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www日本高清视频/y11111/A一级一A片男女牲交

對話菜鳥副總裁丁宏偉:打破國際快遞價格、時效、服務不可能三角

來源:電商在線 2023-09-14 15:41 手機閱讀
打開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過去幾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呈現指數級增長。背后,一個承載龐大跨境商流的基底日益成型,那就是跨境物流。


但跨境物流商家的需求并未被全面滿足。價格、時效、服務,曾長期構成一個堅固的“不可能三角”。一些跨境商家告訴我們,他們對于物流的需求不再是簡單“物的流通”。更多時候,要快,又要便宜,還得有好的服務——“既要又要還要”是跨境商家對于物流服務商新的期待。


《賣家》專訪了菜鳥集團副總裁、菜鳥國際快遞事業部總經理丁宏偉。他認為企業要有“提前投入”的格局與決心,要做“真投入”。同時,他的技術背景,讓他相信,數智科技將成為跨境物流行業極大的生產力。


1694677711224182.png

菜鳥集團副總裁、菜鳥國際快遞事業部總經理丁宏偉


“國際快遞單純拼低價的時代已經過去,伴隨著商流和物流鏈路的延長,時效與服務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強性價比和高確定性,丁宏偉給出了未來國際快遞競爭的兩個關鍵詞。


而透過一個小小的跨境包裹流通,我們看到了中國跨境物流業正在經歷的一場深遠變革。


困在“物流”里的跨境商家


一個電商包裹要如何實現“環球旅行”?


從下單起,它會經歷“國內攬收運輸—目的國配送”的系列環節。當“物的流通”環節被不斷延長,國內商家嘗試出海時,往往被“困”在各種細節中。


有跨境電商商家告訴我們,商品交給國際快遞服務商之后,中間是誰在幫他們處理國際干線環節,誰在負責清關,誰在履約目的地國配送,他們并不清楚。


丁宏偉用“咬合”不夠緊密,來總結以往“拼接式”物流鏈路的松散狀態。“整個跨境物流鏈路里,參與方非常多,每一次交接,就意味著一次時效的延長、一個成本的增加,一次潛在異常的發生。”


沒有充分“咬合”的物流,首先導致履約效率不夠快。


冬天買的棉衣夏天到,夏天買的泳裝冬天才能到,在行業里并非段子。AGM公司主營三防手機,公司總部在深圳,主要做巴西、非洲、東南亞市場。工作人員表示,以前一個快遞從北京飛到巴西里約熱內盧,至少需要 60天。


其次,“拼”出來的物流,確定性不足。


在過去,跨境電商包裹一旦寄出,對商家來說就成了一個“黑盒”,對消費者來說仿佛是一片“盲區”。什么時候能送到,什么環節卡殼了,誰也不知道。


速度快不起來,成本降不下去,確定性不高,不是物流行業不努力,而是國際快遞太過復雜。


丁宏偉認為,一個國際物流服務通常會有三個維度的價值,首先是成本,然后是時效,最后是體驗。而時效、價格、服務綜合構成的“物流力”,在跨境電商行業,也是“商品力”的重要部分,會直接影響商品的評價、消費者的復購、店鋪的排名和評分。


“中國跨境電商的核心競爭力,是中國供應鏈能力與國際物流服務能力的疊加。”他解釋。


但拼起來的物流,如同搭起來的積木,看似一個整體,實則脆弱不堪,有了價美質優的貨,商家需要一套又快又穩還不貴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


“真”投入的背后,“咬合”是關鍵


全球物流網絡設計的難度,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時效上分秒的進步,背后是指數級的投入。


“第一,它需要全球化基礎能力,比如管理團隊的多國文化背景、對當地公司的管理能力。第二,海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有足夠的戰略深度。所以整體上,它的門檻相當高。”丁宏偉說道。


