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實體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國家戰略。完善農村物流體系是促進農村消費、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日前,在海口舉行的2024全球物流技術大會上,京東物流展示了依托自身在數字農業和物流方面優勢打造的鄉村產業一體化供應鏈方案,為鄉村振興發揮切實可行的作用。
鄉村產業一體化供應鏈
助力鄉村振興“點線面”
京東物流自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體系,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針對鄉村產業供應鏈面臨的多重挑戰,京東物流不僅拿出了從頂層規劃到縣域流通、智能物流的鄉村產業一體化供應鏈方案,還從點、線、面三個維度,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京東農場、產地產業帶和智能供應鏈基地三套方案,以滿足不同縣域、不同產業對鄉村產業振興的需求。
農民富不富,直接反映著鄉村振興的成色和質量。讓好產品賣出好價格,才能讓農民真正實現增收致富。以新疆為例,京東物流在全國最大的西梅產地伽師縣建設產地智能供應鏈中心,通過智能分級揀選等物流科技,填補果品分級標準的空白,為優品優價提供了技術保障。該中心和陜西武功倉雙倉聯動,大大提升“疆果出疆”的時效,最快48小時達,運輸成本也降低20%,2023年直接帶動當地西梅產業增收超10億元,果農人均增收超12000元。值得一提的是,“伽師新梅”項目還入選了2023年全國郵政快遞業服務現代農業典型縣級項目,成為縣域物流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類似的智能新基建在西藏林芝、江蘇灌南、廣西北流等全國各地布局開來,通過將先進的物流基礎設施和技術持續下沉,京東物流不僅大大提升了偏遠地區的物流時效,讓縣域和農村消費者也享受到極致的物流體驗,更為藏在田間地頭的“寶藏”農產品搭建了一條上行大通道。目前,京東物流已經助力全國超1000個產地產業帶實現農特產品走出本地,助力農民增收、農村致富、鄉村振興。
數字科技
驅動供應鏈物流綠色可持續發展
數字技術的進步,正在不斷推動供應鏈物流轉型升級。數字化的本質是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互相交互協作,通過數字化,物流行業能夠實現業務流程標準化、業務系統網絡化,以及上下游數據打通,從而實現降本增效、流程重塑和綠色低碳。
京東物流始終致力于打造柔性的、綠色的一體化數智供應鏈,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設綠色倉儲、推廣綠色運輸和包裝,以及打造綠色生態等。通過“青流計劃”,京東物流攜手上下游伙伴,推動整個供應鏈低碳轉型。
為了幫助更多行業進行碳排放精細化管理,京東物流發布供應鏈碳管理平臺SCEMP,該平臺是經核證,且能夠吸納中國超過140種道路運輸載具碳排放因子,并基于運輸工具的真實軌跡,以最小顆粒度計算的物流運輸碳足跡管理平臺,也是目前全球供應鏈物流領域首款囊括上述功能的供應鏈碳管理平臺,填補了當前該領域碳足跡精細化管理空白。
據了解,京東物流“移動排放源溫室氣體MRV的數字化管理技術”案例入選“2024年物流技術創新案例”,京東物流X業務部負責人程巖也獲得“2024年物流技術匠心人物”榮譽,并在此次大會上進行了頒獎和授牌儀式。
京東物流的實踐表明,物流科技是推動鄉村振興和供應鏈物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京東物流正在持續塑造高效流通和品質服務的行業新標桿。未來,京東物流還將始終踐行“有責任的供應鏈”,與社會各界攜手并肩,為在智碳時代“打造共生、共鏈、共贏的一體化綠色供應鏈”,為鄉村產業振興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