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月初京東青年城啟動后,日前,宿遷“京東智慧城”三期宣布投入使用。該項目投資40億元、總建筑面積53萬多平方米,可容納1.5萬人辦公,預計未來三年京東將在當地新增上萬就業崗位;其中,5棟員工公寓為員工提供了2929間可拎包入住的精裝公寓,而高達158米的9號辦公樓則成了宿遷第一高樓,登高遠望,日升月落,宿遷十二時辰的收獲盡入眼底。
▲在“京東智慧城”三期9號辦公樓上眺望宿遷
十余年來,京東與宿遷持續開展多領域、深層次的戰略合作,重點通過建設供應鏈基礎設施、支持打造智慧城市、促進提升消費動能等方式,助力宿遷實現高質量發展。在2022年全國GDP百強城市榜中,宿遷躋身第70位,GDP突破4000億元;在2021年江蘇數字經濟發展綜合評價中,宿遷產業數字化發展指數高達93.38,位居江蘇第一。
宿遷市委書記陳忠偉表示,城市與企業是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城市因企業而興,企業因城市而強。自2009年京東全國客服中心落戶宿遷以來,地企攜手走過14個年頭,雙方精誠合作、共謀發展,在電商、物流、鄉村振興等諸多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累計合作項目13個、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元。
01合力打造“電商名城”
2022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200億元
2009年,京東將分散在各地的80名客服員工全部搬至宿遷,成立京東集約化客服中心,京東和宿遷的發展開始交織在一起。此后,京東在宿遷建設了可容納上萬人的京東客服中心一期、二期以及剛剛啟用的三期——京東智慧城。目前,京東客服中心超62%的客服人員來自宿遷本地。
▲京東客服中心陽光天使部工作場景
有了京東的示范引領作用,宿遷將電商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傾力打造“電商名城”。如今,宿遷吸引了百度、小米、當當等數十家知名企業落戶,擁有全國最大的商務呼叫中心,帶動聚合了電商企業2.68萬家、網店數量超10萬,吸納就業人數達60萬人,平均不到9人中就有1名電商相關從業者。
截至2022年底,宿遷共有1個國家級、4個省級電商示范基地、36個電商集聚區;2022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200億元,增速連續三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1-4月,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835億元,同比增長12.8%……“電商名城”的嶄新城市名片愈發閃亮。
在國家級電商示范基地——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黨工委書記任杰看來,京東對于宿遷而言,不僅是一個企業,更是一個產業,同時還是一個大學校,為宿遷源源不斷培養高質量人才。正是因為京東的“磁場效應”,園區才能從無到有。“京東對于我們來講是非常非常重要!”任杰說。
而在電商另一個核心業務環節物流上,宿遷是“中國快遞示范城市”,2022年快遞發件量達5.69億件。去年,京東物流宿遷園區完成自動化升級改造,應用了新一代倉儲生產與管理體系“北斗新倉”后,揀選效率提升4倍以上,日均處理單量可達2萬單,周邊省市90%以上訂單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
電商產業的崛起,也帶動了宿遷農業升級和鄉村振興事業。如對原本知名度不高的宿遷大閘蟹,京東聯合當地龍頭企業,從品牌建設、產業規范化、建設產地協同倉等方面著手,成功打造了“宿有千香·霸王蟹”品牌;2022年京東11.11開門紅期間,霸王蟹銷售額同比增加480%,預計2023年同比增長有望超30%。
02助力打造“智慧城市”
“一網統管”已覆蓋宿遷全域三縣六區
在宿遷某項目工地,每位工人上崗前都要先在設備前“打卡”,這就是宿遷的“智慧工地”,背后則是宿遷與京東云共建的農民工工資監控預警系統。這套系統可通過大數據分析對欠薪風險提前預警,讓指揮中心督促督辦相應建筑企業完成工資發放。截至2022年,該系統已監管全市在建工程項目345個,幫助1746名農民工追回工資1716.2萬元。
“智慧工地”只是宿遷打造智慧城市的一個側面。近年來,在京東云的技術支持下,宿遷“城市大腦”已融合全市70多個委辦局信息,推進7萬余路視頻、1000余類空間地理資源等數據的歸集共享。如今,上學網上報名、辦證免排隊、不見面審批,已成宿遷人的日常;店外經營、亂堆物料等違規行為會被自動抓取,餐飲油煙、城市噪音等污染源可被自動監測,使城市環境更干凈、有序;精準引導、信號優化、事故智能研判等交通措施,讓城市出行更暢通……
宿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副主任祁晗表示,在京東技術的支持下,宿遷的市域社會治理正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成為一座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智慧城市。
▲宿遷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
目前,借助京東云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宿遷“一網統管”已覆蓋三縣六區,實現了“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域、一端惠全域”,探索出全國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宿遷樣板”。今年初,宿遷智慧城市項目成功入選工信部網安中心2022全國優秀信創應用示范案例。
此外,2021年7月,京東健康助力宿遷成為華東地區首個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上線城市,實現全市3347家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全面覆蓋,服務全市529萬參保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