西班牙東鄰地中海、西毗大西洋,北接法國和安道爾,四通八達,被視為“歐洲之門”。當涌向這里的中國電商玩家還在延續“組網”概念,在新一輪出海潮來臨時,菜鳥國際快遞選擇親自下場“織網”,解決“末端配送”這一充滿更多變量的難題。


丁宏偉認為,物流是一個十分依賴物流核心資產、基礎設施的行業,沒有扎實的投入和數字化的能力,單純依靠服務商的協同,很難在行業內創造差異化的價值。


事實上,自2018年啟動“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以來,菜鳥就選了一條難而正確的路。在這場全球化的物流能力建設中,丁宏偉告訴我們,菜鳥需要親自下場“真”投入,讓國內外這張網咬合得更緊密。


依托于過去幾年的海內外布局,目前菜鳥在全球編織了一張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包裹網絡,并在關鍵市場的核心樞紐建設洲際eHub。


在國內,菜鳥分布全國的65個攬收分撥倉同時運轉,每周100多架次的空運發往全球各地,與全球70多個港口建立數字清關對接,形成了“海陸空”齊全的國際干線網絡。


“不光要有硬投入,還需要有軟連接。”丁宏偉2014年加入菜鳥,作為菜鳥首席數據官,曾負責菜鳥大數據體系的規劃和建設。三年前,他組建了菜鳥物流科技事業部,現在同時兼任菜鳥國際快遞事業部一號位,最大程度把菜鳥軟硬實力發揮到極致,為商家創造差異化的價值。


“菜鳥堅定地認為,國際快遞的網絡應該是軟硬一體的綜合性的網絡。秉承阿里巴巴的科技基因,菜鳥從2013年成立開始,就大量運用了大數據、自動化、數字化等科技能力。”


RFID(射頻識別技術)用于貨物盤點、出入庫交接、全鏈路追蹤等環節,是貨物的“電子身份證”。菜鳥RFID的識別準確率高,能大幅提升物流節點交接的效率,并基于菜鳥自主研發大數據運營平臺,讓商家、消費者對物流鏈路實現可視化掌控。


過去國際快遞服務被認為存在價格、時效、服務的“不可能三角”,丁宏偉認為,菜鳥國際快遞要做的,就是把每一個維度都做到極致。這些年自動化、數字化等能力提升,讓物流行業有機會在生產工具的升級中獲取更高的效能。


全球五日達,讓4G時代“快”成5G


“當前的跨境電商商家面臨的主要困難,我覺得首先是跨境物流服務的時效,在普遍意義上還不夠快。”丁宏偉將時效性,更細化地拆分為“絕對性”和“穩定性”兩個維度。


前者側重快,后者強調穩。


今年6月,菜鳥宣布將聯合速賣通在今年年內正式推出“全球五日達”國際快遞快線產品。“打個比方,‘全球五日達’,是我們在一個全民4G的時代,讓一部分商家率先用起了5G速度。”


如何讓包裹的速度“快”到極致?菜鳥國際快遞的做法是,在國內布局全國性的網絡,增加貨物運輸班次,為商家提供高頻次攬收。同時對訂單進行聚集,與國際干線融合,提供更高頻次的貨運航班,縮短包裹的“候機”時常。到了目的地國后,關倉一體的融合與分撥精細化運營,讓末端配送的時間大大縮短。


“我們在全鏈路各個維度上都去做精細化運營,確保每一個環節嚴密的咬合。”丁宏偉認為,國際快遞變快的關鍵是物流全鏈路打通與集成能力,讓整個物流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能夠順利地銜接。


目前菜鳥國際快遞快線產品,預計可讓跨境包裹從支付到簽收全程時長平均提速30%。速度變快了,確定性增加了,商家就能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生產環節中,形成正向循環。


讓全球商家體驗中國“好”服務


在跨境電商行業,物流速度是生命線,物流成本是利潤線。


一名做商用美容儀出口的商家告訴我們,她每賣出一個美容儀,就需要承擔500—1000美元的物流成本。高客單價可以支撐高昂的快遞費用,菜鳥的思考,是如何服務售賣相對平價商品的商家。


