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0月27日上市以來,極兔股價一路上揚,順勢成為市值第二的快遞企業,僅次于順豐。
截至1月4日收盤,極兔股價創上市新高16.36港元,累計上漲36%,總市值1442億港元。實際上,上市雖然剛滿2個月,但極兔的市值始終維持在千億港元以上。
進入中國市場才3年,極兔就躋身國內快遞市場占有率前五強,并搶先菜鳥赴港上市,其發展速度令人咋舌,似乎驗證了坊間“一年起網、兩年擴張、三年上市”的傳言。
即便如此,極兔依舊面臨來自市場的質疑和對手的挑戰。作為一家先發跡于海外的快遞企業,極兔國內物流網絡基礎并不牢固,面對深耕國內快遞市場30年的通達系,優勢并不明顯。
那么,極兔究竟憑何撐起1400億港元市值?資本究竟是看中了極兔哪一點呢?
電商朋友圈人脈廣泛
極兔最為人熱議與熟知的,便是其與拼多多的“綁定”關系。作為電商界另一匹“黑馬”的拼多多,前段時間市值也超越行業“前輩”阿里。物流的發展往往都伴隨商流,而極兔在國內的崛起,也離不開合作伙伴拼多多的高速發展。
億豹網發現,極兔和拼多多的發展路徑極為相似,都是“后中爭先”的典型,甚至可以說極兔復制了拼多多的成功。拼多多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94%,如此高的增速在電商前輩們個位數的增長面前,十分顯眼。
極兔亦是如此。招股書顯示,2020年到2022年,極兔的營收分別為15.35億美元、48.52億美元、72.67億美元,三年時間增長了近5倍。尤其是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其中國區營收的增速更是達到了192.5%。
不過,極兔電商界“朋友圈”人脈不僅僅局限在拼多多。實際上,極兔憑借前期的低價、收購策略,目前已經俘獲多個電商平臺商家的“芳心”,包括淘系電商、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單量。
尤其是以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新興平臺,其正憑借直播風口快速崛起,極兔伴隨上游商流的增長,業務量也增長迅速。數據顯示,2020年,極兔在中國快遞量為20.8億件,到了2022年,極兔交付了146億件包裹,增長了7倍多。
這些都是極兔已有的成績,而投資者看的是未來增長潛力。作為拼多多的長期合作伙伴,極兔接下來在海外商流的朋友圈也將進一步擴大。
譬如,2022年登陸海外市場的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截至2023年5月,其已在全球范圍內開設16個站點,遍布北美、拉美、歐洲、澳洲多個地區,而這些前端商流自然會成為極兔海外單量的有力支撐。數據顯示,僅美國流向,Temu的日均發貨量就已達60萬件。
此外,包括SHEIN、Shopee等跨境電商龍頭,也與極兔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尤其是在極兔“老家”東南亞擁有最高市占率的Shopee。這些平臺目前亦處于高速增長階段,2022年,Shopee在東南亞及巴西市場的購物類APP中,平均月活躍用戶數增速均位列第一。
海內外業務協同發力
粗略統計下,目前極兔服務的海內外商流平臺包括Temu、Shopee、Lazada、Tokopedia、拼多多、淘寶、天貓、Shein、Noon等電商平臺以及TikTok、抖音、快手等社交電商平臺。
而之所以能夠為海內外商流平臺提供服務,則來自極兔的全球化網絡布局。
國內市場方面,一開始,極兔通過收購龍邦、百世快遞正式登陸中國,這些瀕臨虧損的快遞企業在極兔的收購融合下重振旗鼓,2023年5月極兔再出手,收購順豐豐網。隨著這些并購協同以及業務量提升,極兔的規模經濟效益顯現。
億豹網獲悉,從包裹數量看,2020-2022年,極兔國內包裹年復合增長率達140.2%,市占率從2.5%提升至10.9%;而2023年上半年,極兔在國內處理包裹64.46億件,同比增長15.1%。7月份數據顯示極兔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12.6%。
至于海外市場方面,極兔相比國內其他快遞企業,始終前行一步,畢竟極兔走的是從海外到國內的逆襲路線。
全球網絡方面,目前極兔快遞網絡已覆蓋13個國家,涵蓋東南亞、中東、非洲、拉美等地區。尤其是在近兩年各家重點布局的東南亞市場,數據顯示,2022年,極兔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為22.5%,“遙遙領先”其他快遞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極兔在東南亞擁有104個區域代理和約8700個網絡合作伙伴。也就是說,極兔可以通過東南亞市場,輻射全球其他地區的跨境服務,包括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及大洋洲。
一方面,極兔在東南亞的網絡布局服務全球不同國家地區,另一方面,為極兔國際市場份額增長和收入增長提供動力。
顯然,對于快遞企業的價值評估,投資者如今看的不僅僅是單一市場的潛力,而是包括海內外雙邊增長的上升空間,而極兔的海外市場協同發力故事,顯然更具吸引性。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3年-2027年,東南亞快遞包裹量增速仍保持15%的復合年增長率,至2027年該區域的包裹量將達到234.5億件。
服務質量提升筑基未來
過去,極兔的市場口碑與美譽度因為價格戰一度受到質疑,而如今,搶先港股上市后獲得的35億港元募資,也正在為極兔的服務質量提升保障充分的彈藥支持。
此前極兔表示,對于募集資金的分配,約30%用于拓寬物流網絡、升級基礎設施和強化分揀及倉儲能力,約30%用于開拓新市場及擴大服務范圍,約30%用于研發及技術創新,約10%用于一般企業目的及運營資金需求。
也即是說,極兔將用60%的資金用于服務質量升級。
億豹網認為,經歷價格戰、并購戰之后,極兔在上市后選擇了長期主義路線,這也給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信心。
站在行業角度,隨著2023年快遞業務總量突破1200億件,“以價換量”策略適用性減少,極兔也需要加快服務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以2023年雙11為例,針對旺季高峰,極兔成立專項聯合工作組,通過增加快遞員儲備、保障末端派送、增加派送車輛、支援快遞員收派,同時還有針對性、分批次地進行末端網點前期排查、旺季實時監控等措施提高寄遞效率,使得業務量再創新高。
此外,在數智化、自動化方面賦能管理和服務網絡上,極兔自主研發JMS系統平臺優化配送路線和時間,降低人工錯誤及人力成本,保障快件的寄遞時效,提高配送效率。
甚至在精細化服務方面,極兔也“考慮”到了,做了相應服務升級,像是極兔官方小程序、VIP客戶系統等自有渠道使用隱私面單,保障客戶信息安全。
回望2023年,上市快遞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整體表現,集體陷入低迷,成為交通運輸子領域下跌幅度最大的板塊,而極兔卻在上市后走出上揚曲線。
或許資本認可的,正是極兔這股“逆反”的勁頭。
在億豹網看來,從前文分析可見,憑借強大前端商流、全球網絡布局和“內外兼修”的行動力,未來極兔離盈利目標越來越近,拐點也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