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兩眼一睜就是干,從凌晨工作到深夜,每天十七八個小時,這兩天就睡了5個小時?!?br/>
“這一陣網點單量暴增,快遞配送人員供應不上,我們早早就要開始加價招工了。”
“今年電商平臺大促時間拉長,我們需要提前更長時間進行備貨和營銷活動的準備?!?/p>
這些來自商家,物流公司、快遞小哥的“吐槽”,仿佛那個火熱的雙11又回來了。
可以發現,今年的雙11活動普遍比往年開始的更早,周期也更長。抖音、拼多多、天貓、快手、京東、小紅書等平臺的預售開始時間比去年提前了約10天,活動持續時間可能延長至一個半月,成為史上最長雙11。
在這場史上最長商業盛宴的拉力賽中,伴隨著不斷刷新的成交量數據,物流行業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轉變。過去雙11期間,一天26萬單快遞就頻頻爆倉;如今,日常一天4億件快遞仍能輕松應對。以往常見的爆倉、積壓等現象早已不復存在,配送速度卻在不斷的刷新記錄。
可以發現,每年快遞企業在電商平臺大促銷期間,普遍采用智能化技術來確??爝f包裹低成本、安全高效地送達消費者,以應對物流單量的激增。今年雙11,又有哪些變化呢?
智能倉儲助力商家
合理備貨、高效履約
隨著軟件、互聯網、自動分揀技術的發展,物流行業在提高倉儲效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
在倉庫存儲、管理和分揀協作上,倉庫通常會引入自動化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和倉儲管理系統,提高作業效率和準確性,以確保商品能夠快速出入庫,實現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的轉變。在加強與供應商和電商平臺的合作上,可以提前預測訂單量,合理安排運力,確保貨物及時送達。
例如,今年雙11期間,在智能倉配服務方面,中通云倉科技通過全國電商倉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加強了庫存管控,運用自研大數據模型預測并制定策略,科學制定分倉、補貨、增員;加大應用自動化揀貨、包裝、稱重等設備,提升了作業效率。
京東物流則完成了北京亞一和廣州亞一倉儲管理系統的升級,新增了支持爆品生產模式、流揀選等功能,助力倉儲作業進一步提效。雙11期間,京東物流的1600多個倉庫和2000多個云倉,以及覆蓋近30個省份的40余座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將全力運轉,以應對物流高峰。
自動化分揀設備應用廣泛
提效降本效果顯著
曾經,一周10億件物流訂單就讓傳統物流行業勞動力告急,如今,快遞企業通過對自動分揀、射頻識別等智能化技術,實現了連續、大批量的高效分揀,提升了快遞時效。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僅中通快遞就已有超750個一線網點,累計新安裝自動化設備800多套;中通快遞義烏轉運中心新增一套雙層三區交叉帶、兩套翻板機以及四條末端大件分揀設備。目前,中通義烏轉運中心日均處理包裹近1200萬件,中心設計峰值產能可達日均2500萬件;中通快遞上海閘北二部網點今年徹底告別人工分揀,投用自動化分揀線,時效比平時提升了2小時。
菜鳥速遞自營的華南分撥中心在東莞正式投入使用,新啟用的雙層自動化分揀機和自動化擺輪分揀矩陣將大幅度提高轉運效率。預計雙11峰值時,該分撥中心可轉運近200萬小件包裹,從廣東發往全國的包裹轉運效率提升25%。
京東物流的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在蘭州和天津北辰逐步投入使用,青島、重慶、德州、貴陽等多地的亞洲一號自動化分揀中心也陸續完成升級改造,綜合應用多種智能軟硬件設備,包裹的分揀效率達到人工分揀的5倍。自去年8月全面升級自動化設備以來,順豐速運邯鄲分撥中心已經邁入了一個全新的自動化、智能化時代。
申通快遞浙江臨平轉運中心,今年新投入運營智能分揀中心,配備了新型自動化分揀線,能令分揀效能提升95%。
極兔國內首個自主拿地、自主建設的轉運樞紐項目正式投運,單日快遞處理量峰值可達600萬件。
申通首次啟用浙江臨平、湖南長沙、吉林長春、江蘇南京等新轉運中心,同時對全網超過40家轉運中心進行再升級。其中浙江臨平轉運中心的整體產能提升了300%。新中心配備行業新型自動化分揀設備,分揀效能提升95%,日均處理量超過500萬件。
顯然,這些技術的運用不僅提升了貨物的分揀效率和出庫速度,還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無人車銷量暴增
最后一公里再提速
