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月29日公布今年前兩個月物流運行數據。從盈利情況看,今年前兩個月,重點企業效益狀況總體略有改善,虧損企業占比有所減少,利潤降幅有所收窄,但物流企業依然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從后期走勢看,在穩增長政策有效支持下,物流市場主體信心有所提振,市場預期進一步向好。
1—2月份,重點物流企業虧損面26%,同比回落3個百分點;營業利潤同比下降8.6%,降幅比上年12月有所回落。
從成本來看,1—2月份,重點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成本同比增長15.6%,增速快于物流業務收入2.9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93.4元,同比提高3.0%。
另外,有超六成的物流企業認為,當前物流市場競爭更趨激烈,供大于求的局面較為嚴重,傳統的倉儲、運輸服務價格水平普遍回落。2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1103.73點,環比回落8.5%;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1019.75點,環比回落0.3%;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103.4點,環比回落0.58%。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施先亮:我們爭取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方式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想,隨著經濟進一步恢復,成本快速增長勢頭得到一定遏制。同時,通過增加企業的技術含量,提高管理效率、經營效益,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改善企業盈利。
雖然物流行業效益恢復仍面臨挑戰,但從市場預期來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近幾個月連續回升,2月份升至57.6%,處于近期較高水平。另外,有六成左右的物流企業表示將保持投資穩定,更有超過25%的物流企業計劃提高投資水平,顯示物流市場信心有所提振,物流企業投資意愿穩中向好。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物流行業的投資活躍度增加,也有助于物流行業進一步持續恢復向好。隨著國內一系列政策的落實,特別是對物流行業有相關專項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這些對于提振行業的信心,加強企業經營活力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