發展標桿。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