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兔上市又有新進展,日前,證監會向極兔公司發文,要求其補充說明控制架構、信托持股、股權激勵、信息安全等情況。
發跡于東南亞,成立8年,進入中國僅3年,與國內老牌快遞走過30年歷程相比,極兔的IPO堪稱飛速。龐大的中國市場,撐起了極兔當下超過50%的營收,其市占率接近11%,僅次于通達順豐,位居行業第6位。
| 01關注股權架構與數據安全
億豹網發現,也許是擴張的太猛,與國內上市快遞普遍盈利的情況相比,極兔最近三年處于持續虧損狀態。盡管從凈利潤來看公司去年已扭虧,但這更多卻源于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及負債帶來的收益。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5.35億美元、48.52億、72.67億美元,經營虧損分別為6.06億美元、16.47億美元、13.89億美元,凈利潤分別為-6.64億美元、-61.92億美元、15.72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極兔股權為AB結構,截至遞交上市申請前,該公司控股股東為Jumping Summit Limited,持股11.54%,為創始人李杰實際持有。騰訊、博裕、高瓴投資分別持股6.32%、6.10%、2.00%。順豐持股1.5%。
在監管趨嚴的情況下,關于控制架構及股份變動,證監會要求極兔方面說明,控制架構設立的合規性,包括但不限于境外搭建架構和返程并購涉及的外匯管理、境外投資等監管程序情況、稅費依法繳納情況等。
另外,還包括公司主要境內運營實體注冊資本未實繳或未繳足的原因及合規性,是否對本次發行上市構成實質影響;公司層面股東與境內主要運營實體不一致的原因,是否影響公司協議控制架構穩定等。
關于股權激勵計劃,證監會要求說明股權激勵計劃的合規性,包括但不限于股權激勵計劃履行外匯管理等境內監管程序的情況,并說明是否存在外部人員及未明確授予對象的情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網絡合作伙伴股權激勵對象的具體情況,設立原因及合規性。
關于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安全情況方面,證監會要求公司說明開發、運營的APP、小程序等產品情況,以及信息內容安全保護的措施、上市前后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面對監管層的上述疑問,極兔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補充說明,以打消投資者的疑慮。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極兔之外,今年菜鳥、順豐也在謀求赴港上市。
| 02資本市場會不會買單
放眼國內快遞市場,通達系對于電商市場的爭奪你追我趕。正處于投入期的極兔,不僅面臨盈利的挑戰,還要迎接來自競爭對手的堵截。
“極兔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降本增效與提質增量,降本方面,在行業末端派費整體走低的情況下,極兔的分揀與運輸環節仍有壓縮成本的空間;而增量方面,就是要擺脫對單一電商平臺的依賴,并通過開發中高端產品來提升服務品質。”一位業內人士對億豹網表示。
降低派費與提升考核,無疑會引發末端網點動蕩。而貿然提升收貨價格,則會造成客戶的流失。如何找到規模效應的平衡點,考驗著極兔管理層的運營智慧。
上市謀求利潤的情況下,價格戰已不再是搶占市場的唯一利器。日前,快遞第一大市金華出臺最嚴厲監管舉措:快遞企業不得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作出低于成本價格提供快遞服務的行為。否則將面臨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將被責令停業整頓,或吊銷營業執照。
億豹網發現,改善利潤情況并非易事,極兔在收派兩端試圖豐富產品結構,如多地網點開通退貨件業務,試水鄰里驛站等。
招股書顯示,極兔已不再拘泥于拼多多這一大客戶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拼多多平臺占總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由35.4%降至16.9%。
國內站穩腳跟后,極兔的故事,除了東南亞之外,還有中東、南美等國的末端網絡。招股書顯示,在跨境服務推動下,極兔相關收入從2021年的2.929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7.895億美元。預計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市場于2027年將達到11019億美元,2023年至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9.5%。
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快遞公司的估值水平普遍不高,市凈率基本在2倍上下。低迷的資本市場背景下,投資者是否愿意為新的快遞公司買單,還取決于極兔未來的戰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