對此,菜鳥國際快遞推出“5美元10日達”“2美元20日達”等分層產品,讓商家有更多選擇。丁宏偉認為,國際快遞沒有絕對的貴或便宜,菜鳥的目標是在兼顧效率與服務的前提下,提供極致的價格。


據阿里巴巴集團2023財年年報顯示,菜鳥國際快遞日均跨境包裹量超400萬個。規模化的訂單,以及從國內攬收到目的地國配送的每一環,菜鳥都會有更高的裝載量,每個包裹分攤的物力、人力成本都將更低。


另一面,數字化、自動化帶來了降本增效,丁宏偉解釋,“我們的全球的分撥中心,從一開始就部署了自動化分揀、數字化技術等,降本增效”。


在提供更“好”的服務方面,丁宏偉坦言,對比國內快遞多元的增值服務,過去的國際快遞,在服務上有很多可補充、完善的空間。基于這些需求洞察,菜鳥國際快遞推出了如“承諾達、晚必賠”“免費退貨”“物流全托管”“多語種客服”等增值服務,給跨境商家創造多元化價值。


AGM手機工作人員表示,過去一旦發生退貨,他們的逆向物流時間是480天。不僅效率慢,因為品牌的客單價在400—1000美元,貨物如果丟了損失就會很大。


“跨境物流網絡,尤其是目的地國配送一環,通常是單向的。但我們打通了對顧客的上門攬件的能力,同時在符合國家清關政策、稅務政策的前提下,將商品重新進口到國內。”


丁宏偉介紹,菜鳥國際快遞對逆向物流進行了貨值保障、提升了效率,獲得了不少頭部賣家的好評。


丁宏偉還以多語種在線客服舉例,這在國內快遞行業已經很普遍,但對跨境來說,商家和消費者很多時候分處不同時區,彼此溝通有時差障礙,此時,就需要平臺提供的跨時區官方客服作為連接。


對商家需求的洞察,讓菜鳥國際快遞有了更長期主義的經營動機,更確切的說,菜鳥國際快遞正在將服務國內優質快遞的服務能力,復制到海外。


重新認識這條創新式的跨境物流價值鏈


2023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8.2萬億元,過去5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增長了20多倍。其中,以電商件為主的跨境物流市場,相較于DHL、UPS等國際快遞公司主打的商務件,是一個更復雜的物流鏈路。


多元的商品、顯著的峰谷訂單周期,復雜的物流鏈路,受限的技術,都會是其中不可知的變量。并且,跨境電商形成的多邊關系網絡,在時效與價格之外,還需要滿足商家的多種物流需求。跨境電商物流,需要一套專業、精細化的物流解決方案。


為跨境電商商家,提供一套兼具時效、服務、價格的國際物流服務,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在這趟創新式的旅程中,菜鳥國際快遞基于對跨境電商的長期洞察,和自帶的“電商基因優勢”,選擇下場做“真”投入,以物流基礎設施的“硬聯通”為底,疊加一套完整的數字化技術“軟聯通”,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新的跨境物流賽道。


關于未來,丁宏偉描繪了菜鳥國際快遞網絡布局的幾個思考,“我們認為全球化的網絡首先要做全球化的布局。對物流的基礎設施,關鍵的物流資產進行提前性的主動布局;第二,在建設全球快遞網絡的同時,發揮我們脫胎于互聯網公司的優勢,科技為先、數智化為先。第三,由市場需求驅動、價值驅動,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服務不同客群。”


他相信,菜鳥國際快遞創新式設計的這張網,將帶給跨境商家獨特的價值體驗。“新需求帶來新的物流能力供給。未來3到5年,我們會看到一些企業出現——它有全球快遞網絡布局,能提供高確定性的物流服務,提供非常好的客戶體驗。”


這是基于菜鳥國際快遞對跨境物流趨勢的判斷,也是自身的努力與決心。


MORE+深度聚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