末端派送作為快遞服務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著客戶的體驗。為了應對雙11等電商大促期間的物流高峰,各家快遞企業都在加強末端網絡的布局和升級,以期快速將包裹送達消費者手中。
盡管自動化設備提升了處理效率,但一線人員不足仍是物流行業面臨的挑戰。因此,雙11期間,多家快遞企業采取了加價招人、使用無人車接駁驛站快遞等措施。無人車的使用越來越受到歡迎,多家物流公司采購了大量無人車。
例如,菜鳥集團在雙11期間收到了來自全國7個省份的無人車采購訂單,并在浙江余杭某網點完成了一批無人車的交付,使得該網點的無人車使用規模增加到20臺以上,承擔了日常一半以上的派件量。
資料顯示,菜鳥通過多年研發和運營,其快遞無人車已累積了超過50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配送超過4000萬件快遞包裹。
順豐速運在全國特別是蘇州、杭州等電商熱點城市投入了超過800臺無人車,以減輕末端派送的負擔并提升派送效率。
早在今年8月,順豐快遞在青島投入了無人車用于在網點與快遞員之間進行接駁工作,有效縮短了快遞員的往返時間。青島順豐的無人車每天往返于雙山營業站與紫云臺快遞點之間,日均配送量達到600至800件,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時,京東物流、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等多家快遞企業也在逐步實現無人車應用的全覆蓋,每日可送千單。
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無人車在末端派送領域的應用不僅提升了配送效率,還為快遞行業帶來了降本增效的變革,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快遞網點嘗試使用。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和產業鏈的協同創新,無人配送車的快遞業務已到了市場前置條件成熟的階段。
據九識智能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L4級無人車新品發布當日收獲訂單5290臺,遠遠超過公司原有兩年產能的總和。目前為止,九識智能的無人物流車已經在一百多個城市上路,每天為上千位客戶提供全路況運營支持,幫助客戶實現運營成本平均降低62%。
取件向聲光電數智模式邁進
客戶取件更省力,驛站出庫效率大幅提升
快遞員送貨上門時遇到客戶不在家的情況,導致快遞不能及時送達,也是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難點之一。
為解決這個問題,這些年快遞柜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即使在不少以往配送難的區域,也安上了24小時可取件的快遞柜。
例如,中通在湖北省大冶市高河村投用了智能快遞柜,為村民提供24小時取件服務,省去了他們前往數公里外鄉鎮快遞點的麻煩。據悉,中通計劃到2024年底在湖北省鋪設約5000組智能快遞柜,實現省內所有村鎮的全覆蓋。雙11期間,順豐在香港設有超過900個24小時取件的順豐自助柜。
此外,取件方式也在進步,正從數字編碼向聲光電數智能模式轉變。
過往開放式驛站要求包裹和貨架數字對應擺放,用戶需要按照取件碼挨個貨架反戰對應的號碼。為了更方便客戶取件,近段時間,菜鳥研發的智能燈條系統已在全國100多個城市上線,提高了取件效率和空間利用率。在智能燈條模式下,包裹入庫后夾上燈條,包裹無需對應貨架編碼,可以隨意放置在貨架上,貨架的空間利用率有效提高30%以上;同時,客戶取件時只需根據亮起的燈條指引,大大節省了取件時間,并有效解決了大促期間包裹存放的問題,出庫效率得到明顯提高。
自2009年淘寶首次推出雙11購物節,這一盛事已步入第16個年頭。從最初的混亂和爆倉,到現在的分鐘級配送,科技在物流領域的進步令人難以想象。16年前,你根本無法想象會有無人車給你送貨;分鐘級的收件效率更是夸張。
如今,無人車配送和當天收貨已成為現實,科技賦能物流的想象空間還很大。
所以,小小的快遞包裹快速流轉的背后,是復雜的物流網絡和智能物流系統的支撐。智能燈條取件、無人物流車、AGV分揀機器人、智能傳送分撥系統和智能倉儲等技術的應用,正變得越來越關鍵。
對消費者而言,這些科技創新顯著提升了快遞收發的體驗。對快遞企業來說,科技含量的提高帶來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競爭優勢。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物流行業的未來充滿了廣闊的想象空間。